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史迹馆所 > 陵墓图片
宋教仁墓
  宋教仁墓位于上海市共和新路闸北公园内。1913年,当时,国民政府为了缅怀宋教仁在辛亥革命和建国初期的功绩,由黄兴、谭人凤、张继、于右任等倡议并集资,于上海闸北区共和新路洛川路口(原象仪巷乡间即宝山县境)购土地100多亩,修建了一座“宋园”。1941年又再营建,包括3个区:一在宋园路之东,约有面积10余亩;一在共和新路之西跨越沪太公路,面积30余亩;另一区在共和新路与宋园路之间,面积有50余亩,即宋教仁先生墓穴所在的中心点。宋墓隆然呈半球形,墓球顶端饰有脚踩恶蛇的展翅雄鹰。墓前立有“宋渔父之墓”石碑,碑高14,碑上所刻“宋教仁之墓”5字系于右任题书。墓前有先生铜像一尊(1913年铸),铜像下座石雕有名花,四周用铁栅栏护围;铜像以支坐侧面,作深思姿态;座石正面篆刻有“渔父”二字,系章太炎手书,背面有铭刻,为于右任撰书,铭曰:“先生之死,天下惜之;先生之行,天下知之。吾又何纪!为直笔乎!直笔人戮,为曲笔乎,曲笔天诛。嗟嗟!九原之泪,天下之血;老友之笔,贼人之铁。勒之空山,期之良史,铭诸心肝,质诸天地。呜呼!”铿锵十数语,表述了时人之心。为了衬托墓景,坐像前还砌有一半月形水池,池内种植荷莲。先生夫人方氏,1918年逝世后,亦同葬于墓区。为了缅怀宋教仁先烈,上海市于抗日战争之前又曾作过一些庭园式的布置建设,使整个“宋园”草坪绒秀整洁,花木繁茂娇姿,环境幽雅,宁静肃穆。

  抗日战争以后,园内一度无人养护管理,设备倾毁,花木凋零,杂草丛生,瓦砾遍地,上海人民非常痛心。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市市长吴国桢批示,于1946514将“宋公园”改名为“教仁公园”,并拨给旧币400万元,重新进行修整,公园面貌有所改观。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公园四周修筑了宽阔的柏油路,一幢幢新楼和高大的厂房拔地而起,“教仁公园”已成为广大劳动人民开展文体活动和休息娱乐的场所。1959年初上海市有关部门开始大规模改建和扩建,公园面积已扩大到203亩。公园内开挖了河道、架设桥梁,修建亭廊,大量种植各种乔灌木、草皮及花卉,扩大各种服务性的建筑设施,新中国庆祝成立10周年时,正式对外开放,并改名为“闸北公园”。

“文化大革命”中,宋教仁先生的墓园遭到了毁灭性破坏。当时,园林工人出于对宋教仁先生的景仰,曾将被砸坏的宋教仁大理石座像基石收集保存了起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市委十分重视对公园的修复,1979年,由市建委将公园的修复作了总体规划,由国家拨款96万元进行修整扩建。1980年,为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国家又拨专款35万元重建宋教仁先生墓园(包括墓及宋教仁全身座像)1981820,上海市隆重举行辛亥革命先烈宋教仁先生墓的祭扫仪式,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负责人亲自参加谒墓和祭扫。

1981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宋教仁先生的墓园已被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墓现占地约6亩,周围种植有高大的龙柏、广玉兰、香樟等多种名贵树木和月季等花草。墓道两旁分立有两根天兰色柱灯,灯柱上饰有五朵白色磨菇云状花纹。白玉色石路面,经过宋教仁像直通墓寝。宋教仁先生像为全身坐像,身穿大衣,左手持书,右手托腮,神态亲切感人,安祥而传神。像的底部是长方形大理石座。正面和背面有铭刻,一如从前。

现在,宋墓所在的闸北公园,也已成为上海市人民和外来旅游者参加游览、娱乐活动的中心地之一,经常有群众团体和有关人士来墓地祭扫,游人游园,也无不前来宋墓、宋像前瞻仰、凭吊,以慰宋教仁先烈英灵。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