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动态消息
曾国藩的挽联爱好
作者:

名流故事

曾国藩有个特殊爱好,就是作挽联。他的挽联写得精彩,举世公认。古文家诗人吴恭亨曾说:“曾文正联语雄奇突兀,如华岳之拔地,长江之汇海,字字精金美玉,亦字字布帛菽粟。”这绝非溢美之词。

如乳母去世后,曾国藩凝泪挥毫写道:“一饭尚铭恩,况保抱提携,只少怀胎十月;千金难报德,论人情物理,也当泣血三年。”生母与乳母相比“只少怀胎十月”,何以报德?“也当泣血三年”,其义可敬,其德可铭,其情可佩,其心可鉴。自清末以来,联家对此联多有佳评。

三弟曾国华不幸阵亡,曾国藩写了祭文并作挽联:“归去来兮,夜月楼台花萼影;行不得也,楚天风雨鹧鸪声。”此联,借花影而祭亡灵,闻鹧鸪而言哀恸,妙在无泪有泪,意在饮泣而泣;堪称佳联!

遗憾的是一生“挽”人无数的曾国藩,却未为自己留下“自挽联”,他去世后,许多名流都为他写挽联。像左宗棠写的:“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表达了对他的敬佩;李鸿章的挽联:“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写尽衣钵传人的景仰。

挽联极难书写,某人一生功过,皆在寥寥数语里,若非相当功力,极难出彩。曾国藩精于此道,全集中收录挽联77副。

摘自《人文》

程十发先生的义举

赵兰英

站在嘉定的韩天衡美术馆面前,我被震撼了:黑白组成的建筑,气派不失典致,现代不缺传统,时尚不离质朴,在林林总总的美术馆中,可谓翘楚。

上世纪80年代初,韩天衡和上海很多家庭一样,住房紧张,三代人挤在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身为画院院长的十发先生,很理解他的心情,画了一幅《画造山房》图,赠予韩天衡。草木山水间,有一座漂亮的房子。

没过多久,程十发先生尽个人所能,不仅为韩天衡,还为画院一批职工缓解了住房问题。那一天,香港一位朋友来看先生,提出想购买他的一些画。十发先生身边哪有自己的画呀?他的画,从来不是派了公用,就是送了人,即便是子女,也难得到。但是,先生几乎想都没想,爽快答应尽快画一批出来。尔后的几个月,他足不出户,茶饭不思,天天关着门,挥毫泼墨。大家万万没有想到,画稿完毕,先生拿到酬金后,即去购买了8套新公房,交到画院,请求全部分给职工,产权则归画院所有。那时,十发先生自己的住房并不宽敞,三代人住在国家分配的一套居室里。

出生于中医世家的程十发先生,“悬壶济世”的思想根深蒂固。他这一生,有权力不威,有贡献不傲,始终把自己看成一个平民百姓。

后来,十发先生将自己毕生珍藏的122幅历代书画珍品,捐给了国家。这天是1996年的6月18日,上海市文化局组织了一场捐赠签字仪式。十发先生即兴发言:“今天,我的心情非常激动。122幅作品,政府能够接受,我感到无上光荣。这是我节衣缩食买来做参考资料用的。现在年纪大了,保管发生了困难。艺术品是属于人民的。我个人收藏是暂时的,应该给同志们做参考。谢谢领导关怀,帮助我实现愿望。”

十发先生捐赠的122件作品,价值连城。可是,当他无偿捐给国家时,却没有说自己有多了不得,而是说国家满足了他的要求,他无上光荣。这样的境界,在这个世上几人有?

摘自《解放日报》

来源:郑州日报(郑州)
时间:2017-05-21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