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动态消息
研究周立波是我们的荣幸
作者:姚时珍
 
       40年前,1980年,也就是立波先生逝世的第二年,我所在的单位益阳地区文联交给我一个任务,按月到清溪村给周立波的大哥周挹梅(1896年-1987年)送生活费。立波先生生前特别感谢这位大哥。

1928年周立波走出家乡跟随周扬到上海,是他大哥挑着行李,走了10多里地,送立波先生到轮船上。周小仪教授回忆,他父亲生前对这件事一直津津乐道。从1928年到1949年,周立波在外从事革命文学事业20余年,立波先生名下的几亩田也是大哥帮忙耕种从而养大了他留在家乡的的两个儿子。建国后,大哥年纪也大了,立波先生每月给大哥十元钱作生活费。1979年9月立波逝世,他的夫人林蓝延续了这一经济和情感的链条。她拿了一笔钱放在益阳地区文联,请文联按月交10元钱给周挹梅。送钱的任务便由我承担。由此,我每个月要去一次清溪村,此事直到1987年挹梅老人病逝,前后七年时间。这样,我开始认识立波先生一些亲人,也认识了不少清溪村的乡亲,听到了许多立波先生的故事,激发了我了解立波先生、研究立波先生的兴趣。

在清溪村我和60年代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莫梓群多次交谈,莫梓群老人曾和周立波一起开会、劳动,是很好的朋友。1962年周立波回到家乡见乡亲们吃不饱,便对莫梓群说,要让大家种好自留地,自留地是农民的保健站。2007年我们最后一次见到莫爷爷,不到半个月他就去世了。还有一位当了50年生产队长周透梅老人,曾和周立波一起下田劳动,他向我讲了许多趣事,2004年我们采访他时77岁。

从1955年到1966年,周立波在故乡益阳深入生活达10年之久,创作了长篇小说《山乡巨变》和《山那面人家》等一批短篇小说。作品对家乡人物思想行为细腻入微的刻画,对家乡风俗民情富有情趣的表现,对家乡山水风景水墨画式的描写,一直为家乡人民津津乐道。他当年担任桃花仑乡党委副书记,以桃花仑、大海塘、清溪村三个村为创作基地,密切联系群众,参加生产劳动,关爱群众福祉,留下了许多美谈与佳话。

《山乡巨变》里的“亭面糊”原型叫邓益廷,周立波一家和邓家做了一年多邻居。1987年邓益廷病逝。在他生前,我多次带文艺界人士采访他,他总是讲大体相同的三句话:

──周立波人太好了,双抢中和我们泥腿子一起插田扮禾,我爱喝一杯酒,他有酒就喊我喝。

──我冒得文化,要是有文化,我也早当干部了。

──我儿子在部队当师长。

邓爹的儿子邓焕章,是小说中人物盛学文的原型,曾任总参某局局长,1993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这三句话,每次引起访问者大笑。

可以说,立波先生在家乡深入生活的十年,是他品格、才华和艺术能量展示得最为光彩夺目的一段时期。家乡人民一直怀念这位人民作家,历届市委、政府非常重视对这位本土作家的纪念、宣传和研究。2004年6月,在益阳市委、市人民政府领导下,益阳三周(周立波、周扬、周谷城)研究会成立,一群为文化建设作贡献的志愿者历经十八年,不弃不离,坚持努力,办起了三周研究杂志、三周文化网站,出版了《百年周立波》《周立波故乡生活小说集》《周立波评说》、《周立波年谱》等著作,举办了四次学术研讨会。三周研究会的同仁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研究周立波是我们的荣幸。

读了周立波的作品,我们感受到周立波的创作弘扬一种对党忠诚、扎根人民、无私奉献、立德树人的精神。一个作家的成就,并不在于畅销榜上的排名,作家的真正价值,在于他的作品受到历史的检验,陶沙沥金后能否传之于世。

高尔基在回忆录里写到俄国作家契诃夫时说,我认为每一个人到了契诃夫身边,就会不由自主地感到,自己产生了一种愿望,希望自己变得更单纯,更真实,更像他自己。越了解周立波,我们越深深感受了周立波的人格魅力。周立波是一个单纯的人纯粹的人,又是一个开放进取、追求卓越的人。了解了周立波的为人,我们希望自己像他那样成为一个纯粹而有作为的人。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