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动态消息
不苟名利、无惧生死,蒋翊武舍身革命的“冠”与“慨”丨家传·湖湘家风故事⑱
作者:杨怡晴 秦楼 龚子杰
 微信图片_20241112153155.jpg
 
         
       编者按:家风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这是“家教家风”首次出现在党代会报告中。

     “惟楚有材”,为何“于斯为盛”,与湖南众多家庭重视家风传承有很大关系。无数湖湘先贤不仅自身功成名就,还留下了大量家教家训,被后世弘扬传承。红网时刻新闻特别推出《家传·湖湘家风故事》系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汇聚奋发有为的时代精神。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怡晴 秦楼 龚子杰 澧县报道

       如果我们聊起近代史上,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不懈努力和勇敢尝试,必然绕不开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推翻了清王朝腐朽统治的第一枪,加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

        时间来到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漫步湘江西岸的岳麓山,会在半山亭上方发现一块墓碑,一位辛亥英烈长眠于此。他便是蒋翊武(1884年12月21日—1913年9月9日),湖南澧州(今常德澧县)人,“武昌首义”的总指挥。

       孙中山评价蒋翊武“辛亥武昌发难,以公功为冠”,并称其为中华民国的“开国元勋”。

       一个“冠”字,明确了蒋翊武在武昌起义中的历史地位,蒋翊武也成为湖南人“敢为人先”的一个生动“注脚”。

       或许是因为牺牲较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蒋翊武如同一位被遗忘在历史阁楼上的“寂寞英雄”,潜藏于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近日,记者前往澧县,拂去历史的尘埃,还原这位“首义功臣”短暂而璀璨的一生,品读其不苟名利、无惧生死的家风故事。

 “小镇青年”成长为起义“总指挥”

1884年12月21日,蒋翊武出生在澧州城一个平民家庭,用现在的话说,是一个“小镇青年”。

蒋翊武的家境比较困难,父母所生的五男一女中,有三个过继给了亲戚。蒋翊武作为长子,留在父母身边,父母在艰难中下决心供他读书。

蒋翊武一家系澧州蒋家的蒋家庙分支,湖南文理学院历史学教授周星林在其所著的《蒋翊武评传》中这样评价蒋家庙分支:

“……渐渐养成了埋头苦干、勤奋务实、不事张扬的家风。蒋翊武不仅秉承了先辈的良好品格,而且在自己身上得到发展,形成了既能忍辱负重,又能伺机抗争的叛逆个性。”

事实上,在蒋翊武短暂的29年人生中,处处写满了叛逆与抗争。

蒋翊武的父亲在澧州城中经营一家小油坊,辛苦操持一家人的生计。据传,幼年的蒋翊武每天去店里帮衬,从小便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各类人。

蒋翊武的侄子蒋漫征所著的《共和元勋蒋翊武》就提到,蒋翊武曾问父母,为什么有些人穷,有些人富?并表示不平。

蒋翊武6岁进入澧兰书屋启蒙读书,后来,先后在梅溪桥私塾、澧州官立高等小学堂(今澧县第一中学)、湖南西路公立师范学堂求学,辗转接触到维新和革命思想。

年少时,蒋翊武便不耻封建官吏、痛恨缠足陋习。常德作家、长篇历史小说《蒋翊武》的作者蔡德东告诉记者,蒋翊武原名“保襄”(亦作“保湘”),后来他自己改名为“翊武”,寄托了“以武力推翻清廷”的宏愿。

1902年,澧州府照常举行州试,父亲劝蒋翊武参加科考,时年18岁的蒋翊武却道:“奴隶功名,要它何用?!”

1903年,蒋翊武考入位于常德的湖南西路公立师范学堂,在这里结识了刘复基、宋教仁等人,并参与了华兴会起义,从此踏上了革命道路。

1909年,25岁的蒋翊武投入湖北新军,并加入革命团体“群治学社”。1911年,蒋翊武将其改组成立革命团体“文学社”,以“联合同志研究文学”为名,掩护革命活动。

“仅仅两年时间,蒋翊武就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新军中力量最大、人数最多的革命团体文学社的社长,可见其有非凡的领袖才能。”蔡德东总结道。

值得一提的是,蒋翊武在新军中创立了士兵代表制度,标、营、队三级均设置士兵代表,负责联络和发动,形成了一套完整、严密的组织体系。

有人如此评价这个创新之举:“这是武昌起义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组织保证”。

在文学社等革命团体策划武昌起义时,蒋翊武被推举为总指挥。

起义前夕,消息泄漏,形势相当危急。蒋翊武以总司令名义下达起义的十道作战命令,促使起义在仓促爆发的情况下走向成功。

三封书信饱蘸家国情怀

中华民国成立后,蒋翊武不以功臣自居,创办《民心报》关注民生。1913年,宋教仁遇刺后,蒋翊武奋起抗袁。

讨袁“二次革命”失败,蒋翊武遭到通缉,行至广西兴安县境内时被捕,后押送到桂林。

在狱中,蒋翊武写下了数封书信。如今,有原件可考的是他写给父母的三封家书,他在信中宽慰双亲、向友人托孤、为遗腹子取名、叮嘱家人勤俭持家。

他对父母写道:“……男以后不能再为接济,须宜节俭勤慎为要……”“男女尤当勤俭家事,万不可流于一蹶不能复振”。作为兄长,蒋翊武提醒家中弟妹谨守家道,各理生业。

对于子女后代,蒋翊武则满怀殷切期望,希望子承父志:

“……宗仁更名承武,长大时当教养为陆军人材,万不可以男不在世姑息一切至彼不能成器也。现刘媳姊妹皆有孕,不久临产,如均是男,一名复武,一名幼武,一则教为实业人才,一现时教为教员或政治人才……”

其实,信中提到的宗仁是蒋翊武的女儿。蒋翊武奔波于革命事业,未曾与孩子见面,误以为是儿子。

从蒋翊武对于子女后代的殷切期盼中,不难读到他浓厚的家国情怀。

英雄落幕的前夜,蒋翊武再次提笔写下一首《绝命诗》(也有说法是四首绝命诗),这也是他唯一留下的诗赋。

他血泪当歌地写道:

当年豪气今何在?如此江山怒不平。

嗟我寂冤终无了,空留弩剑作寒鸣。

只知离乱逢真友,谁识他乡是故乡?

从此情丝牵未断,忍余红泪对残阳。

痛我当年何昧昧?只知相友不相知;

而今相识有如此,满载仁声长相思。

斩断尘根感晚秋,中原无主倍增愁!

是谁支得江山住?只有余哀逐水流。

111年后,我们重读这首绝命诗,耳边仍然回响着这位革命家对革命道路前景、民族生死存亡的忧思与牵挂。

而蒋翊武的爱国情怀也深深感染了其后辈,家族中不少人都走上了革命道路。

“受伯祖(蒋翊武)影响,家族中大多走上了革命道路。伯父蒋宗策在抗战初期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父亲蒋宗恒解放前加入中共地下党;叔父蒋宗成和姑妈蒋宗英都是在1949年5月先后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姑妈在朝鲜战场上为国捐躯,牺牲时年仅20岁。”蒋翊武侄孙蒋祖骏在某次采访中一一细数道。

蒋翊武精神的传递也以蒋家为原点,不断向外发散、延伸,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

精神的长河流淌不息

蒋翊武的故居位于澧县老二街25号。

说是故居,其实早已因种种原因拆除,不留一抹历史的尘埃。但有关蒋翊武的故事与精神,却被人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传唱,远比一间残破的老屋更加可靠。

在澧县,人们对蒋翊武的追思是具象化的:一条翊武路、一座翊武公园、一所翊武学校、一座翊武剧院、一出荆河戏《蒋翊武》、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蒋翊武》……

毫无疑问,这座城市被深深地烙下“蒋翊武”的印记,短暂的生命因为思想不朽成为了永恒的精神。

而周星林就曾将蒋翊武的精神概括为,励精图治,勤奋好学的精神;反对帝制,拥戴共和的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精神;淡泊名利,忍辱负重的精神;不畏强权,舍身取义的精神。

如果我们走进前身为澧州高等小学的澧县一中,在这所当地久负盛名的学校中,校园内随处可见中外名人的雕像,诸如贝多芬、马克思等等。在这其中,立于校史馆与教学楼中庭的蒋翊武铜像格外醒目。

每日,来来往往学子与这位“老学长”擦肩而过。高一学生郭俊宇对于蒋翊武的英雄事迹如数家珍,他说:“蒋翊武的人生始终能够保持自己的本心。我们要对自己的理想,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更加执着地前行。”

澧县一中教师庄孟珍还告诉记者:“在澧县一中,新生入学的开学第一课,就是组织学生参观、学习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

事实上,这位从澧县走出来的革命家,早就走到了更远的地方。

在澧县隔壁的津市,便屹立着一座翊武中学。1943年,归国华侨、时任湘鄂教育视察专员许和钧遵循蒋翊武的遗愿创办该校,如今已走过了81年的悠悠历史。“立志报国、敢为人先,坚韧顽强、愈挫愈奋,不苟名利、舍生取义”的翊武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学子奋发向上。

在距离澧县600多公里外的桂林,一条翊武路横亘城市的中心地区。1921年12月,孙中山出师桂林,在蒋翊武就义处建造纪念碑,并亲笔题写了“开国元勋蒋翊武先生就义处”。丰碑落成,后来,这条路也成了翊武路。

位于澧阳平原上的澧县,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当地流传着孟姜女的传说、车赢夜读的故事,也形成了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戏剧——荆河戏。

1985年,一座澧县翊武剧院落成,成为当地传承传统戏剧、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2012年,一出现代荆河戏《蒋翊武》在澧县上演,再现蒋翊武短暂人生中的关键时刻,如“武昌起义”“二次革命”“刑场就义”。

澧县翊武剧院院长程江波告诉记者,在蒋翊武就义99周年之际编排这出荆河戏,是以“乡音”讴歌蒋翊武的革命精神。

高昂、响亮的荆河戏唱腔萦绕耳边,斯人已逝,但他的精神却如澧水一般奔流不息。

嘉宾点评:

蔡德东:蒋翊武虽生命短暂,但影响深远

蒋翊武的生命虽然只有短暂的29年,但是他度过了不凡的一生、光辉的一生、革命的一生,在武昌起义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他的铁血精神和家国情怀一直深远影响着常澧人民。

来源:红网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