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年谱年表
胡林翼生平大事纪年
作者:谢腊生
【摘要】7月14日(农历六月初六日),胡林翼,字贶生,号润芝,出生在湖南省益阳县泉交河长冈村胡家湾(今属益阳市泉交河镇)一产耕读之家。父亲胡达源,时年35岁,正在长沙岳麓书院读书,准备“迎考”。母亲汤氏,是年37岁,前已生育了两个女儿,中年得子,高兴异常。

  1812年(嘉庆十七年  壬申)  一岁 

  

  7月14日(农历六月初六日),胡林翼,字贶生,号润芝,出生在湖南省益阳县泉交河长冈村胡家湾(今属益阳市泉交河镇)一产耕读之家。父亲胡达源,时年35岁,正在长沙岳麓书院读书,准备“迎考”。母亲汤氏,是年37岁,前已生育了两个女儿,中年得子,高兴异常。

  

  1815年(嘉庆二十年  乙亥)  四岁 

  

  祖父胡显韶教林翼识字、写字、背诗文。

  

  1818年(嘉庆二十二年  戊寅)  七岁 

  

  父亲胡达源应顺天乡试中举人。

  

  1819年(嘉庆二十四年  巳卯)  八岁 

  

  胡林翼入私塾读书,师从胡星常,学习《左传》。父亲胡达源中进土,廷试一甲第三名(探花)。清代260余年,京试开112教。湖南土子能登一甲者仅13人(状元2人、榜眼5人、探花6人),胡达源考中探花,不仅是胡门的荣耀,也为益阳县之庆事。胡达源中进士之后,授翰林院编修,后官至詹事府任少詹事。

  

  是年,陶澍以给事中的身份视察四川东部,乘船经益阳时,拜访胡显韶。陶澍慧眼识才,见到林翼一表人才,谈吐不凡,才华出众,“惊为伟器”。遂将排行第七的女儿陶琇姿(字静娟,时年5岁)许配给胡林翼。

  

  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  庚辰)  九岁 

  

  胡林翼随母亲汤氏到北京与父亲团聚,开始接受父亲严格的理学文化教育。

  

  胡达源认为,做学问应该从启蒙时期就要开始培养。因而对儿子要求很严格,并亲自教授。胡林翼具备超人的记忆能力,凡是要学习的书,他读过几遍之后很快就能够背诵。胡达源后因事务繁忙,将林翼交给胞弟达溍辅导。

  

  1822年(道光二年  壬午)  十一岁 

  

  胡从京返回益阳。胡达源就近聘请彭在潮为家庭教师,教授胡林翼《礼记》。

  

  1824年(道光四年  甲申)  十三岁 

  

  胡达源修《实录》告成,发现儿子在学习方面没有实质性的进步,对经义解读肤浅浮泛,更谈不上阐幽发微,大为生气,狠狠地责罚了儿子一顿。胡林翼认识到了体悟的重要性,从此更加努力学习。

  

  1825年(道光五年  乙酉)  十四岁 

  

  胡林翼跟随贺熙龄先生读书。贺先生时任监察御使,重视经世之学,对胡林翼的影响很大。

  

  1825年(道光七年  丁亥)  十六岁 

  

  胡林翼考取童生(秀才)。

  

  1828年(道光八年  戊子)  十七岁 

  

  胡林翼应顺天乡试,未中。此后,发愤读书,学业日渐精进。

  

  1829年(道光九年  己丑)  十八岁 

  

  胡达源在贵州任学政。胡林翼随父赴贵州府读书,从师贵东道员郎苏门。胡林翼喜欢探究山川地理、关隘要塞与兵政枢机等方面的知识。他从郎老师那里学到了许多贵州东部的山川地形和社会状况的知识,对他以后到贵州任职大有裨益。

  

  1830年(道光十年  庚寅)  十九岁 

  

  春,胡林翼与陶琇姿结婚,入赘陶家,暂住陶家的桃花江别墅。并从师蔡用锡读书,究经世之学。

  

  1831年(道光十一年  辛卯)  二十岁 

  

  6月,湖南益阳发生严重水灾。胡林翼同老师蔡用锡多次到县衙协商,请求发动民众赈灾募捐。胡林翼还动员祖父胡显韶写信给益阳县令贾亨晋,倡议在全县开展赈灾募捐,并带头捐赠银票1000两,岳父陶澍也差人送来银票2000两。由于胡林翼的多方努力奔走,共募集银票1万5千余两,大米500多担,为益阳县的灾民聊解燃眉之急。胡林翼的行为得到了贾县令的赞扬,也受到岳父陶澍的肯定。

  

  9月,胡林翼赴长沙参加乡试未中。

  

  1832年(道光十二年  壬辰)  二十一岁 

  

  春,胡林翼携妻子琇姿护送岳母贺太夫人从桃花江别墅到金陵两江总督陶澍任所。

  

  7月,林则徐接任江苏巡抚。陶澍与林则徐两人政见相合,关系密切。陶澍将女婿林翼介绍给林则徐相识之后,胡林翼常到巡抚衙门去拜访林则徐,目睹林、陶同心协力整顿吏治,兴修水利,严禁鸦片,为民办实事,胡林翼很佩服林则徐的为人和才能。两人虽然年龄相差27岁,但性格脾气都十分相投,相互引为知己,结成了忘年之交。胡林翼还曾请陶澍“密荐”林则徐为两江总督的接班人,使陶澍亦感诧异,并对胡林翼大为赞许。

  

  1833年(道光十三年  癸巳)  二十二岁 

  

  3月,胡林翼带着陶澍为他准备的300两银的盘缠自金陵到北京求学会友。左宗棠从湖南赴京参加会试未中。胡、左结交,成为志同道合的知己。

  

  1835年(道光十五年  乙未)  二十四 

  

  9月,胡林翼参加皇太后万寿恩科,中本省乡试第四十名举人。其叔父胡达溍也列副榜。叔侄二人同科中举,乡里一时传为佳话。

  

  1836年(道光十六年  丙申)  二十五岁 

  

  胡林翼赴京参加礼部会试,以第七十四名中试;殿试取二甲第二十九名,朝考入选第九名,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即被选人庶常馆继续深造三年)。

  

  1837年(道光十七年  丁酉)  二十六岁 

  

  胡林翼父亲生病,在京休养。林翼敬侍左右,未尝离开。

  

  1838年(道光十八年  戊戌)  二十七岁 

  

  4月,胡林翼移寓淀园散馆,经考试列一等第八名,授职编修。

  

  1839年(道光十九年  巳亥)  二十八岁 

  

  2月,胡林翼在京参加大考列二等。

  

  6月,陶澍在江宁病故。胡林翼从北京赶赴江宁料理陶澍的后事。聘请左宗棠至安化陶家坐馆,教陶桄读书,同时兼管陶家上下所有事务。胡、左交往更为密切。

  

  11月,胡林翼充任国史馆协修。

  

  1840年(道光二十年  庚子)  二十九岁 

  

  3月,胡林翼充任会试同考官。

  

  4月,胡达源由长沙城南书院讲学完毕,返京,胡林翼带着录取生徒拜谒胡达源。

  

  6月,胡林翼受命充任江南乡试副考官,与正考官户部侍郎文庆(满人)一起赴江宁。8月2日,抵达江宁时,贡院(即南京夫子庙)仍被水淹着,没办法如期考试。考期被迫延期一月,而到了考期,文庆又病倒了。胡林翼一人熬30多个昼夜批阅了14000多份考卷。

  

  12月,胡林翼回京复命时,因文庆携带举人熊少牧人闱阅卷案发,胡林翼因失察而降一级调用。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  辛丑)  三十岁 

  

  7月31日(农历五月廿五日),胡达源在詹事府少詹事(专管太子事务衙门的副长官)任上病故,终年65岁。

  

  秋末,胡林翼携眷属扶灵柩由水路启程回湖南益阳守制。其时,曾国藩在翰林院任检讨,以湖南同乡的身份前往吊唁,并亲送灵柩出城。胡林翼将岳父的《陶文毅全集》赠给曾国藩。因墓地未采选好,胡父下葬很晚。为了择墓地,胡林翼派人前往桃花江、碧云峰等胜地名山察看。后由精通堪舆之术的夏先范先生登山涉水,遍及益邑求得墓地两处:“十五里有石笋山,结阴穴富贵悠久,结阳穴可出词林。”胡林翼决定:“阴穴葬吾父,阳穴可为书院。”父之墓地、箴言书院院址,遂定于斯。选好墓地后,胡林翼曾多次到墓地察看墓室工程进展。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  壬寅)  三十一岁 

  

  1月23日(农历十二月十三日),胡林翼营葬其父于益阳县十五里石笋的藕塘坡,先后历时13天。

  

  因胡达源自奉节俭,在家乡未置田宅。胡林翼只能让家眷暂住长沙。为了使母亲能安度晚年,胡林翼在益阳泉交河的故里营建了新宅,俗称宫保第。与母亲一同搬进新宅居住,一边侍奉老母,一边安心读书。

  

  胡林翼因父故回籍守制,自此至1846年2月,赋闲五载。在赋闲的日子里,他倡修了清水寺古刹和小河桥等几座桥梁。还常到乡村与老农百姓谈起农事、聊起家常,时常忘了回家。因此,胡林翼对民间疾苦和老百姓的生活情形十分了解。胡林翼在家守制时,左宗棠在安化小淹陶家教授陶桄读书,两人交往频繁,关系更加密切。

  

  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  乙巳)  三十四岁 

  

  冬,林则徐从新疆释还,获悉胡林翼守制家居。他深知胡氏才干,即写信给胡林翼,劝胡“不宜自甘遐逸”,应当出山效力。接着,两江总督陆建、安徽巡抚王植、座师潘世恩等相继致书劝其出仕。胡林翼的姻丈、两淮盐运使但明伦给胡氏来信说,他愿意为胡筹措捐输的费用,希望胡林翼能立即出山。

  

  十二月初九日,胡林翼约亲朋好友会宴。他开怀畅饮,喝得痛快。朋友们都劝他出山,干一番事业。胡林翼慷慨陈词说:“诸位抬举,林翼心领神会。诸位以为林翼终将安于沉寂吗?时不我济而已!生此栖风潜龙之地,本怀匡扶社稷之志。林翼不日当复出济世,诸位请拭目以待!”

  

  1846年(道二十六年  丙午)  三十五岁 

  

  汪土铎等学生和好友、姻丈但明伦等为胡林翼凑足了15000两银子。林则徐从新疆放归,担任陕西巡抚。林则徐给道光帝写奏折为胡林翼捐输,根据陕西捐输案例报捐内阁中书,并升知府。胡林翼遵例捐银14833两。按照胡林翼的坚决要求,将胡分发贵州补用。

  

  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  丁未)  三十六岁 

  

  4月,林则徐调任云贵总督。

  

  6月,胡林翼携妻子琇姿和家人到达贵阳。

  

  11月,胡林翼任贵州安顺府知府。胡林翼极为忧念母亲,写信给家里,请堂弟保翼护送母亲到贵州,母子婆媳团聚。

  

  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  巳酉)  三十八岁 

  

  5月,胡林翼调任贵州镇远府知府。

  

  9月,林则徐因病免职,返回福州原籍。

  

  1850年(道光三十年  庚戌)  三十九岁 

  

  10月,胡林翼调任贵州思南府知府。

  

  湖南新宁李沅发领导的农民起义声势浩大,占据湘、桂、黔三省边界地区十余州县。贵州巡抚乔用迁担心义军主力进入本境,命胡林翼率兵勇于边界防堵。事竣,廷旨赏胡林翼道员衔。

  

  1851年(咸丰元年  辛亥)  四十岁 

  

  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号太平天国,旋称天王。

  

  8月,胡林翼调到贵州黎平府任知府,大办保甲团练,自练“黔勇”。胡林翼在贵州几年中,治匪、治民的政绩蜚然,声誉鹊起,既得上司的倚重,又承皇帝之垂注。云贵总督程采和、贵州巡抚乔用迁保荐胡林翼升任贵东道员。

  

  胡林翼担任贵东道员之后,却向贵州当局一再禀辞,请求体念老母年高及自己因心劳力绌而百病丛生,恳允放归故里。但咸丰帝考虑贵州的需要,未批准他的请求。

  

  1852年(咸丰二年  壬子)  四十一岁 

  

  10月,胡林翼推荐左宗棠人湖南巡抚张亮基幕,主管军事。

  

  1853年(咸丰三年  癸丑)  四十二岁 

  

  是年,胡林翼选址在益阳县石笋的瑶华山麓志溪河畔建筑“箴言书院”奠基。曾国藩、左宗棠亦给予资助。至1864年箴言书院落成。

  

  9月,吴文镕接任湖广总督。,吴到任不久,太平天国西征军攻克九江后再次攻进湖北,节节胜利,于10月下旬再克汉阳,吴文镕株守武昌,万分危急,紧急中奏调胡林翼人鄂办理军务,御史王发桂也疏荐胡林翼“知兵能胜大任”。清廷批准了吴文镕的请求。

  

  1854年(咸丰四年  甲寅)  四十三岁 

  

  1月,胡林翼率所部黔勇600人,启程赴援湖北。

  

  2月,胡林翼率部行到湖北金口,得知总督吴文镕兵败自杀身亡的消息后,深感进退两难。去湖北担心吴文镕的死对头崇伦排挤;返贵州则自己已经卸任;回益阳无颜见家乡父老乡亲。为此,胡林翼写信给湖南巡抚骆秉章和帮办团练大人曾国藩等人,请示行止。骆、曾接信后,马上派人给胡林翼送来粮饷,并奏留胡氏在湖南军营防剿,将胡所率之部编人湘军序列,暂时移驻岳州。

  

  3—6月,胡林翼率部参加湘北战争,因所部力量最弱,为湘军的一些将领所轻视,甚至不听胡林翼的指挥,胡氏并无战功可录。

  

  7月,胡林翼升任四川按察使,奉命留守湖南。

  

  10月,胡林翼调补湖北按察使。

  

  1855年(咸丰五年  乙卯)  四十四岁 

  

  1月,胡林翼率部人江西,会同湘军罗泽南部进攻湖口、枚家州。

  

  2月,胡林翼率军自江西回援武昌,升任湖北布政使。

  

  3月,太平军三克武昌,湖北巡抚陶恩培毙命。胡林翼任湖北巡抚,负责长江南岸军事。胡林翼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从一个四品道员旋升为二品巡抚,连升三级。

  

  9月,胡林翼经湖北奓山失败后,奏调在江西作战的曾国藩之湘军罗泽南部5000余人赴援武昌。

  

  胡林翼与湖北总司粮台营务阎敬铭详细研究了筹措粮饷计划。针对各款各项,对症下药,竭力殚心。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着手“实力整顿”钱粮,将重点放在清厘漕务积弊;二是以捐输充实筹饷来源;三是全力整顿盐课与厘金。在湖北各地设局立卡,抽厘助饷。这些措施都成为湖北军饷的重要来源,使粮饷紧缺状况得到了改观。

  

  1856年(咸丰六年  丙辰)  四十五岁 

  

  12月19日,胡林翼指挥湘、楚军收复武昌,旋即遣军东下,进攻九江、安徽。当胡林翼进入武昌时,看到的却是“武昌城中,民物凋敝,官场尽如乞丐”。他认识到“非三五年长养抚育,其气不苏”。他任湖北巡抚后,首先解决的是粮饷问题,紧接着是大刀阔斧,整顿吏治。胡林翼奉行做官必须勤政的原则。他出任巡抚时,除指挥打仗外,还常带着随从四处察访民情,遇到问题当场解决,为民众办了许多实事、好事,赢得了“胡青天”的称誉。

  

  刚到湖北就任巡抚之初,各府、县吏送来贺礼共计达1.72万两银子,他吩咐部属将所有礼金作饷银下发。有人送他钟表等物一概不收。规定省中大员不领养廉,力行节约的同时,胡林翼除个人捐银4千两外,要求粮台停止对他私人的馈赠,并将主事粮台阎敬铭寄赠的200两银子“完纳转呈”。他还规定了“不张盖,不设仪,不顶戴,不入署”的办事方式,对他人的馈赠一概拒绝。胡林翼认为,选才必须甄别,任用无亲疏。只要是有才能的人,虽然关系不亲密也一定举荐。他曾自豪地说:“我选用的人,无一私人。”胡林翼的用人理论和方法,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857年(咸丰七年  丁巳)  四十六岁 

  

  7月,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在蕲州望天畈破湘、楚军,乘胜追至巴河。胡林翼急至黄州督师。

  

  7月26日,曾国藩上《历陈办事艰难仍恳终制折》,对清政府表示不满,不久,被削除兵权。

  

  11月12日,胡林翼上《起复水师统将以一事权并密陈进剿机宜疏》,奏请清政府启用曾国藩,清政府不许。

  

  1858年(咸丰八年  戊午)  四十七岁 

  

  5月19日,湘军攻陷九江,贞天侯、林启容战死。胡林翼加太子少保衔。

  

  7月,清政府起复曾国藩视师,驰援浙江。胡林翼按月协济曾国藩饷银3万余两。

  

  8月,胡林翼的母亲汤太夫人在武昌病逝,终年84岁。

  

  咸丰帝接到湖北总督官文的代奏后,给胡林翼下了诏书:“着照军营惯例守孝百日,期满理巡抚,并赏银千两,绢百匹用以治丧。湖北巡抚职务,着官文暂行兼署。如扶柩回籍,着再给假两月。俟军务完峻,准其补行终制,以遂孝思。”

  

  12月,因湘军三河溃败,胡林翼酌情视师从益阳返回湖北复职。路过洞庭湖时,滨湖的一些县令要给他送行、送礼。胡拒不收受,高声喊道:“开船。”将这帮送礼的人远远抛在岸边。

  

  1859年(咸丰九年  乙未)  四十八岁 

  

  1月,胡林翼率部驻营黄州,与李续宜收聚残兵败将,重振旗鼓,并谋三路图皖。

  

  3月,胡林翼派遣李续宜统军大举援湘。同时专招湖北“勇丁”重建楚军。

  

  6月,胡林翼运动官文上奏,为曾国藩谋四川总督之位,清政府不允许。

  

  9月,胡林翼与曾国藩决定联兵图皖。

  

  10月,湘楚军进攻安徽太湖、潜山,胡林翼命多隆阿总统前敌各军,自己扎大营于英山。

  

  本年,湖广总督官文,因与湖南巡抚骆秉章有矛盾,拟借樊燮案将骆秉章的机要幕僚左宗棠参劾,欲置于死地。胡林翼多方设法为左宗棠解围。

  

  1860年(咸丰十年  庚申)  四十九岁 

  

  6月8日,清政府赏曾国藩兵部尚书衔,署理两江总督。

  

  9月下旬,英法联军逼近北京,咸丰帝逃奔热河,清政府调湘军鲍超部北上“勤王”,遭曾国藩、胡林翼抵制。

  

  1861年(咸丰十一年  辛酉)  五十岁 

  

  1月,胡林翼从英山拔营,至太湖扎下大营。

  

  3月10日,陈玉成击溃驻防霍山的余际昌部,从英山挺进湖北,胡积劳成疾,肺痨病复发,口吐鲜血,奄奄一息。医生嘱其休养。

  

  6月19日,胡林翼自太湖起程回武昌。

  

  6月22日,胡林翼与曾国藩会于香口的船上,晤谈三日。

  

  7月10日,胡林翼回抵武昌,以病情加剧,奏请开缺调理。清政府旋命李续宜代理湖北巡抚。

  

  9月29日,因曾国藩推胡林翼为攻克安庆之首功,清政府赏胡林翼太子太保衔,加赏骑都尉世职。

  

  9月30日(农历八月二十六日),胡林翼病逝于武昌。清政府给胡林翼追赠总督,谥“文忠”。于武昌黄鹤楼之后、益阳县学宫右侧两处建立专祠,以供祭祀。

  

  10月20日,陶琇姿与儿子子勋守灵七日已满,扶胡林翼的灵柩返回益阳。

  

  曾国藩感知遇之情,赠银2千两,其挽联是:“逋寇在吴中,是先帝与荩臣临终恨事;荐贤满天下,愿后人补我公未竟勋名。”

  

  胡林翼病故后,左宗棠、曾国藩、李续宜等商议,继续完成修建箴言书院的工作,以实现胡林翼的遗志:“广召人才,为国尽力。”并将胡林翼的全部藏书捐献给箴言书院,还决定将箴言书院和300多石学田无偿捐献给益阳地方。明确规定:胡氏子孙不得干预。(胡林翼本人是独子,他也没有生育儿子,将堂弟斐翼之子赐福过继为子,名子勋。)  

  

  

  

  

下载全文:
 
来源:《赫山文史》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