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卖国贼还是民族利益的维护者?
●曾国藩是刽子手还是集传统文化之大成者?
怎样给曾国藩这个历史人物定位,曾是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推迟播映的原因之一,因《雍正王朝》而荣获飞天奖的编剧刘和平,目前正在创作一部名为《曾国藩》的电视剧,剧本可望年底完成。
多少年来,曾国藩在教科书里,在老百姓的心中,都是一个卖国贼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刽子手,只是近年来,随着《曾国藩家书》和小说《曾国藩》的出版及热销,这个历史人物的形象似乎有所改变,是不是有人要给曾国藩平反?人们对此争议很大,编剧刘和平也再三声明,他写电视剧《曾国藩》,绝不是为曾国藩树碑立传。
那么,他为什么要写曾国藩?
刘和平说,我写电视剧《曾国藩》,并不是仅仅要写曾国藩这个人物,我写的是中国的一段近代史,相信任何人在书写这段历史时,曾国藩都是一个很难回避的重要人物。这是曾国藩本人的历史地位所决定的。
首先,曾国藩是史学界公认的晚清最后一个集传统文化之大成的人。这从他毕生追求立德、立功、立名的过程中不难得出共识;其次,他是儒学文化最典型的实践者,克己、修身、齐家、治国、干天下在他身上都得以最充分的体验,在社会地位上爬到了知识分子所能达到的顶峰,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书生报国的意愿;同时他又是晚清最重要的自强手段——洋务运动的最早发起者。曾国藩的一生其实正是中国近代最屈辱的那段历史的最真实的写照。从某种程度上说,解开了曾国藩,也就解开了中国近代史的一个死结。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自强自立都有着很鲜明的启示意义。
刘和平认为,曾国藩这个人物早就应该有人去写,只是因为这个历史人物是非太多,争议太大,才一直无人敢写。
为了写好这部剧,刘和平仅搜集资料就花了一年多时间,还有几个学近代史的博士、硕士帮他一起忙,笔记就记了几十万字。但史料仅仅就是史料,写剧本还要靠作者从中得到的对曾国藩的理解。刘和平对曾国藩的理解是,曾国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不能简单地用刽子手和卖国贼来概括。
电视剧《曾国藩》是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写起的,当时曾国藩还在翰林院。刘和平说,我们上学时学古文,知道晚清有个桐城派,以散文著称,代表人物是方苞和姚鼐。桐城派还有一个散文大家就是曾国藩,但课本上却只字不提。当时的曾国藩以文章闻名天下,身居翰林院养尊处优。但是内忧外患却使得他毅然投笔从戎,从一介书生最后变成了晚清政治军事的“擎天立柱”。
刘和平认为,镇压太平天国是曾国藩的历史局限,因为他毕竟要为所处时代的统治阶级服务。而对天津教案的处理使他背上“卖国贼”的骂名则多少有点冤。作为当时少数几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曾国藩心里比谁都清楚羸弱的大清国与列强一旦兵戎相见,给老百姓带来的将是怎样的一个结果。这时,对列强态度的软硬很难说就是衡量一个政治家爱国还是卖国的惟一标准。曾国藩对自己在天津教案中杀戮百姓以妥协洋人的处理方式,内心也极为痛苦,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为了民族,自己现在只求速死”。这其实是他对大清王朝深感绝望的真实的心理写照。天津教案后不久,曾国藩果然抑郁而死。
刘和平并不指望全国的电视观众都能接受他的观点,只是想让他们了解到在近代史上我们之所以遭受到那么多的屈辱,并不完全都是列强强加给我们的,这其中也有我们自身的诸多原因,但是我们多年来却一直不敢面对这种自省。肯定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这没有错,但对传统文化中的没落腐朽进行自省,这在我们今天走向世界的时候可能起到的作用会更大。
刘和平的观点,可以算是一家之言,我们期待着他的剧本早日面世,同时,我们也预感到,电视剧《曾国藩》将会像曾国藩这个敏感特殊的人物一样,引起诸多争议,它能否在荧屏上与观众见面,还很难说。
不过,人们终于可以大胆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了,这就是思想文化领域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