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覃振;坎坷曲折写人生
作者:张江洪
【摘要】作为“桃源三杰”之一的覃振,在辛亥革命的激流中投身反清革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他大革命后期因政治立场右转而误入歧途,但在中华民族与日寇作殊死斗争的年代,为抗战,为我党做过不少有益的工作。覃振坎坷曲折的人生,令人掩卷遐思。
  作为“桃源三杰”之一的覃振,在辛亥革命的激流中投身反清革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他大革命后期因政治立场右转而误入歧途,但在中华民族与日寇作殊死斗争的年代,为抗战,为我党做过不少有益的工作。覃振坎坷曲折的人生,令人掩卷遐思。

  倡言革命  亡命天涯

覃振,原名道让,字理鸣,湖南桃源人,1885年生。时值中法战争,外患频仍,举国骚然。覃振自幼受其父亲的影响,博览群书,不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他目睹时事的艰难,清政府的腐败,很早就萌发了反清革命思想。他读小学时,正值光绪皇帝下诏变法,有废八股之举,桃源县遂改桃溪书院为高等小学堂,覃振与同里诸生参加考试,其他人都为自己按照八股格式所作之文章而洋洋得意,自为骄矜。覃振听了呵斥道“君等所述皆昔日猎取科第腐调耳!士生斯时,应追念有明亡国之惨,今日清廷压抑之苦及外夷凭陵之祸,发舒言论,救国拯民,为方识时务之俊杰,泄泄沓沓胡为者?”覃振以蝇营苟且为耻,时刻不忘拯救民生为己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据桃源县志记载,覃振“喜接纳江湖义侠之士”,武陵会党魁杰杨吉陔“与语大悦,以异趣同归,深相结,愿供鞭策”。并由杨吉陔、陈犹龙主盟,在武陵河袱山与宋教仁、胡瑛等人一道参加过“富有山堂”。

1903年是覃振的人生道路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这年,覃振由漳江书院转入常德府中学堂就学,恰好碰上官方就朗江书院设立小学及图书馆事,举行开办仪式。众多的官员绅士一齐聚集在常德西路师院,各个学校参加的学生共达1000余人。覃振在听了官绅粉饰太平,极力为清政府歌功颂德的致辞后,按捺不住内心的愤懑,挤出人群,登台大声演讲驳斥官绅的忠君爱国之说,并慷慨激昂大谈救国必须革命的道理,听者无不为之动容。但在场的官绅看到被感召的人群,不禁惊慌失措。武陵县令廖世英把覃振视为不良学生鼓动造反,准备抓捕他,向清政府邀功。幸亏常德知府兼湘西学务总办朱其懿同情他,仅以开除学籍从宽处理。覃振离校前,愤然写下《死里求生》一文,高谈反清革命。这篇惊世骇俗的文章迅速传遍常德市的大街小巷,引起轩然大波。清政府老羞成怒,下令逮捕覃振。在亲朋好友的资助下,覃振化名郭歉之,乔装打扮,于1904年初东渡日本留学。

  出生入死  奔走革命

覃振赴日留学期间,对西方的民主法律思想进行了广泛的涉猎,西方的政治经济文明深深地吸引着他,开阔了眼界的他更深地认识到清政府的腐朽、反动,更坚定了他反清的革命意志。在此期间,他与同乡的宋教仁先生交往甚密,两人志同道合,相交莫逆。他们经常邀约同乡诸人,纵情议论时政,密谋反清革命。1904年4月,他经宋教仁介绍参加华兴会,并组织会员进行秘密的军事训练,为归国领导武装起义作准备。是年11月,应先則回国的宋教仁函约,覃振打算回国参加由黄兴发起领导的长沙起义。刚至上海,不料事情泄露,官方追捕共急,覃振只得重渡日本。

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成立,覃振被推举为同盟会评议部评议员。根据同盟会的安排,覃振与刘道一、蔡绍南等回湖南“运动新湘军,重振会党”,积极为同盟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萍浏醴起义作准备。

覃振与刘道一、蔡绍南为了避免官府的注意,经常改换装束,戴斗笠,穿草鞋,青衣短裤,顶着风雨夜行,与会党秘密联络,共同商讨反清大计。6月,起义时机业已成熟,覃振与刘道一、蔡绍南便约集38人在长沙水陆洲附近的一只船上举行秘密会议。根据黄兴的指示,确立了萍浏醴起义的策略方针和具体步骤,会上进行具体分工,覃振与蒋翊武、成邦杰等人负责运动新军,准备等到新军运动成熟,于旧历年底清吏封印时举事。然而,水陆洲会议之后,清政府获悉了风声,加紧了戒备,覃振几次险遭不测,幸亏事先得到警界同志的密报才幸免于难,不得已覃振再次东渡日本。身在界国,心系三湘。覃振通过各种渠道时刻关注萍浏醴起义的动向,当他获悉萍浏醴起义爆发的消息时,当即决定“将归国助湖南革命军”,并连夜与宋教仁商量回湘应对策略,终因萍浏醴起义很快遭清政府镇压而失败,他满腔的爱国热忱化为无尽的悲哀与愤怒。

  系狱家园  镇定自若

1908年,覃振潜回上海,准备联合各省党人在长江中、下游同时并举。不料清吏事先获悉其谋划,当他抵达长沙连升客栈时,不幸被捕。在清吏的严刑逼供面前,覃振面不改色,拒不屈服。他滔滔抗辩,义正辞严,巧妙地与故人作斗争。清吏无计可施,对他多次搜查,也没有找到可资佐证的谋叛材料,最后只得判以终生监禁,关押在长沙监狱。在狱中,覃振时刻不忘革命大义,他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向同监犯人宣传民主革命思想。被他感化,受他影响的人越来越多。他的妻子宋之昭来探监,看到自己的丈夫备受凌辱的模样,忍不住伤心流泪。覃振淡淡一笑,风趣地说,下次,你把女儿带来和我一起坐坐监狱。他的妻子真的乘天黑,把刚两岁的女儿带来,从监狱圆形的通风窗里塞进去。就这样无知女儿与重犯父亲同在监狱。覃振在监狱里所表现的乐观与坚强使清吏更为恼怒。于是,他们把他押解到桃源县狱,严加看守。

覃振系狱家园,壮志未酬,常常吟咏自遣,他曾赋七律一首:

十五离家仗剑游,雄心辜负少年头。

误来古洞避秦劫,忍向新亭泣楚囚。

壮志未酬海国梦,伤时感旧故园秋。

渔樵莫活当年事,山自青青水自流。

身陷囹圄的覃振,不免有些伤感。但他并没有消沉。刘复基、蒋翊武及常德的学生经常来探视他,使他对外面的革命活动了如指掌,常常帮助出点子,想办法,提建议。

螳臂毕竟挡不住历史的车轮。辛亥革命爆发后,长沙光复,覃振始得以自由。

国恨私仇  刻骨铭心

1915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登基称帝。此前,与覃振相交莫逆的宋教仁已死于袁世凯的暗枪之下。国恨私仇,使覃振恨不能亲手杀死袁世凯。他联络东京华侨及留日学生在神田青年会开会,发表宣言,愤怒声讨袁的罪行。袁世凯派驻东京的坐探蒋士立携巨款收买党人及学生。覃振对袁世凯的走狗深恶痛绝,便秘密派遣他的同乡、学生吴梅先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乘虚潜入蒋士立的寓所,对蒋连发三枪。蒋虽然受了重伤,可惜没有毙命。当晚报纸纷纷发布号外。日本政府以此事有损国际声誉,出动军警缉拿他手。袁世凯悬赏捉拿凶手,驻日公使陆宗舆奉袁密令,大肆搜捕革命党人,被传讯的革命党人达几百人,覃振亦被逮捕审讯。覃振虽遭受百般威逼凌辱,但凭着顽强的意志,始终没有屈服,也没有让他们抓到任何把柄,被禁锢两个多月后获释出狱。

1915年12月,蔡锷组织护国军讨袁,覃振奉孙中山命令以特派总司令的身份主持湖南党务、军事。当时,湘督汤芗铭为虎作伥,作恶多端,屠杀了无数革命党人。覃振到上海,与龙璋、周震麟等人商议,认为非杀汤不可。汤知自己势单力薄,一面派他兄长汤化龙与覃振婉言相商,声言他会欢迎覃回湘主持政务;一面仍然大肆屠杀革命党人。覃振早就识破了他的阴谋诡计,派廖湘芸、杨王鹏等返湘起事。廖湘芸率多人,各怀炸弹,在天傍晚猛攻督署,炸死守兵数10人,终因众寡悬殊而失败,死难者20余人。杨王鹏被俘,竟遭剖腹挖心而死。覃振闻知,悲愤不已,立即和龙璋由上海赶赴武汉,继续派同志到湖南,密谋举事,并打算亲自指挥,经同志多方劝阻才作罢。

  坎坷曲折,续写人生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位,覃振为国会议员。为集结湘省及各县、市中华革命党员,他在长沙创立了“正谊社”,并设分支部于各重要县、市,用以团结同志,推进党务。1917年张勋复辟,湘省军民力举北伐,覃振创办《明耻日刊》,极力鼓吹出师北伐。1922年,孙中山在上海召开会议,着手改组国民党,邀请共产党人参加,覃振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3年9月,毛泽东回湖南,指导湖南重建国民党组织,携有覃振给老国民党员邱维震的信,令其作有力配合。

孙中山逝世后,覃振成为“西山会议派”的成员之一,在曲折的人生道路上,他走了一段弯路。但他觉悟较早,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民族矛盾加深,他翻然醒悟,转而赞同和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亡运动,成为国民党内的有识之士。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他力主团结御侮。1935年12月25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覃振给党中央写信,表示“拥护党与苏维埃中央的主张”。1936年5月20日,毛泽东、周恩来等党中央与红一方面军的领导人曾联名给正在长征途中的红二、四方面军领导人拍发了一份长电,文中提到“上海许多抗日团体及鲁迅、茅盾、宋庆龄、覃振等均有信来”。毫无疑问,这些信支持中共抗日主张。抗战期间,覃振积极主张国共合作,他多次发表声明:“不论什么党,什么派,只要能真正领导抗日,我就拥护。”他利用自己在国民党内的地位和社会上的声望,掩护和营救过不少爱国进步人士和共产党人,例如共产党员李六如被捕后,以“共党要犯”于1936年判处死刑。覃振极力疏通,并给国民党江西省主席熊式辉去信保释。他在信中说“李君曾效命本党,不无微劳。现已年逾五旬,室家多累……特此函恳,务乞念其衰老,转饬吉安该管机关,从宽开释。弟对于李君今后行动,当完全责任保证。”从而使李六如得以顺利出狱,辗转到延安。覃振还自愿担任过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会长和中共湖南省委创办的塘田战时讲学院院长,在此期间,他还掩护过不少同志。吕振羽在解放后回忆说:“当时我是塘田战时讲学院副院长,这是一所为我党培养干部的学校,国民党多次想查封,都给覃振顶住了。”1945年8月,毛泽东亲率中共代表团赴重庆谈判。覃振在中苏文化协会举行盛大欢迎酒会,除蒋介石外,国民党的大员几乎都出席了。其后,覃振又两次宴请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同志,并对毛泽东在重庆的安全表示极大的关注。覃振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内战,覃振愤然辞去司法院副院长一职,以表达他反对内战,渴望和平统一的心愿。晚年,他更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他经常对友人说:“中国要富强,只有靠共产党”。

1947年,这位历经坎坷的老人病逝于上海,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归葬于长沙岳麓山。魂归故里,和并肩战斗过的革命烈士相聚在一起,或许对他是最大的安慰。解放后,毛泽东不忘故旧,曾指示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对覃振家属的生活,对他子女的教育,都由我们负责……”
下载全文:
 
来源:《湘潮》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