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武汉孙中山和黄兴铜像的来历
作者:施裕文
【摘要】武汉孙中山和黄兴铜像的来历。孙中山先生是受中外各界人士尊重的,在世界上是很有声望的,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他和黄兴等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一起,领导的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腐败的清王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
  孙中山先生是受中外各界人士尊重的,在世界上是很有声望的,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他和黄兴等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一起,领导的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腐败的清王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

为了纪念这两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人们在辛亥革命的发源地——武汉,铸造了孙中山铜像和黄兴铜像,以供纪念并让后人瞻仰。孙中山铜像在武汉地区共有两尊,一尊在武汉汉口江汉区三民路和民族路、民权路交汇处;一尊在武昌阅马场。

这两座铜像和黄兴的铜像是受到政府的保护和人们的爱护,这些铜像列为武汉市的文物保护单位。风风雨雨,经历了66年。

谈起这三尊铜像,确有一段特别难忘经历,它的建造来之不易……

孙中山铜像建造经历

1926年,国民革命军攻克武汉,次年初,广州国民政府迁汉。武汉国民政府设在汉口闹市区中山大道汉口南洋大楼。

1927年3月10日,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在汉召开,当时国共合作还未破裂,前来参加会议的宋庆龄、何香凝、毛泽东、董必武、吴玉章等领导人,提议在武汉建立孙中山铜像,以示纪念。这是第一次提议并得到与会者的共同讨论通过的。以后接着宁汉分裂、合流,社会动荡不安,铸造铜像之事遂搁置下来。

1929年7月8日,汉口特别市市长刘文岛重提铜像之事,并将筹办总理铜像事宜“交由八局秘书处采办委员会办理”。当时有人担心国内设计不好,主张请外国人设计。但经过反复商议,最后还是决定由我国的雕塑艺术家江小鹣设计。铜像的安置地点原定在汉口江汉关(即现在的武汉海关)前面的空地。后经1931年2月第八十八次市政会议讨论决定,改在汉口民族路、民权路和三民路交叉之地的中园(俗称“六渡桥磨盘”)。

1931年铜像在上海铸造成功,运来汉口时,暂放在招商局堆栈内,就在这时,汉口地区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汉口尽成泽国,街可行船,接着汉口由特别市改为普通市,人事变动很大,铜像之事,又被搁置下来,使工程被迫停工。

1932年10月,继任汉口市市长吴国桢下令继续施工,决定将铜像之事“踵而成之,以慰舆望”工程由营造商李万和负责,由工务局工程师吴国柄督办。日夜赶造施工,当时特别市改普通市之后,乃进行官办民助,发动各界捐献赞助,经费才有了着落,直到1933年5月,工程竣工,同年6月1日上午9时,吴国桢柬请各界人士,在中园举行了隆重的揭幕典礼。当时人们称赞孙中山先生铜像铸造成功“使国内艺术大放光彩”。时至此时,从提出塑造铜像的初案开始到铸造修建成功时为止,历时六载有余,颇费周折,实为来之不易。

建成后的铜像,座南面北,铜像通高6.15米,其中像高2.15米,占地面积30平方米。铜像免冠中山装,右手执杖,左手微垂,右腿直立,左脚向前,昂首挺胸,双目远眺,造型庄重,形象传神。像座呈方型,大理石砌成,每方嵌有长O.91米,宽O.33米的汉白玉石。正面镌有“像赞”,在“文革”期间被磨毁无存。铜像四周当时还有花坛与护栏相围,还派过卫兵持枪护卫,显得庄严肃穆。铜像经过66个春秋,仍保持完好,已被列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甚为遗憾则是,此铜像孙中山先生的手杖1996年被窃贼盗走,实为可恨,幸亏满春街派出所破获此案,重放归原样,该所干警为保护文物,破获此案,应予赞扬。

武昌的孙中山铜像,位于阅马场广场中央。北面背倚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南面正对拜将台纪念碑。于1931年建成,设计者仍为江小鹣,像通高6.1米,由铜像底座和基座三部分组成,铜像为全身,高2.23米,身着长袍马褂,右手执礼帽,左手拄杖,面南而立,双目远眺,举止庄重,栩栩如生。底座为铜质正方形,基座呈方型,用非常好的麻石砌成。正面原镌有“精神不死”四个字,其它三面均刻有“像赞”的铭文。50年代后期均被磨平。1963年之前,正面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像”七个字。1981年和1986年曾两次由政府拨专款进行修葺,此铜像亦被列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龟山东麓黄兴铜像

黄兴铜像位于汉阳龟山东麓,江小鹣设计,由汉口水茂隆营造厂铸造,建成于1933年。黄兴铜像建成之初立于武昌蛇山临江山头。在建武汉长江大桥时迁于大桥武昌桥头南侧。1985年10月移现址。铜像移至龟山的原因是:1911年11月3日黄兴就任战时总司令后,指挥了著名的“阳夏保卫战”,龟山一线是当年的主战场之一。在地势上非常好,依山傍水,视线极为开阔。铜像背龟山,面临长江,通高5米,其中像高2米,基座用麻石砌成,铜像着西服革履,笃实厚重。黄兴手撩大衣襟,双目远视东方日出,近视长江之水,气宇轩昂,一显当年威仪。像座四周的麻石上刻有浮雕花环,花环中嵌有白色大理石板,正面中央的大理石上刻有“黄兴先生之像”六个字。其中三面刻有由蒋介石领衔署名的“黄志强先生像赞并钗”,记述了黄兴先生的历史功绩。此铜像被列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持完好,以供永久纪念并让后人瞻仰。

最近,从报纸上看到,有人建议要将孙中山先生铜像从三民路迁往中山公园,我认为是不妥的,应尊重历史(原来此铜像根本不是建议人所说的建在中山公园),尊重伟人,应保留在原地。关键问题是如何保护好,建议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武汉这个历史名城,将此重点文物保护好,千万不要忘记历史。



下载全文:
 
来源:武汉文史资料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