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熊希龄善对
作者:李绍平
【摘要】熊希龄,生于1870年,卒于1937年,因生于凤凰,故人称“熊凤凰”。
  熊希龄,生于1870年,卒于1937年,因生于凤凰,故人称“熊凤凰”。

熊希龄勤奋刻苦,好学深思,善为文,能绘画,会诗词,尤长于属对。有次,塾师随口出了个上联“五月黄梅天”,命他对答,熊不假思索,即以“三星白兰地”应之,此联对仗甚为工整,在无情对中实属上品。

熊希龄十四岁时便考中了秀才第一名。一次,教师以“栽数盆花,探春秋消息”为出句,让学童作答,以试诸生志趣,一般学生都对不上来。熊希龄天资聪颖,又素有抱负,便不慌不忙地对道:“凿一池水,窥天地盈虚”,对既工整,又体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宏大志向。

传闻,熊希龄有次走出乡关,赴外赶考。他坐在一只小船上,船夫尽力摇橹,急速行进。途中,远远望见一艘大船在前,扬帆疾发。船夫禀告说:“公子,前面是官船,贸然超越,是为失礼。”熊希龄答道:“官当以民为本。况且水道宽阔,我与他们同时进发,各行其道,能者争先,有何不可!”船夫一听有理,便加速前进,一下子就赶上了官船。就在这时,从官船里猛然跳出一个马弁,喝道:“大胆刁民,竟敢凌轶官舰,还不速来谢罪!”话音刚落,又有几个武士跃上甲板,皆执兵仗,拦住去路。熊希龄见状,知道这些武夫并不认识自己,便走上船头,不卑不亢地答道:“凤凰熊希龄,因急于赶路,造次超轶,幸祈见谅!”船内武官听说来者是“湖南神童”熊希龄,便立即出舱相迎,并设酒食款待。席间,宾主饮酒对句,以相愉悦。武官有意要试探熊希龄的才能,便指船为例,出了个上联道:“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此乃谐音双关联,表面上是说,你摇橹的小舟没有我扬帆的大船快,为何要跑到我的前面去!深一层的意思,是以“橹速”隐指三国东吴文臣鲁肃,以“帆快”谐音西汉武将樊哙,言下之意,是说你秀才熊希龄不过徒有虚名,实际才能怎比得上我们当武将的。恰在此时,远处有牧童弄笛,近处又有人吹箫,乐声悠扬,动人心弦。这触动了熊希龄的灵感,随即对道:“双管齐奏,笛清难比箫和”,这同样是一语双关。表面上是说笛声独奏虽然清远,也难比众箫齐和更加悠扬动听。深一层的意思,则以“笛清”隐指北宋武将狄青,以“箫和”喻指西汉开国谋臣萧何,意谓你武将纵然厉害,终究比不上文臣的作用。这位武官一听,顿时为之折服,即刻派出快船,护送熊希龄赴考。
下载全文:
 
来源:《学习导报》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