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愿与梅花结后缘
作者:徐啸
【摘要】愿与梅花结后缘。前不久,我看到杨度为其门生董健吾写的一副对联,不仅在书法艺术上有其独到之处;而且从联文内容、书写年代等来看,对研究杨度晚年的思想与所处的时代背景,也不无参考价值。
  前不久,我看到杨度为其门生董健吾写的一副对联,不仅在书法艺术上有其独到之处;而且从联文内容、书写年代等来看,对研究杨度晚年的思想与所处的时代背景,也不无参考价值。

这副对联上联是“但哦松树当公事”,下联是“愿与梅花结后缘”。落款除“杨度”外,复有篆刻印章“湘潭杨度”。虽无书写年月与地点,但经考证应是一九三一年在上海杨度家中所写。因上款题:“兰芳女士正之为董生健吾书也”,据董健吾生前回忆,那是一九三一年他与郑兰芳婚后不久,杨度邀他俩去吃饭时,于饭后当场挥毫(当时杨正患重病,仍写得刚劲有力)。

一九三一年,上海正处于白色恐怖笼罩下。党的处境十分困难。当时杨度与董健吾都是共产党人,而且同是党领导的“互济会”成员。董健吾夫妇则在“互济会”办的专门收容、抚育我党领导同志与革命先烈后代的“大同幼稚院”工作。董识古董,曾设古玩店为掩护,并爱好书画,向杨学文学画,师事杨度。杨也认董为门生,故在题款中称董为“董生健吾”。一九三一年,也是杨度去世前一年,他正身患严重肺病与胃病,经济景况也颇困窘。在党与个人处境都很艰难,社会上对他又有种种压力的情况下,他对门生兼同志题以这副对联:“但哦松树当公事,愿与梅花结后缘”,既崇苍松之挺直长青,又学梅花的高洁耐寒,正是对他晚节的一种自勉。

杨度于一九三二年去世,葬在万国公墓。“愿与梅花结后缘”,他正如生前所自勉那样,保持了一个共产党人高洁的晚节。当时周恩来同志正在上海,闻讯后,十分悼念杨度同志,他不顾白色恐怖的危险,特地偕同陈赓等同志,到杨度墓前致哀,并手植柏树一株。直到四十多年后,周恩来同志在病重垂危时,还不忘杨度,嘱咐《辞海》编辑部在编写“杨度”这条词目时,要写入他参加共产党一事,闻者无不感动。如杨度同志地下有知,更应感激涕零了。


下载全文:
 
来源:《学术月刊》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