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苏舆与《翼教丛编》
作者:曹立前
【摘要】苏舆与《翼教丛编》。《翼教丛编》是1898年戊戌政变以后,由苏舆辑录刊行的一部封建顽固派攻击变法维新的言论汇编,“诽谤新政最力之宣传品也”。翼者,维护也,以护翼纲常名教,故名。该书先后有光绪二十四年(1898)湖南初刊本、上海点石斋石印局刊本、武昌重刊本三个版本,均为刻本。
  《翼教丛编》是1898年戊戌政变以后,由苏舆辑录刊行的一部封建顽固派攻击变法维新的言论汇编,“诽谤新政最力之宣传品也”。翼者,维护也,以护翼纲常名教,故名。该书先后有光绪二十四年(1898)湖南初刊本、上海点石斋石印局刊本、武昌重刊本三个版本,均为刻本。台湾学者沈云龙主编之《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六十五辑收入的《翼教丛编》,是为影印本。

苏舆,字康平,生于1873年,卒于1914年,湖南平江人,光绪进士。早年曾就学于长沙城南书院,是湖南顽固派王先谦的得意门生,被王先谦称之为“绍传已学”的高足。戊戌变法期间,苏舆积极追随湖南顽固派王先谦、叶德辉等人,大肆攻击维新派,破坏湖南的维新运动,是诋毁谩骂新政最力者之一,实为王先谦“马前之卒”。他曾先后撰写了《驳南学分会章程条议》、《摘驳樊锥〈开诚〉、〈发锢〉篇中语尤悖谬者》等文章,攻击民权学说为禽兽之行,无父无君之邪说,诬蔑南学会邵阳分会负责人樊锥是“权奸逆竖,心怀叵测”。并以“背叛圣教”、“惑世诬民”的罪名,煽动邵阳官绅将樊锥驱逐出境。戊戌政变后,苏舆搜录王先谦、叶德辉等人攻击维新派的论说、奏疏、信札、告白等40余篇,辑为《翼教丛编》。后曾去日本留学,归国后在邮传部任职,官至邮传部郎中。著作除《翼教丛编》外,另有《春秋繁露义证》等。

《翼教丛编》共分6卷,约13万字。卷首载苏舆亲自撰写的《翼教丛编》序,卷一收录朱一新答康有为五书及洪良品答梁启超论学书;卷二收录安维峻请毁禁《新学伪经考》折,文悌严劾康有为折等;卷三收录张之洞《劝学篇》中《教忠》、《明纲》、《知类》、《正权》篇等;卷四收录叶德辉《輶轩今语评》《长兴学记驳议》等;卷五收录《湖南邵阳县公逐乱民告白》、《湘绅公呈》、《湘省学约》等;卷六收录梁鼎芬、王先谦等人书牍。湖南初刊本曾有附录一卷,收录梁启超等人书信,同年上海黄协勋再版,首刊惩治康有为等人谕旨,删去原本附录,另附黄氏论说四篇。全书宗旨,“专以明教正学为义”,即明封建纲常之教,正孔孟儒家之学,以达到“遏异学之横流。而使之圣教昌明”之目的。

《翼教丛编》是封建顽固派反对变法维新、维护纲常名教、宣传孔孟之道言论的集大成者,是封建顽固派的思想代表作。全书的中心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宣扬不变论.认为“天不变道亦不变”,“祖宗之法不可变”,“纲常名教不可变”,坚持守旧,反对维新,并公开提出“正人心,尊圣教,辟邪端、务实学,辨文体,端士习”等纲领,与维新派的变法主张相对抗。其二是维护儒家经典在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否定康有为提出的六经皆伪、孔子改制的观点。认为《新学伪经考》“其本旨只欲黜君权,伸民力,以快其恣睢之志”;《孔子改制考》是“煽惑人心,欲立民主,欲改时制,乃托于无凭无据之公羊家言,以遂其附和党会之私智”。攻击这两部书是“伪六籍,灭圣经也;托改制,乱成宪也;倡平等,堕纲常也;申民权,无君上也;孔子纪年,欲人不知有本朝也”。并把康有为骂为“圣贤之蟊贼。古今之巨蠹”,表示要“戮力同心,以灭此贼”。其三是颂扬和美化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攻击维新派提出的平等学说和民权学说。认为三纲五常是立国之本,教人之方,“孔子之制在三纲五常”,攻击民权与平等学说是无父无君无尊卑无亲疏,“人人平等,权权平等”,只能引起天下大乱,强调“民主万不可设,民权万不可重,议院万不可变通”。在《朱侍御答康有为第五书》中,还把三纲五常提到哲学的高度加以论证,认为三纲五常是天理,人人必须遵守,如不遵守则形同禽兽;人生来就有智、愚、贤和不肖的差别,因而产生不同的等级,故封建等级是不可改变的,以此来否定和攻击维新派的民权与平等学说。

《翼教丛编》刊行后,深得顽固派和洋务派的赞赏。王先谦称其为“佳书”,黄协勋在《石印〈翼教丛编〉序》中称赞它“首驳伪学,次揭邪谋,由是而正学臣邪遁之词,息谬士嚣张之气。”在透视顽固派的思想方面,《翼教丛编》可以说是一个典型,是研究中国近代顽固派,特别是戊戌变法时期顽固派思想和活动的重要资料。


下载全文:
 
来源:历史教学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