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王先谦生卒年考辨
作者:孙玉敏
【摘要】王先谦,字益吾,湖南长沙人,因其长沙的寓所名葵园,学者称为葵园先生。民国以后,因为有遗老情结,自署名为遁。1865年考中进士,朝考一等第四名,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王先谦,字益吾,湖南长沙人,因其长沙的寓所名葵园,学者称为葵园先生。民国以后,因为有遗老情结,自署名为遁。1865年考中进士,朝考一等第四名,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1870年简放云南乡试副考官,1874年为会试同考官,对朱一新、李慈铭、缪荃孙、赵铭的考卷大加赞赏,并极力推荐,最终未果,成为终身憾事。1875年为江西乡试正考官,1876年为浙江乡试副考官。1880年为会试同考官,此科中式的于式枚、梁鼎芬、安维峻等出于先谦之门,王懿荣也是王先谦力荐而考中的。本年四月升补国子监祭酒。1885年至1888年王先谦被外放为江苏学政,任满后请假回籍,随即谢病不出,专心著述。曾主讲思贤讲舍(1890—1891),先后任城南书院(1891—1893)、岳麓书院(1894—1903)山长。戊戌变法期间,王先谦成为保守派的领军人物。新政期间,担任过湖南师范馆馆长、学务公所议长、湖南铁路局名誉总理、湖南省咨议局会办等职。辛亥革命后,对时事不满,闭门著书。王先谦是晚清著名的学者,一生著述宏富,在经史子集各传统学术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对于王先谦的生卒年,学术界大多认为生于1842年,卒于1917年。比如1982年由陈旭麓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词典》,在“王先谦”这个条目上,就认为王氏生于1842年,卒于1917年,限于体例没有交待月日。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图书持这样观点的还有: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戊戌变法人物传稿•王先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释名疏证补》的出版说明中,1986年岳麓书社出版的由梅季标点的《葵园四种》的前言,1988年上海书店影印出版的《清经解•清经解续编》的出版说明。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出版的学术著作中这一观点仍占主流:廖盖隆主编的《中国人名大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张舜徽的《清儒学记》(齐鲁书社1991年版),浙江古籍出版社在1998年出版的《骈文类纂》的出版说明,1996年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影印的《蒙古通鉴长编》的前言都持相同的观点。

关于王先谦的研究论文也多数持此观点:郑艳的《王先谦与湖湘文化初探》、吴荣政的《王先谦(汉书补注)略论》、吴忠民的《论王先谦的洋务思想》、李家骥的《王先谦(汉书补注)评述》、邱涛的《1895—1899年王先谦行年事迹考辨》都众口一词认定王先谦卒于1917年。

认为王先谦卒于1918年的有吴荣政的《王先谦爱国思想简论》、《王先谦的治学风貌》,在后一篇文章中,作者有一个脚注:“王先谦卒于中华民国六年农历十月二十六日,即公元1918年1月8日”,此公元纪年和农历不合,“十月”乃为“十一月”之误。

所以对于王先谦的生卒年目前的史学界看法很不一致,多数认为其卒于1917年,吴荣政最初是采用这个说法的,后来改为1918年,但没有仔细说明,以致史学界说法比较混乱.笔者仔细爬疏了关于王先谦的生平史料,认为王先谦生于1842年8月6日,死于1918年1月8日。根据《王先谦自定年谱》记载“道光二十二年壬寅,七月初一日子时,先谦生”,我们查《中国史历曰中西历曰对照表》,清宣宗道光二十二年壬寅七月初一为公元1842年8月6日。皮锡瑞日记中1899年七月一日有一条记载,“往祭酒处拜寿,汤方伯处,皆不晤。”祭酒指的是王先谦,因为他曾任过国子监祭酒,所以皮锡瑞才这么称呼他。这是王先谦生日的佐证,看来关于他生日的问题是比较明确的。对于王先谦的卒年,分歧比较大,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是卒于1917年。究其原因是因为农历和公元纪年混淆造成的。王先谦死后,他的得意弟子陈毅写的《先师长沙祭酒王先生墓表》明确地记载了王先谦的卒日,“九年,闻复辟不成,愤而致疾,十一月乙卯卒,距其生道光二十二年,年七十六。”九年作者指的是宣统九年,本来在中国史的纪年当中不存在这一年,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民国。末代皇帝溥仪的年号只到宣统三年,就已经退位了。陈毅是服务于小朝廷的遗老,仇视民国,不承认民国正朔,顽固坚持前清宣统纪年,因此闹出宣统九年的笑话。所谓的宣统九年为农历丁巳年,这一年张巡复辟,犹如昙花一现,最后遭到了可耻的失败。根据陈毅的说法,王先谦是由于听到了复辟失败的消息忧郁致死,这完全是附会之词,但是关于王先谦死于丁巳年却是准确的,丁巳年年底已是1918年了。另外根据王先谦另一位学生吴庆坻写的《王葵园先生墓志铭》,“先生以丁巳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卒于凉塘,春秋七十有六。”两者的记录完全相同(十一月乙卯日就是十一月二十六日),而这两个人都是王先谦的得意弟子,在徐世昌编纂的《清儒学案》当中,还把他们两个人附于《葵园学案》之后,列入葵园弟子当中,以他们和王先谦的交谊和熟悉程度,不会纪录错误的。况且《清儒学案》的记载也是和陈、吴二人相同的,写道:“丁巳十一月二十六日先生殁于凉塘”。因此笔者认为王先谦的卒日是十分明确的。查《中国史历日中西历日对照表》,丁巳年十一月乙卯日(二十六日)是公元1918年1月8日。由于农历和公元纪年的差异,经常造成研究者在时间上的混乱,把不在一个年份的混成一个年份,其实只要认真核对有关中西日历对照的工具书,就很容易搞清楚。象王先谦这么一个重要的人物,由于研究者的想当然,把他的卒年都搞错了一年,这对于需要谨慎态度的历史科学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正如胡适先生著文批评的“差不多先生”,可千万不要在史学界泛滥才好。


下载全文:
 
来源:船山学刊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