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典球,字耔谷,号猛庵,湖南省长沙县人,生于1877年7月29日。曹典球早年参加了戊戌维新运动,后又参加北伐战争,积极投身革命。26岁起开始从事教育事业,数十年孜孜不倦,成绩卓著,闻名于湖南教育界。曾历任湖南省高等实业学堂监督,南京教育部主事,北京教育部秘书,国务院秘书,湖南西路师范学堂教员,湖北造纸厂厂长,湖南省长公署顾问,长沙市市政厅厅长,湖南省教育司司长,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秘书长,湖南省政府委员,湖南省教育厅厅长,湖南大学校长、教授,长沙育群学会会长兼董事长,湖南群治法政专门学校董事、教授,湖南省矿业会发起人,湖南实业杂志社社长,湖南民治之声月刊社长,湖南省政府代主席,湖南文献委员会委员,湖南教育文化复员建设委员会委员,湖南自治筹委会委员,长沙文艺中学校长等七十多种职务,其中教育方面的职务近三十多种。解放后,曾任湖南省军政委员会顾问,湖南省政协常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湖南省文史馆副馆长(常务),文艺中学校长等职。1960年在长沙病逝,终年八十有四,逝世后公葬于长沙烈士公墓。
一
曹耔谷先生生父庚兹,家贫,以缝工为业;1881年,母江氏逝。这时,曹耔谷才4岁。1882年,曹耔谷父亲的远房兄德斋公无子,抚曹耔谷先生为嗣。德斋公是秀才,通经史词章,家贫,在长沙各私塾授徒为业。曹耔谷随德斋公学经史词章等知识近12年,由于德斋公的精心教育和先生的发奋努力,曹耔谷在青年时代起就具有了相当广搏的知识。
1895年,湖南学政江标科试长沙,耔谷先生以文选学得赏识,举秀才,时年18岁。当时,正是甲午战争风云突变的时代,中国处于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之中,耔谷先生看到了一味妥协投降的清政府的无能,深感中国受外来侵略的屈辱,处在为民族存亡的前途而痛心的苦闷中,努力寻找救国之方。为此他购了《海国图志》、《西学启蒙》、《天演论》等书从事研究。这此书对耔谷先生的影响很深。1895年4月,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这时,康有为、梁启超约集在京应试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等主张,“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维新运动的序幕,耔谷先生的思想也紧跟着这股维新思潮而前进。在维新运动期问,耔谷先生在湖南当时最有影响的刊《湘报》上发表了数篇文章。这此文章以其思想之先进,文笔之遒劲吸引了许多读者,很多人读了他的文章都对他产生了敬佩之心。
1898年,曹耔谷先生在湖南时务学堂读书,湖南巡抚陈宝箴、学政徐仁铸看了耔谷先生所写的文章非常欣赏,举荐他应试北京经济特科,应试结果,名列第一。耔谷先生在应试北京经济特科以后,旋即参加了戊戌维新运动,他写文章大力鼓吹新学,鼓吹‘维新自强”。此时,他与谭嗣同、唐才常、严复等人均有联系,并与严复常有书信往来。百日维新失败后,清政府在乡爪牙到处抓曹耔谷,耔谷先生藏到了山中,随身只带了九只鸡蛋,用这九只蛋维持了三天性命。后来经人多方斡旋,出二百金才免於难。
1899年,唐才常又在上海组织了“自立军”,“自立军”分七路,准备在湖南、湖北、安徽等地起义,曹耔谷先生此时与唐才常经常联系。1900年庚子,唐才常在武汉起义很快被张之洞残酷镇压,唐才常遇难,曹耔谷也被湖南巡抚俞廉三所侦知。俞下文给郴州州官,郴州衙门将耔谷先生逮捕。这时,郴州州官任国均、防营统带徐先发较为开明,他们竟为耔谷先生作掩护,说曹籽谷并未在郴州闹事,先生因此得以脱险。自此,他即在郴州闭户读书,并且创办了《政学征信报》,鼓吹新学,介绍西方先进思想,在湖南产生了一定影响。
1903年,清末名学者欧阳中鹊先生聘曹耔谷先生去浏阳小学堂任总教习,因浏阳是谭嗣同、唐才常的故乡,欧阳中鹄先生又是谭、唐的老师。耔谷先生于是欣然前往。到浏阳小学堂任职,这是耔谷先生教育生涯的起点。
二
1904年,熊希龄荐曹籽谷为西路师范学堂教习,1906年2月至1908年6月,耔谷先生在胡南高等实业学堂及长沙各中学教书,教学效果颇佳,深受学生欢迎。
1908年,湖南学政吴庆低委任曹耔谷先生为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监督。曹耔谷先生任监督时,首次创办了矿业、土木、机械、化学、铁路等项专科。这此专科的创办,使湖南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有了高等工科专业,他还聘请了王宠佑及东西洋各专门教员为教习,聘请了具有先进思想的同盟会会员黎尚雯(黎后来曾任高等工业专门学校教务长、校长)、余焕东分任职务。曹耔谷先生在湖南高等实业学堂所创办的矿业、上木、机械、化学、铁道等工科,不但为高等工业专门学校打下了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为湖南大学工科院系的成立打下了最初的基础,这此专科为湖大今日土木系、机械系、化工系之前身,矿冶科实为后来中南矿冶学院之前身(中南矿冶学院后更名为中南工业大学、中南大学)。
曹耔谷先生不但对湖南工科的成立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湖南文科的发展也做出了很大贡献。1908年,耔谷先生在任高等实业学堂监督时,在百忙中为优级师范学堂翻译和编写了教材。1908年,他翻译了日本崛田璋左的外国地理讲义一书,在思贤书局出版,此书为清代外国地理讲义最完善的本子。嗣后,又编写了朝鲜史、安南史、缅甸史等书,这此书,都作为教科书在优级师范学堂和各中学讲授,都是高水平的教材。当时的高等学校没有固定的专门教材,先生为翻译和编写这此教科书花费了不少心血,特别是当时湖南还无一本外国地理讲义,而先生首次翻译出清代外国地理讲义之善本,以此作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和各中学的教科书,实为当时解了教材缺乏之燃眉之急。
1912年,蔡元培任南京教育部总长,调曹耔谷先生为南京教育部主事;1913年,范源濂任北京教育部总长,调曹耔谷先生为北京教育部秘书;熊希龄任内阁总理,又荐之为国务院秘书。在北京任职期间,曹耔谷先生深恶袁世凯的所作所为,不愿在袁政府内供职,任职不久,他就自请离任。熊希龄又任他为汉口造纸厂厂长,任职期问,造出了多种优质纸。袁世凯称帝后,又坚决辞去汉口造纸厂厂长之职,愤然回湘,回湘后撰写了许多讨袁文章。
1915年,袁世凯做了82人短命皇帝死去,曹耔谷先生即应湖南省省长、都督谭延闿之邀,组织长沙育群学会,与美国的雅礼学会合办湘雅医院,先生被推为首任会长。所以,先生又是今日之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创始人之一。
曹耔谷先生在办教育中,最能体现他一心办学教育思想的,要算他用私人资金创办的文艺书院。1923年,他手创了文艺书院,将自己多年积蓄全部投了进去,他在《猛庵未定稿》中讲到他办文艺书院的意义,当时有人问他:“何子亦不惮烦而从事于此耶?”先生曰:“余盖有微志,欲托此以求教于当也。余思昔国自十六世纪欧化东渐以来,人事之变迁,不可究诘,而以文化之变迁尤巨。……维新自强者,宰割鱼肉矣,于此昔国人若犹不幡然顿悟,详察其受病之所从来,炎黄华胃宁有幸乎!余思之,余重思之,余以为今口之言救国无他术也,惟有融合东西之文化,创一中国之新文化而己。……惟若求其实,求其结果,则舍教育青年以外,殆无二事。”由此可见,他的这种‘教育救国”的思想与他在“高实”时手创矿冶、机械等工科时的“实业救国”的思想是一致的。他的教育救国与实业救国的思想是互相包容、互相依赖、互相渗透的。要“实业救国”,就必须学好自然科学知识,而要学好各种专门知识,就必须办好教育事业,所以,他的“实业救国”是包容在“教育救国”之中的,而“教育救国”又是以“实业救国”为目的的。总而言之,不管是实业救国也好,还是教育救国也好,他的目的是一个:为了拯救中华民族!
1926年,湖南省长唐生智聘曹耔谷先生为湖南教育司司长。同年,北伐战争开始,先生即随唐生智将军参加了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秘书长。蒋介石背叛革命后,耔谷先生不顾自身安危,与唐生智将军撰写了讨蒋电文。为此,蒋介石一直耿耿于怀。1932年,蒋介石强令湖南省主席何键免去曹耔谷先生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和湖南人学校长的职务。
三
曹耔谷先生的一生与湖南大学的历史是密不可分的。正如先生自己所说,他与湖大“略有渊源”。他说:“(湖南)大学工科本前高等实业学堂之旧业,乃予于清光绪戊申年所创办,迄今已四十年矣。民国二十年及二十一年间,予又忝任大学之长,前岁寇退复来此厕于都讲之列,于大学可谓略有渊源。”确实,他的一生与湖大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担任湖大校长和教授期间,曾多次营救过共产党人和革命学生,他的子孙也有12人先后在湖大教过书或读过书。
1930年,湖南省政府聘曹耔谷先生为湖大校长,1931年1月正式上任。先生任校长期间,正是革命烈士杨开慧被捕和殉难的时候。当时,耔谷先生听说何键逮捕了杨开慧,非常气愤,说何键这人太不留情面。他写信给何键,竭力相争,希望何不要对杨开慧下毒手。何键当时对耔谷先生虽很敬重,但出于他的反动本性,还是不顾一切地将杨开慧杀害了。耔谷先生听说杨开慧被杀,气愤已极地说:“何键真是太无人性。”耔谷先生竭力营救杨开慧,一方面由于他为人正直、富于正义感和富于同情心的品格,另一方面劂谷先生和杨昌济先生交往颇深,他与杨昌济、徐特立都是同科秀才,他和杨昌济先生一同参加过戊戌维新,对当时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有着共同的担忧,都认为“非改革不能图存。”后来,深知湖南教育发展史的曹耔谷先生写了《杨昌济先生传》对杨昌济先生给子了很高评价,说:“至高师成立,始有西洋伦理学、教育学及哲学等课程,其规则皆先生所首创”。
何键不但惨无人道地杀害了杨开慧,而且还要捕杀杨开智和毛岸英、毛岸青兄弟,这时耔谷先生为杨开智作掩护,将他安排在湖大图书馆内工作,但何键还不放松,竟派人追捕到湖大。那天,杨开智见形势不妙,立即跑来找耔谷先生,先生正在上课,他随机应变,将杨开智藏于讲台底下,追捕的人窜到教室时,耔谷先生正安详地在讲课,看到追捕的人,他横眉冷对,厉声斥问:“你们来干什么?这是课堂,不许胡来!”鉴于耔谷先生的威望,追捕的人只得悻悻而去。事后,耔谷先生拿了200元钱,租了一条船,将杨开智和毛岸英兄弟送往了武汉,使他们免于被害。1950年,杨开智和毛岸英从北京回湘,专程拜望了耔谷先生,并向他表示了深深的谢意。后来,杨开智与耔谷先生以及先生在湘儿子都联系密切。毛泽东同志对耔谷先生也很敬重。1959年6月,毛主席回湘,特别接见了耔谷先生、程潜、唐生智、杨开智、李淑一等人,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曹耔谷先生对湖大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被蒋介石强令免职后,被迫离开了湖大,他虽然离少开了湖大,心里却时时记念着湖大,记念着湖大朝夕相处的友人,时时关怀着湖大的前途和命运。1938年,日寇炸毁了湖大图书馆,耔谷先生闻讯悲痛万分。他对湖大图书馆的建设一直非常关心,1932年他任湖南省教育厅厅长时,在高等教育方面制定的四条措施中,第一条就是“完成湖南大学图书馆舍工程”。如今,他热爱的馆舍被炸了,宝贵的图籍被毁了,他如何不悲痛!他满怀对日寇的仇恨和对湖大图书馆被炸的痛惜,写下了《伤湖大图书馆》一诗,字里行间,忧愤填膺,催人泪下,激人奋发。湖南大学迁至了辰溪,曹耔谷先生也将他办的文艺中学迁至了桥头河。原来在湖大与耔谷先生交往日久的湖大中文系名师李肖聃、曾运乾、杨树达、何之泰、杨开劲等人,都十分担心桥头河离敌踪太近,都迫切希望先生能赴辰再到湖大讲学,先生因家事校务负累缠扰,不能成行,约了诸友第二年春天再赴辰讲学。
抗战胜利后,曹耔谷先生再次受湖大之聘,前往湖大任教授,在中文系教授《汉魏六朝文》及《侧前后汉书》。在任教授期间,还曾竭力营救过革命学生。1949年,白崇禧撤退到长沙,逮捕了许多共产党人。有一次,先生听说白崇禧逮捕了湖大一学生、第一师范一学生,先生立即出来抗颜为之保释,使革命学生免于受难。1949年,人民解放军南下时,曹耔谷先生极力劝说程潜接受共产党人和平解放长沙的建议,他此时还帮助程潜做了大量的迎解工作,他在湖大和文艺中学演讲时,均以程公的意志策勉学生,为长沙的和平解放作出了很大贡献。
四
曹耔谷先生从青年时代起,就视中华民族的前途为自己的前途,就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看到帝国主义不断侵略中国的领海权、路矿权、金融权等令人痛心的现象,他痛切地提出了对民族前途的看法。他说:“救国需先救海……一切一切筑港的防海物件,不是可以东拼西凑的,咄嗟立办的,要的是科学,要的是经济,要的是人才”。耔谷先生在许多年前就提出了要发展科学、发展经济、培养人才的见解,可见他对国家的命运是深切关注的,否则,就不会深刻认识国家之病根何所由来。他说:“自古国家危难之际,以文人之忧为最深。”
耔谷先生急迫地希望抗日战争胜利,在他抗战时作的许多诗文中,都强烈地体现出他忧国忧民的思想。当他听到日本人无条件投降时,惊喜异常,如孩童一样,立即手持爆竹放了起来。解放后,对新中国的成立他满怀喜悦,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欣欣向荣的景象他非常高兴。他说:“在我六十年当中,所最希望的事物,最梦想的境界,而今都满足了,都实现了,都真正的看见了。贫富不均,贵贱悬殊,智愚各别,是我所最恨的。我如今看见成千成万的富翁倒下来了;地主、银行、钱铺公司等等的老板垮下来了,不必巴结他们了,只要有技术、有本事,有劳力的人,都可以饱食足衣地看戏游玩了”。他因此而热爱共产党、热爱新中国,他毫不犹豫地将他用了几十年心血办起的文艺中学的一切资产、设备、校舍、图书馆、实验室等全部无偿交给了新中国。
解放后,先生任职也不少,常常要开会参与政务,还要负责文史馆的工作,但他总觉得自己为国家贡献太少,而国家给他的太多,他常说:“坐食饲禄,实深惭愧。”可见先生是如何清廉谦逊。1960年他逝世时,给他送葬的队伍长达二、三里路远、湖南教育界和政界的许多知名人士都对他表示了沉痛哀悼。
曹耔谷先生一生所走过的道路同中国许多老一辈知识分子一样,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开始时他是一个受封建教育成长的青年知识分子,后来,接受了新思想,并从甲午战争和清政府的腐朽中认识到中国一定要改革,一定要维新自强,于是,他积极参加了戊戌维新运动,北伐战争。这此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使他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政治的黑暗,于是,他将自己的心血和精力放在了教育事业上,他希望“教育救国”拯救中华,他早年的革命活动和后来致力于教育事业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他的革命活动和办教育都是由他的思想作指导的,这种思想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富强而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