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程潜与孙中山
作者:刘玉霞
【摘要】程潜与孙中山。“在我的生命的历程中,有过很长的一段时期,追随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中山先生的革命风范和声音笑貌,在我的思想上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它鞭策着我紧紧地跟随着人民革命的步伐前进。
  “在我的生命的历程中,有过很长的一段时期,追随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中山先生的革命风范和声音笑貌,在我的思想上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它鞭策着我紧紧地跟随着人民革命的步伐前进。”——程潜

程潜,字颂云,湖南人,我国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青年时期因愤于国事日蹇,弃文习武,后留学日本。在日本结识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1949年率部在湖南起义,为湖南全省的解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解放后曾任民革中央副主席。

  求教革命方略

1904年,22岁的程潜,怀抱着救国救民的理想,前往日本留学。基于相同的革命理念,在东京,程潜很快就结识了黄兴、宋教仁、仇亮等许多从事反清活动的革命青年。不久,他们共同组织了革命同志会,宣传革命理念,从事民族革命。1905年7月,孙中山从欧洲重返日本,会见黄兴等革命党人,确定了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及其他革命党人建立全国性的革命团体的决策。对于孙中山,程潜是早有耳闻,并且知道孙先生正在呼吁四海同胞起来革命、共同推翻封建皇朝的统治。他曾不止一次的想,要是什么时候能够结识孙中山先生该有多好啊!

不久,机缘终于来了。一天,在横滨一家中国餐馆内,在黄兴、宋教仁的介绍下,程潜和同学江隽等人第一次会晤了中山先生。对于革命青年的加入,孙中山向来是热情欢迎。孙中山同程潜等人热情地谈起革命的宗旨。他高瞻远瞩的观点、充满激情的话语,燃起了程潜等人内心的革命热情。后来,同盟会甫一成立,程潜就在仇亮的介绍下,宣誓加入了同盟会,宣誓效忠于反清革命。

几天之后,在仇亮的引见下,程潜到东京赤坂区灵南坂日人金弥宅,谒见孙中山先生,当面向孙中山请示革命方略。孙中山告诉程潜,革命的志士仁人,既然抱定献身革命的志向,欲求达到革命的目标,必须注意三点:

1.首先打倒自己脑海中的敌人,抛弃富贵利禄的观念,树立爱国家爱人民的思想,服膺主义,不与敌人妥协。

2.革命军占领地区,必须立即成立政府,以为号召,即使战略地区小至一州一县,亦应如此。

3.慎选革命基地,以发展革命力量。

不等孙中山说完,程潜就插话问到,“中国如此广大,选择革命基地,究以何方为宜”?

孙中山成竹在胸,不假思索地说,“革命必须依托敌我形势的变化来决定,如形势于我有利,而于敌不利,则随处可以起义。至于选择革命基地,则北京、武汉、南京、广州四地,或为政治中心,或为经济中心,或为交通枢纽,各有特点,皆为战略所必争。北京为中国首都,如能攻占,那么,登高一呼,万方响应,是为上策。武汉绾毂南北,控制长江上下游,如能攻占,也可据以号召全国,不难次第扫荡逆氛。南京虎踞东南,形势所在,但必须上下游同时起义,才有成功希望。至于广州,则远在岭外,僻处边徼,只因其地得风气之先,人心倾向革命,攻占较易;并且港澳密迩,于我更为有利。以上四处,各有千秋,只看哪里条件成熟,即可在哪里下手;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仍以攻取广州,较易为力”。

这次会谈共进行了三个小时,程潜坦诚地将自己心中的诸种疑问一一提出,孙中山则一一给予细心及详细的解答,同时还给予程潜等人以热情的鼓励。这次拜访给程潜的一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正如他自己后来所说,“自从我亲聆这次教诲以后,一时思想大为开朗,从此衷心服膺三民主义,并心悦诚服地敬佩先生”。后来,程潜积极追随孙中山先生闹革命,成为孙中山的忠实的追随者;1913年,袁世凯解散议会后,孙中山号召革命党人起来讨袁,在湖南任军事厅长的程潜积极响应参加讨袁;1915年,袁世凯称帝后,国内再次掀起新的反袁浪潮。程潜奉孙中山之命,由东京回国参加讨袁战斗;1917年8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与北洋军阀对峙,孙中山派程潜自广东回到湖南运动护法;1920年11月,孙中山在广州重组军政府,程潜任广州军政府陆军次长,协助孙中山组织北伐,统一两广;1922年之后,程潜先后参加了东征与北伐,并立下奇功,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避难永丰舰,孙中山“武有程潜”

1921年,广州大元帅府在收编了两广境内的全部滇军、桂军和湘军的一部分之后,在桂林组织大本营,积极准备北伐。程潜被孙中山任命为大本营陆军总长。此时陈炯明却与北方军阀暗通款曲,大倡其所谓联省自治。1922年2月20日晚,陈炯明雇人将邓铿杀害,孙中山认为这是陈破坏北伐的先兆,就免去了陈炯明除陆军部长以外的所有职务。但是,鉴于广东的军事、财政实力仍然掌握在陈炯明的手中等原因,孙中山在北伐一事上仍想尽力争取陈炯明。5月,孙中山电召程潜前往韶州,告诉他说,“北伐已定,一切都已准备定妥,忧虑的就是广东情况不安”。孙中山派程潜和胡汉民、居正、汪精卫到南宁去劝说陈炯明。临行前,孙中山告诉程潜,“你去告诉陈炯明,我这回决意北伐,定无更改,成败虽未可知,但总归是于陈有利的。成功了,我的军队离开广东,广东就可省下许多开支;失败了,我的军队被打散,陈炯明就自可和北方妥协善后”。

在经过两天两夜的反复相劝、辩论之后,陈炯明表面上表示同意北伐,暗中却抓紧做紧急叛乱部署。对于陈炯明的行动,程潜等人感到非常不安,他多次肯劝孙中山离开。6月16日,陈炯明炮轰总统府,程潜在慌乱之中“譬秉忠贞心,一死酬盟主”,掩护孙中山先生登上永丰舰。不久,孙中山任命程潜为讨逆军总司令,同李烈钧等人指挥粤、滇、湘各军合力讨伐陈炯明叛军。8月8日,程潜向孙中山报告说,粤军第一师梁鸿楷、陈修爵部突然投降陈炯明,北伐军失利,南雄已失守。同时,叛军也已拟定计划,准备袭击永丰舰,并已买通永丰舰上一些官兵。程潜急切地肯劝孙中山赶快离开广东,远离这个是非之地。对于程潜的报告,孙中山很是感动,认为这才是可资依靠的忠实战友。在永丰舰上避难的日子里,除程潜之外,另一国民党元老居正也一直陪侍在孙中山左右。故一时有“文有居正,武有程潜”之说。8月9日,孙中山乘英舰前往香港,继转上海,程潜跟随,始终守护在孙中山的身旁。后来,孙中山经常对别人说,“我说颂云是血性男儿,他毕竟是可共患难的呵”。

孙中山先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伟大人格也在深深地影响着程潜。程潜深感于孙中山先生对革命友人的关怀与宽宏大量、对革命事业的无限热情与坚定。他不仅自己在内心深处宣誓要紧紧跟随先生,终其一生闹革命,而且还劝告他人,一定要坚决拥护先生,辅佐先生完成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例如,他曾对谭延闿说,“孙总统对我们委以重任,我们应该对他忠贞不渝,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听了程潜的话,谭延闿很是激动。他告诉程潜,自己过去曾骂孙中山为“孙大炮”,但孙先生不咎既往,还如此重看他,他一定会坚决服从孙中山的领导,不辜负孙先生的重托。后来谭延闿特意将自己收藏已久的、雕刻有“鞠躬尽瘁”与“死而后已”的两方汉玉古印赠送给孙中山,以表示自己对先生的爱戴之情(后来,孙中山只留下带有“鞠躬尽瘁”那一方)。

  高举中山旗帜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闻听噩耗,程潜心如刀绞,痛感革命失去了灵魂与方向,挥毫写下七绝一首,寄托了自己对孙中山的哀思:

一弯冷月照寒窗,巨星陨落我哀伤。

主义炳天感遇后,回首望前意茫茫。

后来,程潜在北京组织并参加了对孙中山的隆重祭奠活动,他亲自从北京铁狮子胡同行辕送灵至西山碧云寺。

作为孙中山的一名忠实信徒和得力骨干,程潜始终不忘孙中山的教诲。他深知革命成果来之不易,所以他要更加珍惜,百般维护。在孙中山逝世之后,程潜始终忠实地执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继续拥护孙中山先生确定的三大政策,以实际行动同共产党合作。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右派曾要他交出共产党员名单,他严辞拒绝,说:“只要是能打军阀的,都是好战士,我就要用!”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发生时,程潜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妥协求和的嘴脸感到深恶痛绝,对十九路军的英勇抗战倍加称赞。值此外敌入侵之际,在上海被迫做寓公的他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愤情绪,毅然筹资创办了《南针》杂志社,出版《南针》杂志。他在发刊词中说,本杂志的宗旨在于“阐扬三民主义,并力求其实现,吾人确认要实现三民主义,国家与民族方有所归宿,实现三民主义,方能到达世界和平极乐之彼岸,譬诸航行大海中,纵遇狂风骇浪,迷雾漫天,虽颠簸晦明,而依此针路,仍不失其原定之方向,爰取兹义,匪敢自夸,勉之而已”。同年是孙中山逝世七周年,程潜以《孙中山先生逝世七周年纪念感言》为题,写了一篇纪念文章,借对孙中山丰功伟绩的歌颂,抨击了蒋介石的独裁专制,批评蒋介石等人背叛总理遗教及三民主义。抗战期间,程潜先后被任为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等职。他利用职权,积极维护国共合作,营救中共党员和爱国进步人士。

解放战争期间,程潜极不满于蒋介石的独裁专制,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决定弃暗投明,暗中策划起义。1949年,程潜率部在湖南起义,为湖南全省的和平解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在《告湖南民众书》中说,“我是一个国民党的老党员,追随孙中山先生最早且久,做过他的讲武学校校长,做过他的军政部长。他的革命事业,我是亲见的!他的革命理论,我是亲闻的……”程潜的这一行动,受到了全国人民的赞扬。解放后,面对台湾尚未统一于祖国的事实,程潜内心十分焦虑。他积极为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而操劳奔波,多次撰文、发表讲话,呼吁在台湾的国民党人员和自己的旧部属,劝说他们在孙中山的旗帜下,再次团结起来,早日促成国家的和平统一。

受孙中山愈挫愈奋、不断进步的精神的影响,程潜一生活到老,学到老,从不放松自己思想上的进步。他不仅自己追求进步,还常常勉励别人要跟上时代,不断进步。他多次跟民革的同志谈到,作为民主党派的一名成员,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积极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还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正是这种不断学习,坚持进步的精神,促成了程潜顺利地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再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下载全文:
 
来源:团结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