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一部研究近代前夜中国社会概貌的力作
作者:吴琦
【摘要】段超同志的博士论文《陶澍与嘉道经世思潮研究》最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该著分析了陶澍经世思想的内容、来源,大政改革及其效果,陶氏思想对于当时和后世的影响。论文在答辩时,得到陈祖武、刘泽华等著名学者的好评。
  段超同志的博士论文《陶澍与嘉道经世思潮研究》最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该著分析了陶澍经世思想的内容、来源,大政改革及其效果,陶氏思想对于当时和后世的影响。论文在答辩时,得到陈祖武、刘泽华等著名学者的好评。诚如专家所说,“这是一部全面研究陶澍思想与实践以及清嘉庆道光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状貌的力作。”纵观本著,有下列特点。

第一,立意深远,选题很有意义。作者认为,清嘉庆、道光时期是中国近代前夜,与此前的康雍乾时期和此后的咸同时期相比,学术界对这一阶段的研究较为薄弱,而认真考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状况,意义又十分重大。研究嘉道,有助于加深对中国近代历史上诸种现象的理解。认真探析嘉道时期思想界的学脉走向,弄清在外国资本主义大举叩关之前中国的“心灵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有鉴于此,作者选取嘉道时期既富思想又有政绩的官员陶澍进行研究,力图通过对陶澍的研究,探讨这一时期具有经世意识的官员对待社会危机的态度、应付危机的办法以及这些思想和对策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从而从一个侧面把握鸦片战争前夜中国政坛、学界的真实状貌。我们认为,作者上述立意十分高远。

另外,选取陶澍为透视点,可谓眼光独到。作者认为,陶澍是中国古代向近代转换过程中承前启后式人物。一方面,陶澍是嘉道时期经世思想十分鲜明的官员,是道光前期经世派领袖、大政改革的主持者。在江南地区危机四伏之时,他“隐然以一身为江淮保障”,将魏源、包世臣、林则徐、贺长龄等经世学者和经世官员团结在一起,实施海运、改革漕务、整顿盐政、兴办河工水利,对江南地区进行较为全面的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另一方面,陶澍是对近代历史发展有较大影响的人物,近代经世大吏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张之洞等思想和行政都受到陶澍的影响,故此,有人言道,“道光来人才当以陶文毅为第一”。

第二,对学术动态把握准确。作者在前言中“学术前史”一节对目前学术界有关陶澍的研究叙述清晰,对学术概貌把握准确,使论题进人学术前沿。

第三,与已有研究成果相比,本论文在以下5个方面有所创新。

一是通过对陶澍经世思想内容、来源、特点全方位开掘,确立了陶澍的学者地位。以前对陶澍思想的研究较为简略,对陶澍思想的来源、特点基本上没有涉及,而作者在这些方面用力甚多,厘清了陶澍思想的内容,说明了其来源和特点,确立了陶氏的经世学者地位。

二是通过探讨陶澍与同时代经世派的关系,确立了陶澍在嘉道经世派中的旗手地位。陶澍与嘉道经世派的关系是前人没有涉及的问题,作者对此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使人们对陶氏在当时的作用有明确的认识。

三是确立了陶澍在近代历史中的作用。对于陶澍对后世的影响,以前的研究者偶有提及,但没有展开论证。作者详细地阐述了陶澍对近代理学经世派大吏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人思想和行政的影响,认为,陶氏经世思想是上述大吏思想的直接源头,陶氏的改革方法为上述大吏所效法。陶氏思想和改革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导。

四是在研究视角上有突破。以前研究者不将陶澍纳入文化研究范围内,其实是不准确的,作者将其纳入文化社会史范围进行研究,眼光可谓独到;另外,作者将陶澍与嘉道社会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走出以前研究者们就陶澍论陶澍的狭隘圈子。作者从许多方面拓宽了陶澍研究的视野。将陶澍与嘉道社会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能够全面了解陶澍思想和行动的历史地位和影响,而且有助于加深对中国近代前夜及近代历史诸种社会现象的认识,也使本著论述的力度和深度得以显著增强。

五是史料征引较前人丰富。作者除引用基本资料外,多方面进行挖掘,特别是对《蜀輶日记》等以往未予重视但却颇有价值的新史料尽量征引,大大拓展了史料范围,使本著史料显得十分丰富。


下载全文: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