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届编委会前后延续二十余年精心艰苦搜集整理而成的一项跨世纪文化工程《魏源全集》已经面世。这是晚清杰出思想家、改革家、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军事理论家魏源存世著作的第一次全面整理结集出版。这套全集,凝聚着校点者、审校者和编辑人员的心力,是几代学人殚精竭虑的心血结晶。
早在1983年5月,湖南省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就成立了以著名近代史专家、湖南师大校长、湖南文史馆馆长林增平教授任主编的《魏源全集》编辑委员会。这届编委会呕心沥血、全力以赴,为全集的整理出版做了大量基础工作。后因种种原因,此工作暂时搁置下来。湖南省此前相继出版了有影响的《王船山全集》、《左宗棠全集》、《曾国藩全集》。2001年,省有关方面决定拨出巨款,重新成立《魏源全集》编委会,由岳麓书社牵头,重新启动《魏源全集》的整理出版工作。编委会全体成员,面对这项几代学人为之艰苦奋斗、前赴后继而未竟的事业,面对已经收集到的大量已经发黄变脆的魏源遗墨和陈旧书稿,心里陡生敬畏。大家一致认为,必须全身心投入此项伟大的文化工程,方能不辱使命,高质量、高水平、高速度地完成全集的编校任务。为尽量收全魏源存世的著作和有关图片,多次奔赴北京、南京、广州、湖北和省内各图书馆,调查魏源著作的有关版本,并沿着魏源当年求学、宦游的路线,走访了邵阳、隆回金潭、南京小卷阿、扬州絜园、高邮、东台、兴化以及杭州等魏源故居、故址。通过不断艰苦卓绝的寻找,搜寻到了一些散佚的诗文、书集、联语和碑刻,拍摄到了许多珍贵版本的书籍、故居、故地的宝贵图片200多幅。
在这几年的精心编校工作中,全集经过三校,三审,一读,反复多次仔细校对底本,订正句读,力图将差错减少到最低限度。在编辑过程中,我们在复旦大学图书馆发现道光二十年《诗古微》刊本,系清代著名学者贵州独山莫友芒之藏书,书中夹有魏源写于咸丰五年的手迹及其同时代著名学人龚橙的批校;在国家图书馆从《清代朱卷集成》中发现魏源顺天乡试举人第二名的道光壬午科履历和中进士时的道光甲辰科会试文章,这些意外的发现,对研究魏源的生平、世系、家庭及其文章中反映的人才思想和八股文作法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另外,还找到有关《诗比兴笔》并非陈沆撰而系魏源著作的几个有力的证据,以及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的该书的初稿,从而澄清了一桩旷日持久的历史公案,为全集补收了一种魏源著作。
新编的《魏源全集》共20册,1100多万字。全集不仅收录齐全,除收魏源存世著名著作《诗古微》、《书古微》、《古微堂四书》、《圣武记》、《海国图志》、《元史新编》及其诗文集等19种外,还收录了魏源负责编辑的《皇朝经世文编》和《淮北票盐志略》以及有关魏源的传记资料、大事年表、行踪图等,它确实堪称我国近代的一部“大百科全书”。
魏源的著作,曾经在日本引起过巨大反响。1854年,美国舰队抵达日本,逼迫日本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日美亲善条约》。从此,西方列强纷纷入侵日本,日本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一步步向半殖民地国家滑去。此时,日本有识之士在此国难当头之际,全力寻求解救国家的良方,《海国图志》的出版,为日本维新变革人士擦亮了眼睛,找到了救国之方。其时,日本著名的维新思想家佐久间象山在谈到《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颖正确观点后,十分感慨地说:“呜呼,我与魏源真可谓海外同志矣!”另一位维新思想家横井小楠,也是在读了《海国图志》后,受到重大启发,遂与日本其他维新思想家一起,共同提出了日本“开国论”的思想。他们一致认为:要做到“师夷长技以制夷”,不仅要发展本国的工业,开展对外贸易,更重要的是推行民主制度,推翻封建统治。1868年1月,日本维新派在《海国图志》所倡导的改革开放思想的指引下,发动了对幕府的战争。由于维新派根据“师夷长技”的思想装备大量西洋新式武器,对幕府的战争节节获得胜利,最后终于结束了德川幕府对日本长达200年的封建统治。从此,改革派武士掌权的明治政府,开始着手实行维新,推进变革,日本逐渐摆脱了西方列强的肆意欺辱,并一跃而成为东亚第一强国。半个世纪后,中国维新派首领之一的梁启超在回顾日本这段明治维新的历史时,曾这样评说,日本维新派前辈“皆为此书(指《海国图志》)所刺激,最终完成了改革图新大业”。
所以,《魏源全集》的出版,不仅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世界相当一部分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的国家,也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