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论胡林翼的吏治思想
作者:纪振奇
【摘要】胡林翼将吏治提高到战略地位来认识,他认为:“未有能不养士而能安民者,亦未有不察吏而能安民者”,又说:“治天下之真病莫如察吏,兵事如治标,吏治如治本”。吏治既然是治国的根本,与农民起义关系紧密,所以必须选拔人才,整饬吏治。当然,胡林翼是认识不到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规律的,他从吏治的角度探讨王朝的兴亡,兼用良吏,或能起到补天的作用。
  湖北巡抚胡林翼在抚鄂期间,不仅派兵东援安徽、江西,担任了湘军别动队的角色,而且整饬湖北吏治,并且通过吏治建设使湖北各地渐渐走向行政正规化,达到了强化地方安全的目的。分析胡林翼的吏治思想,可以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一、对吏治的认识

封建社会的兴衰更叠,一代朝代的繁荣与衰败的周而复始,与国家吏治有很大关系。吏治清明则国家强大,吏治腐败则会导致内乱与外患频仍,直至灭亡。

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吏治腐败,贿赂风行,地方官不理政事,歌舞升平,导致各地民变频繁。这种状况促使胡林翼思考,他认为:“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吏治不修,兵患所由起也”。如果政治清明,清官良吏主持地方政事,那么官吏贪鄙造成的西域、台湾、连州、新宁、桂平等地的农民起义或致不会发生,或败之于未萌。他甚至推崇廉吏说:“地方得一廉能之吏贤于十万甲兵矣”。虽说极大地夸大了个人的作用,但是其任用良吏的思想可于此概见。

胡林翼将吏治提高到战略地位来认识,他认为:“未有能不养士而能安民者,亦未有不察吏而能安民者”,又说:“治天下之真病莫如察吏,兵事如治标,吏治如治本”。吏治既然是治国的根本,与农民起义关系紧密,所以必须选拔人才,整饬吏治。当然,胡林翼是认识不到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规律的,他从吏治的角度探讨王朝的兴亡,兼用良吏,或能起到补天的作用。

湖北吏治腐败,其来有自。1832年湖北襄阳县知县阮克峻,到任仅1年“而大小案件已积至八、九百起之多”。在太平天国时期则更加腐败,无人能治,贪官污吏无所不能,表现之一,“凡上下交接之事诿之幕友而官不问,凡官与民交接之事诿之门丁而官不问词讼、案牍”,针对于此,胡林翼说:“鄂中之事若不严惩府、州、县之泄沓,即周、孔复生另设新法,亦无丝毫之实济”。表现之二,胡林翼指出:“今日之吏治无一事不思夺民,衙门丁胥差役无一人不思朘民”,并插手饷需;报捐有“踩堂贽见之费,牙贴有勒索之费,厘金有私设之费”。州县官吏也扰乱赈灾,中饱私囊,“五年大熟州县乃或报灾……六年大饥州县转不报灾……以丰为歉是病国计,以歉为丰是害民生而终必害国计。缓征之年,有所谓挖征名目,又有所谓急公名目,无一非蠢国病民饱丁胥之欲壑而肥官吏之私囊”。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太平天国运动,对湖北的打击很大,武昌被攻克三次,汉阳四次,湖北死三巡抚。太平军所到“三十余州县吏惰而民骄”,而其他三十州县“官民相抗”,“官仇民而民且仇官。”胡林翼看到吏治窳败,甚为担忧:“臣恐湖北之民揭竿而起者不必粤匪再至而将盗弄潢池矣!”所以1855年胡林翼率部攻陷武昌后并没有立即出境支援安徽而是着手整治湖北吏治。他说“地方吏治,抚臣专责”,当“宜留镇省城,与督臣通筹全局,整饬吏治”。开始整治吏治,进行吏治的重建工作。

  二、整饬吏治

胡林翼整顿吏治,首先从吏胥开始。清代地方官衙的行政事务主要是所谓“刑名钱粮”,即征收田赋和维护地方治安两项,此外,就是大量的公文册牍的收藏与批转。吏胥的主要职责是缮写文书,收藏档案,批发公文,征收钱粮,包揽词讼。这些人熟悉地方情况,很容易要挟地方官员而行其私意。当时湖北钱粮的征收,吏胥的作用极大,胡林翼说:“湖北钱漕弊皆由差包抗需索,日益繁重”,有时地方官吏完全被欺蒙挟制,“书办曰,册籍,散失无有,官亦曰散失无有,于是听其颠倒户名,而不知完欠为谁矣,书办曰,板券烦重难稽,于是听其改用活券,而不知催收之何据矣。欺隐锢蔽,百弊丛生”。结果是“粮书以黎庶为鱼肉而群遭其害”,已经到了“率兽以食人”,不可容忍的地步。胡林翼大刀阔斧地清理积弊,首先拿吏胥开刀。他说:“居今日而图治必以痛扫书差积弊为之先着,除莠安良为中心权至计,而非用霹雳手段不能显吾菩萨心肠”,他又说:“休养生息之道,经先严禁书差及凶恶棍徒,刁健讼师,举凡扰民生诈民财之人必期雷厉风行,明敕刑法”。经此整治,吏治颇有改观。

整治地方吏治最直接的办法莫过于直接罢免,换以称职的人员,胡林翼对地方吏治的腐败既了然于胸,于咸丰五年就劾去多人。代理江夏县知县江世玉,“以不能久住帐棚为词,且任事已久,于江夏县团练毫无布置,是其心在狡猾,性耽安逸,已属不堪造就”。咸宁县知县莫若玑与嘉鱼县知县李文灏也由于团练未办而被劾去。至咸丰六年,湖北文武官吏被他参劾罢官的就有二十多人。胡林翼并不以此为满足,表示与腐败势力势不两力,“在此一日必劾贪吏怯将,所谓一息尚存此志不懈矣”。同时,将大批有头脑,有行政经验,忠君与太平天国为敌的人员扶上官位,这不能不给当时极端腐败的吏治带来一种新风气,其目的就是早日平息战乱,弥缝清王朝这架已朽坏的战车。

官场的竞相奢华浪费现象,是吏治腐败的表现之一。胡林翼主张应“严禁官场应酬陋习,与群吏更始,崇尚敦朴,屏退浮华”。他批评那些奢侈的人是无耻的,他说:“天下作大官人视州县应酬为天经地义,除需索供应讲究应酬外,别无所思,别无所知,是为耻也”。他还从自己做起,夺情起复后“即先驰入希庵营中或借粮台一宿,或在军中一、二宿均可,惟万万不准粮台及州县废用一文也”。可见胡林翼本人是不尚奢华的。

对有操守,有治行,对事业有贡献的人,胡林翼往往加以谕扬,树为楷模,冀以转移风气。胡林翼致函安陆府知府对其称扬不赀:“公之吏才乃可治行第一,可开鄂之风气,可使在位者以矜式。不欲公之富贵,公亦不自欲富贵。使名垂千古并使鄂吏群知天下作官人应如是也”。其目的就是要求属吏以他为榜样,为法度,互相砥砺,从而改变吏治浮糜的风气。

  三、地方吏治的重建

湖北地区经过多次太平军与清军的拉锯战,地方吏治受到很大冲击,官吏及其属员战死者,逃亡者,抗不到任者,所在多有。地方吏治不进行重建则不能进行正常的行政活动。胡林翼积极选拔人才,重建地方吏治,通过这一措施,建立各地的行政系统,达到安谧的目的。

胡林翼上奏清廷:“湖北地方迭经兵灾,通计丞、率、州、县悬缺至二十九员之多,历时至五、六年之久。现在拣发即用,大挑军功,保升各员到省多在缺出之后,实缺人员除新选外仅有二、三员,而历俸三年者尤少”,所以他要求加以变通,“请救下部臣,暂勿拘臣文法资格,地方吏治是臣与责。容臣次第清理,分别加以委署,如果试验有效,即行奏请试署”。

各地悬缺待人,而有些人与例不符,胡林翼主张“用人全在破格”,如果循例而行,不仅不能得到要用的人才,而且“循例适足以快其私”,因为“有专意请托而记功十次且数十次者矣!”所以,胡林翼决心“愿破格而以一人任其咎!”而一意贯注。有人批评他“求治太锐,用人太骤”,他加以反驳“时事艰巨,何处更容世故,何处更烦俗例乎!”

对官员,胡林翼重视知府,他认为:“地方安危系乎吏治,而州、县表率尤重知府,知府得人则吏治蒸蒸日上。”四川知府申树梅辞官回原籍,胡林翼扎调前来。知县是直接管辖地方的中央代表,关系着中央政令的实行以及地方的治安,不可忽视。胡林翼对知县也很重视,他说:“亲民之官莫如守令”。所以胡林翼连上奏折,几乎将各县官吏都整顿了一番,有的调换,有的轮补,将自己的势力安插到各地区,以保证施政的顺利进行,并加强湘军集团对湖北的控制。左宗棠说:“官鄂者是湘人多”。曾国藩也一针见血地指出胡林翼已经是“羽翼既成,亦非他人所能牵制”。

经过胡林翼的努力,湖北吏治得到了一定的改变。胡林翼曾自诩:“鄙人在楚,官吏尚不至十分贪诈”。曾国藩也夸赞胡林翼的功劳,他说“经胡林翼罗致贤才多方培养,不数年间,吏治渐振,无字催科,绰有条理”。对胡林翼考察官吏的精明推赞不赀,“自部曲之长,郡县人吏暨百执事,片善微长不敢自暴,而褒许随之;或有过差方图盖复,谴亦随之,上下兢兢,日有课月有章”。总体上讲,曾国藩说:“胡林翼用一糜烂众弃之鄂,缔造支持变为富强可宗之鄂”。而胡林翼可以说是“威名满天下”。

胡林翼整顿吏治的思想是和他一定程度的爱民思想相联系的,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正统封建统治者的心态。

1831年,湖南沅江、湘江流域发生水灾,饥民转徙流离,胡林翼的家乡益阳也被灾。胡林翼“亟诣县令贾晋请按灾区编户口,劝富民出钱粟以赈”。胡林翼说自己“素以安民利物为志”,表露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甚至于“痛斯民之颠连困苦,每中夜奋起,至于呜咽”。初步展示了爱民思想。

抚鄂以后,他认识到“吾儒读书任仕,其初念未尝不以爱民为心,一入仕途或为俗吏所沾染,或为丁胥所驱使,近习之蔽锢已甚;舆情之疾苦罔闻而吏治日颓,民生日瘁,此事变所由生也”。所以,他兢兢以安民为念,至有“御贼之法,先结民心,救乱之略,先保民命。”之论。王闿运也论道“胡林翼知平寇之要不在攻战,既克省城,则奏蠲江夏等四十六州县钱粮,以苏民困”。协调好官民关系。胡林翼在以下两方面极其强调,其一,告戒属吏要以爱民为务。他说:“司牧之任,重在养民”。不能专事催科,要在二定情况劝农桑,讲信修睦,藏富于民,常对属吏加以训戒,他说:“岳令专以摧科为事而不能与民分忧,尚祈严为董戒。州县亲民之官政平讼理,民怀其德,自无不乐”。不能否认,这样的行政措施实际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使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激烈矛盾,得到暂时的缓和。湖北减漕粮之后,据胡林翼奏称,出现了“民情极为欢悦,完纳俱形踊跃”,“为数十年所未有”的局面,缓和了农民的抗粮斗争。其二,注意军不扰民。他说:“惟军行之处,必须秋毫无犯固结民心”。悍将鲍超能征贯战,但纪律不严,受到胡林翼的责备,他说“养兵所以卫民,兵不爱民民何乐有兵。粮饷军火要需也,然可以体恤民情节省民力之处务须极意谋之,乃不负杀贼安民之本志……若必仍前苦民致扰抗累,则百战之功亦无偿过矣”。当时人记载也说胡部军队差强人意。“至滠口,居人言,官兵不扰民。曾军同僧军同横,惟胡军差缉”。可见,胡林翼的切责与灌输,还是起到一定效果的。

胡林翼作为封疆大吏,能注意到民与官的依从关系,是比较可贵的。他曾说:“民生病而国计亦伤”,如果“误民事而使鄂中得罪于民,无益于国,其祸大”。当然,胡林翼积极整饬吏治,整顿军队纪律,其实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湖北地方的安全,“泯其雀角鼠牙之衅”。消除农民起义的隐患,体现了一个有作为的封建政治家的眼光。这样,胡林翼就可以倚湖北而东下援邻省,专顾军事而无地方后顾之忧。

胡林翼的吏治思想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胡林翼深知吏治腐败首在吏胥,所以痛加铲除,去腐生新,对地方官吏庸劣、贪鄙者劾去,荐任贤能者,并戒除官场应酬奢华,树立官场良好风气,推崇有道德有操守之士,对我们今天反腐倡廉良有助益,这也是我们研究胡林翼吏治思想的价值所在。


下载全文:
 
来源:《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