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箴,字右铭,江西义宁州(今江西修水)竹塅里人。祖籍福建上杭,后迁居于江西义宁。父名伟琳,陈宝箴是其第三子,生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
陈宝箴是戊戌变法时支持变法运动的清朝官吏之一。他于咸丰元年(1851年)辛亥恩科乡试中举人。当时洪秀全于广西桂平金田起义,各地纷纷响应。陈宝箴以举人随父伟琳治乡团,参加了对抗太平军的活动,咸丰十年(1860年),陈宝箴进京参加庚申会试,结果傍上无名,留京三载,结识了易佩伸、罗亨奎等。易佩伸在湖南巡抚骆文忠支持下,招募千人为军,号称果健营,罗亨奎为副。陈宝箴亦应邀至湖南,“参易佩伸戎幕”,驻于来凤、龙山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部十万前来攻打时,陈宝箴为果健营筹募军粮,助其坚守。后来,他又到江西席宝田军中,曾助席宝田策划“擒歼”太平天国幼王洪福瑱。席宝田于还籍之际,为陈“叙功保知府”。此后,他历任河北道、浙江按察使、湖北按察使改署布政使。光绪二十年(1894年),以直隶布政使督湘军粮台。二十一年三月(1895年4月),中日《马关条约》议成签订,李鸿章及子李经方由日本归国,船抵天津,传说李鸿章将继续担任直隶总督,陈宝箴愤不往见,并说:“李公朝抵任,吾夕挂冠去矣!”表示对李鸿章签约之不满。
二十一年七月,以大学士荣禄荐,诏授湖南巡抚。陈宝箴为湖南巡抚时,其子陈三立佐之,黄遵宪为湖南按察使,江标任满,徐仁铸继之为学政。“皆以变法开新”为己任。光绪二十一年七月,康有为、梁启超于北京组织强学会,十二月遂被禁止。与此同时,黄遵宪、汪康年于上海强学分会基础上创办《时务报》,由梁启超主笔。陈宝箴对《时务报》极其重视,对梁启超之撰述、议论,尤为赞赏。“尝拨款购齐丙申年所出十七年册若干部,分发各府州县存储”。二十三年(1897年)冬,延请梁启超至湖南长沙主持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梁抵湘后,“全省沾被,议论一变”。湖南各地学堂、公会均纷纷建立。计有“南学会(设于长沙。岳州、邵阳、武冈、沅州、衡州均有分会)、延年会(长沙)、群萌学会(浏阳)、湘学会(长沙)、校经学会(浏阳)、明达学会(常德)、三江学会(会同)、学战会(长沙)、致用学会(龙南)、质学会(衡山)、郴州学会(郴州)、公理学会(长沙)、保湘会(长沙)、任学会(衡州)、公法学会(长沙)、地学公会(长沙)、法律学会、戒缠足会”。南学会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二月初一日正式开会成立,陈宝箴、徐仁铸、黄遵宪均到会。陈宝箴于会上讲述《论为学必先立志》,认为“以天下数万里之大,四万万之众,不得与欧洲诸国比,岂非吾辈之大耻乎?”南学会章程二十八条由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议定,定期由皮锡瑞主讲学术,黄遵宪主讲政教,谭嗣同主讲天文,邹代钧主讲舆地,并广泛联系会友。《湘学报》创刊于光绪二十三年,陈宝箴札饬各州县订购。《湘报》创刊于光绪二十四年,陈宝箴批示:“所谓自应准予立案,除未定之咨课、应密之机事,未便遽行宣示外,所有应行之件,仰候时饬送该馆刊刻,以资考证而实见闻。”并月发二百两津贴。
陈宝箴对湖南交通亦极关心。当时正在筹议修建粤汉铁路,该路假道湖南,恐湘民不从,陈出告示进行解释:“现在兴筑铁路,为中国富强要务”,“此举利国利民,而于经过地方,尤有无穷大益”。他还批准成立长沙轮船公司,载货搭客,驶行于湘鄂之间。先是湖广总督张之洞不许航行,认为,“中国十八省唯湖南无外国人之足迹,今一行小轮船,则外人将接踵而至矣!”陈宝箴则认为:“我虽不行小轮,宁能禁外人之不来乎?”于是轮船通航。陈宝箴又仿西国巡捕法,设保卫局、课吏馆。汰冗兵,留有十四营,共七千二百人。后复改营为旗,每旗三百六十人,分驻长沙、岳州。湖南省的电信、矿务、铸钱、制造枪炮,这时也设局筹办。他也劝民垦种荒山。长沙水利公司、蚕桑局亦先后成立。同时又设长沙化学制造公司、岳州通商艺学馆、浏阳茶务学堂,开郴州矿产等。湖南全境,为之一度变。
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载湉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变法开始。陈宝箴条陈新政,荐举人才。五月,湖南岳能书院斋长宾凤阳上书院长王先谦,王纠叶德辉等具呈清整顿屏斥康、梁民权平等说,陈宝箴以其“谣散学堂,阻挠新政,既显悖朝廷兴学育才之至意,又大为人心风俗之害”,批示驳斥。湖南顽固劣绅又联合函告京中湖南同乡官,对陈攻击。“都御史徐树铭、御史黄均隆前后劾之”,“上非徒不问,江黄皆超擢京卿,陈宝箴又特旨嘉奖”。新旧之争,在湖南更为激烈。六月十八日,陈宝箴荐陈宝琛、杨锐、黄英采、刘光第、杨枢、王秉恩、欧阳霖、恽祖祈、杜俞、徐家干、柯逢时、薛华培、左孝同、徐绍垣、林启、有泰、凤全十七员佐新政,其中杨锐、刘光第遂入军机。变法之中,“除湖南巡抚陈宝箴外,寡有能奉行诏书者”。但不久变法遭到失败。八月六日(9月21日),那拉氏宣布训政,载湉禁于瀛台,康有为、梁启超外逃。八月十三日,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等六人被杀害。八月二十一日上谕:“湖南巡抚陈宝箴,以封疆大臣、滥保匪人,实属有负委托,陈宝箴著即行革职,永不叙用。”其子主事陈三立亦革职,并毁湘学所著《学约》、《界说》、《劄记》、《答问》诸书”。湖南复旧,新政尽废。陈父子革职后,圈禁居于江西南昌崝庐,“父子相语,仰屋欷歔而己”。
陈宝箴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二十六日病卒于南昌崝庐,终年六十九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