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同盟会元老、中共的朋友一覃振
作者:陶协文
【摘要】覃振,字理鸣,名道让,祖居桃源县大田乡(今桃源马鬃岭乡),生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
  覃振,字理鸣,名道让,祖居桃源县大田乡(今桃源马鬃岭乡),生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

在漳江书院读书时,他认识了宋教仁、胡瑛,三人结成了莫逆之交,唯教仁马首是瞻,共同致力于反清革命斗争。1899年冬,他与宋教仁、胡瑛共同加入自立会“富有山堂”,因自立丑会只反慈禧太后,不推翻清朝统治,不算革命派,随即与宋教仁、胡瑛三人自动脱离其组织关系。1903年,三人又参与黄兴领导的华兴会,密谋起义,由宋教仁与他为西路负责人。华兴会起事败露后,清政府下令缉捕,后避届上海,又东渡日本,入宏明学院读书,继续参与救国活动。1905年,协助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覃振参加了成立大会,担任总部评议员。1906年,他受同盟会委派,回国进行萍、浏、醴发难准备工作,协助禹之谟、宁调元等将爱国志士陈天华、姚宏业的灵柩运回长沙岳麓山公葬,而率学生并各县同志数万人,奔走呼号,同顽固派进行丁激烈的斗争,禹志谟不幸遇难。他为陈、姚公葬之后,两渡流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 

1908年,奉孙中山、黄兴和同盟会之命,从日本回上海,联合各省党人准备于长江中下游同时举义,至长沙活动时,即被清政府缇骑捕捉,严刑逼供,覃振抗辩不屈。清当局因查不到谋反的确凿佐证,经有关人士斡旋,免遭杀头狱禁终生,解送桃源。

1911年武昌首义成功,覃振出狱赴省,并以湘桂联军督战官,赴任鄂军政府秘书,与谭人凤、蒋翊武等部署大江南岸防御,又电江西督军李烈钧援鄂。当时,南方唯南京未克,覃振派遣桃源人罗寿亭潜入南京。邀在沪宁路的工头(亦桃源人)许殿爵,暗率路工,联络幕府山炮台官兵,配合新军第九镇统制徐绍桢攻打南京西南门。他利用桃源同乡党人的积极性,努力配合作战。江南模范监狱科长田仲甫,纵狱囚800余人内应,与清军相持;许殿爵组织特别敢死队,夺取天宝城炮台,轰击城内,迫使清军总督张人骏,提督张勋,仓遑逃遁。当时江、浙联军亦到,饼力驱逐,南京及各省闻风响应。筹组国民政府时,他被推为两湖(湖南、湖北)驻宁代表,选为临时参议会议员,民国成立后,当选为众议院、义员。

孙中山对覃振非常信任,覃振对孙中山也非常忠诚,经孙中山同意,他协助术教仁改组吲盟会为国民党。宋教仁牺牲、第二次革命失败后,覃东渡口夺。孙中山在日本改组幽民党为为中华革命党,任覃振为湘支部长。是时,袁世凯指派将士立收买留日.党人学生组筹安全,覃遣门人桃源人吴先梅刺蒋士立。

1914年孙中山命覃振以特派总司令主持湖南军事党务,1918年,覃又奉命为湖南检阅使,联络湘西张学济、田应诏、周则范、林德轩、胡瑛各部,与入湘黔等卢涛成立联军,与零陵各部,湘军一道,击败北军。广州军政府改总裁制,孙中山任大元帅,覃随孙赴上海,密议讨桂。1921年,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职,时,覃振任总统府参议兼法制委员。1922年,陈炯明叛乱,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委覃振起草新党章。1924年,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覃振赞同孙巾山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为进行第一次国共合作作出了贡献。会上覃振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复奉命为。汉口执行常务委员,办理湘鄂、陕、甘党务。1925年,孙中山逝世于北京,覃振前往祭悼,因悲哀过度,后病疴上海。

覃振是电共的好朋友。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也结识了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林伯渠等共产党人并建立了友谊。随后,国民党决定在湖南恢复组织,成立省党部时,毛泽东亲自给覃振写介绍信,介绍他去找当时的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李维汉。李维汉与何叔衡、夏曦等省委负责人,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帮助覃振恢复国民党组织,使国民党湖南省党部迅速成立筹备处,发展组织。覃振对中国共产党大公无私的高尚风格,大受感动。 

1932年,覃振被选为国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长,并代理院长、兼公务员惩戒委员会委员。次年,又改任司法院副院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覃振坚决主张抗战到底,对汪精卫主张妥协投降主义极力反对,并要求开除其党籍。他对中共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全面抗战方针表示同情和支持。南京失陷后,覃振回湖南,同中共党组织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他利用在国民党的一地位和社会声望,支持、掩护爱国进步人士和共产党人的活动。1935年,中共党人李六如蒙难囚禁江西,覃振经过多次活动,营救,终于1937年使李获释,并帮助联络八路军驻守的秘密办事处,使李平安的回到延安。

在抗日救亡时期,覃振自愿担任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会长和中共湖南省委创办的塘田战时讲学院院长,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培养抗日人材,宣传抗战形势和政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45年8月,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时,覃振热情款待毛泽东,并十分关心其安全,谈判刚结束,他吸取张学良将军被蒋介石软禁的教训,建议毛泽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蒋介石发动内战后,覃振愤然麓去了国民政府司法院院长职务,避居上海治病,深感“中国富强,只有靠共产党”。1947年2月,他准备病愈后取道香港北上进入解放区,可是,4月18日,病逝于上海,终年63岁。

覃振奋战一生,他为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曾付出巨大的代价;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时刻,他发扬爱国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努力实现国共和淡,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做出的较大的贡献。 


下载全文:
 
来源:《常德文史》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