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亦狂亦侠亦英雄
作者:李斌
【摘要】在岳麓山白鹤泉上首“印心石屋”石刻的后面,有一座球形墓,墓碑上书:“卹赠左将军湘军首义副都督陈公作新陈君之墓”。
  在岳麓山白鹤泉上首“印心石屋”石刻的后面,有一座球形墓,墓碑上书:“卹赠左将军湘军首义副都督陈公作新陈君之墓”。

陈作新,字振名,又字竟成,湖南浏阳永安人,1885年生。陈在年少时醉心科举八股,6次参加秀才考试,6次名落孙山。但是,他为人代考三次,却次次高悬榜首。由此,他恨透了科举旧制的徇私舞弊,经常酒醉狂言,痛骂满清王朝、贪官污吏,后在长沙私塾执教,其间,博览群书,接触了许多新思潮。

1897年,陈作新准备投考长沙时务学堂,因与绅士王先谦谈话话不投机,被王呵斥,他气愤离席,未试而去。戊戌政变发生后,王先谦等人气焰嚣张,陈作新忿恨不已,酒后放言说要做“山大王”,且“一朝得势,定要杀尽这些老朽”。其后自立军力图起事,陈作新化名程秉程,参与自立军活动。自立军起事失败后,他扮作游学先生避归故里。事虽未成,但陈作新开始随时代潮流而进,成为一名民主革命者。

1903年,陈作新经人推荐,考入长沙弁目学堂。第二年华兴会黄兴等人策划长沙起义,拟由陈作新抢夺弁目学堂所藏枪炮接济起义,因事机泄露,起义流产。1906年,陈作新加入中国同盟会湖南分会,此时他已从弁目学堂毕业,担任新军二十五混成协四十九标第二营第三排排长,兼炮兵营左队排长。他利用职务之便,在新军中大量进行宣传组织工作。陈作新翻印了《猛回头》、《洞庭波》、《黄帝魂》等鼓吹革命的小册子,在新兵中秘密散发。为便于宣传,他将小册子封面都题为“目兵须知”。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传到湖南后,陈作新从头至尾,读得滚瓜烂熟,能向新军战士成段成篇地背诵、讲解。不久陈作新宣传革命刊物的事被发觉,炮兵营督队官陈嘉猷奉命前往检查,令其速即销毁宣传刊物。不久,陈作新被撤销炮兵排长职。

1909年,陈作新调任四十九标随营特别班及测绘班教官。他利用授课时机,向学员灌输革命思想,并积极发展组织,介绍安定超、李金山等几十人加入同盟会,还经常率领他们在岳麓山白鹤泉一带秘密开会,讲解兴汉排满的革命道理,并推派代表向各标营队进行联络工作,在新军中撒播革命种子。在陈作新等人的影响下,新军士兵普遍倾向革命。

1910年长沙发生抢米风潮,陈作新等人受命带步兵前往弹压。陈借故抗命,非但对群众暴动不加干涉,还欲借机举义,事泄后被迫调离新军。

离开新军后,陈作新寄居寿星街培元桥李培心堂,以教书作掩护,继续同新军列兵保持联系,并与易堂龄等人成立革命团体积健会,进行革命活动。

1911年4月广州起义失败后,焦达峰等共进会人从武昌回到长沙,伺机起义。陈作新被委托专门负责运动新军,他积极活动于小吴门一带酒肆茶楼中,与新军代表安定超等在小吴门外军路侧,秘密组织日新社,作为联络新军的机关。由于陈作新长时期在新军中进行革命宣传工作,为起义奠定了基础,他曾自信而坦率地相告于革命同志,策动起义,“步马炮工辎,惟我是问;唯旧军则非我所能”。

陈作新秉性聪颖,富有艺术才华,能诗能文,擅长书画、篆刻,一位金石篆刻家赞扬他刻的印章:“刀锋自然,古朴可爱。”而他正是利用自己的才华,得以掩护自己进行革命宣传组织活动。湖南新军中一些军官应酬场中需要的寿对、挽联等都由陈作新包办,陈作新便趁机与这些人接近,以其雄辩之才说服他们参加革命。小吴门一带饭馆茶楼中,常见到陈作新大发革命言论,听众往往被他激励得精神振奋,摩拳擦掌。

陈作新为人磊落,淡泊名利。他曾作诗一首,“平生何事最关情?只此区区色与名。若就两端分缓急,肯将铜像易倾城。”在他的印谱中,多为“亦狂亦侠亦温文”等类于游戏人间的图章。

武昌起义爆发后,以焦达峰、陈作新为首的同盟会战时统筹部积极策划起义。10月22日焦、陈分别率领新军攻取小吴门和北门,当晚,陈作新被推为副都督。

湖南都督府成立后,出兵援鄂成为当务之急。援鄂军出发后,陈作新自告奋勇,兼援赣军总司令,整装待发。有人建议酌留起义队兵以作警卫,他与焦达峰都慨然表示:“吾族奴于鞑虏垂三百年,今日复见汉官威仪,如家人聚首耳,尚何戒备之有?”

然而,丧失警惕的焦陈很快就在立宪派的攫权阴谋中被害。10月31日,立宪派制造和丰纸币挤兑风潮。为调解此事,陈作新调卫队两队,亲自骑马向和丰火柴公司进发,经过文昌阁附近一家成衣店铺时,卫队被预先埋伏的叛兵围住缴械,一叛兵手持马刀向陈作新头上劈去,陈猝不及拔枪,左额被劈下一块,翻身落马,血流如注。他忍痛冲进成衣店,搬起一条板凳,向劈他的凶手连砸两凳,凶手被砸死,但他忽然连中几弹,倒地身亡,时年仅26岁,1912年公葬于岳麓山。

1911年,陈作新题了一幅篆书对联:“上马杀贼,下马作露布;左手持螯,右手把酒杯!”自我概括了他的豪情壮志、革命事迹及他的性格、嗜好、特征。他为湖南辛亥首义所作的贡献如其长眠的青山,万古流芳。


下载全文:
 
来源:《湘潮》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