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邓本殷在海南的反动统治及其覆没
作者:莫华生
【摘要】文章主要揭露邓本殷反革命集团在琼崖祸国殃民的种种罪行以及其在国民政府南征军的军事打击下覆没的主要经过,分析了邓本殷失致的种种原因。
  邓本殷是陈炯明的嫡系,任琼崖善后处长。其奉陈炯明之命,踞驻琼崖,并于1923年7月间涉足高、雷、钦、廉、罗、阳,与申葆藩、黄志桓、吕春荣、苏廷有等人组建南路八属联军,自任总指挥,成为广东南路反革命军阀的总头目。这支反革命的联军盘据高、雷、钦、廉、罗、阳、琼、崖八地,辖地几及广东的二分之一,在这广大的地区,建立了反动政权——南路八属公署,并与陈炯明相互勾结,对广东革命政府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琼崖是邓本殷的老巢,邓本殷在这里经营多年,是琼崖的土皇帝。他对琼崖的反动统治,给琼崖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一、其横征暴敛,极尽敲骨吸髓之本事。属八属公署征收的有田粮、厘金、烟、酒、屠宰、赌博、禁烟、娱乐、宴席、买卖、过境、出口等税,还有盐务、海关等附加税。各县除按公署各种苛捐提成附加外,还巧立名目,因地索捐,故又有花捐、烟馆捐、查店灯油费、嫖税等。还有直接向农民征收团练谷、牛脚捐,甚至还预征钱粮。1925年初,各县钱粮已征至1930年。若有反抗者,邓本殷便丧心病狂地派军队镇压。如在干冲,“邓逆设有水巡局、水上警察航政局、渔票局于洋浦港,以便抽税。甚至一年压迫渔户做船牌数次,每张船照约数十元或十元不等,闻有不听命者,即拿船以充公,并捉船主以枪毙。”遇反抗者,即派军队镇压,“以至军队所遇之处,草木为空,肆意焚掠,不堪言状,甚至老幼转辗死于道者有之,妇女任其强奸以死者亦有之。”二、邓本殷卖国媚外,甘为帝国主义的走狗。为了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邓本殷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他向美国借款三千万作为反革命的军费,为此,将琼崖的港口、森林、矿产、公路等抵押给美国。邓本殷还接受了英帝国主义八十万元的贿赂,与奸商周雨亭勾结,“用裕英华轮由琼州海口载生猪280头、牛200余头,以及各项大帮粮食,接济香港政府”。并丧心病狂地派兵逮捕和枪杀在港口拦阻输往香港物资的琼崖学生,以破坏香港工人大罢工。三、邓本殷兴兵作乱,作陈炯明叛军的策应。1923年,为解救在北江被围的陈炯明,邓本殷便频频发兵,挑起战事。其先后攻打北海、廉州、化州、罗定、阳江、肇庆、单水口等地,气焰十分嚣张。

对邓本殷的祸国殃民,琼崖人民不堪忍受,他们一方面向国人愤怒声讨邓本殷的罪行,一方面强烈要求国民政府迅速出兵琼崖,消灭邓本殷。鉴于邓本殷的反动统治,已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极其严重危害,广东革命政府决定顺从民意,于1925年10月挥师南征。

征伐邓本殷反革命集团的战争打响后,南征军势如破竹,10月31日收复了台山、开平,11月3日收复恩平,11月7日收复阳江,8日收复化州,10日攻克阳春,20日攻克高州,31日攻克廉州,12月9日攻克雷州。邓本殷被迫率其残余军队在北洋军舰的掩护下仓忙窜逃到琼崖,企图借助琼州海峡的天险以及北洋军舰的支持,作垂死挣扎。

邓本殷及其军队逃到海口后,在海口大开特开赌馆、妓馆,以至海口及琼崖收入颇丰,但尽为邓氏贵族所有,外人不得染指。北洋军舰的将领极为羡之,于是向邓本殷敲竹杠,要五万元,遭邓本殷拒绝。海容、永绩两军舰的将领大愤,说:“我来做狗,和你们看守门户,残羹冷汁不得一餐的饱,和你们努力做甚么。”遂率舰离开海口北归。各舰去后,琼州海峡已成空虚,邓本殷大为恐慌,担心革命军渡海袭击,于是急派代表赴上海乞求杜赐珪。尽管邓本殷与杜赐珪有交情,但杜赐珪仍借各舰已欠饷四个月,煤费也无从着落,恐各舰长不肯去为理由,拒绝派舰。待邓之代表答应代发四个月欠饷后,杜赐珪方答应派通济等舰赴海口。邓本殷将军队重新组织,编成三个师,约8000人。陈德春任第一师长,冯明楷任第二师长,陈风起任第三师长。邓本殷以秀英炮台足以控制正面,只留四、五百人固守,将一、二、三师移往崖州,作负隅顽抗。

担任这次渡海赴琼作战的总指挥是李济深,主力部队主要有张发奎部、陈济棠部、王鸿饶部等。李济深把南征军派遣到各口岸,分数路渡海一起进攻。由张发奎率第十一师朱、黄两团及第一独立团云瀛桥团为第一路,从麻罗渡海。其它各路分别从徐闻海面、雷州乌石、遂溪的江洪等地出发。16日,张发奎率第一路军约五、六千人集中在麻罗,17日上午9时,在安北、平南、丕亚等舰的掩护下率先渡海。三轮中,以安北舰马力最大,且装备最好,张发奎乘该舰先行出发。当船驶至琼州海峡中央时,因风逆浪大,军舰所拖的木船被迫解缆。安北舰只拖一船载云团云营 一连继续领先前进,平南、丕亚两轮因马力较小被抛离很远。下午五时半,张发奎率云团云营乘安北舰先抵达新埠港。水浅不能泊岸,乃距市集二千米突处游戈,窥探岸上,有无敌军,意待落后的船只到齐,始相率登陆。张发奎意等后面的船到齐后才登陆。可直到六时半,仍未见各船影子,恐天色一黑,登陆更难。于是令云营一连在炮火的掩护下强行登陆。该港的守敌百余人掩伏在沙滩茅屋中,而左翼高阜上也发现一红白红之符号旗,数千敌人沿海岸线散开,机关枪、步枪密集向一连猛烈射击,在张发奎指挥下,我军首先发炮,炮声顿时隆隆轰响,军舰汽笛鸣鸣。守敌害怕,稍犹豫时,云营十余人,已从舢板下水,随特务连一班亦上,在敌军枪林弹雨中,奋勇直上,一瞬间青天白日旗已竖立在沙滩上,敌军乃向铺前方面逃窜一连战士奋勇当先,冒死进攻。在一路军奋不顾身的打击下,守军狼狈溃退。待平南、丕亚和其它木船所载的部队都赶到后,一路军乘胜前进,很快就占领了距海口约60里的铺前墟和三江市。王鸿饶率蔡春霖团、刘金甫团三千余人渡海后从崖陵新村港登陆,很快就占领了儋崖各属,第十二师陈济棠部也从儋县墩头港顺利登陆,三路大军联合进攻琼城。琼城是邓本殷的老巢,其把主要兵力布防在这里。攻琼战役打响后,革命军与逆军陈凤起、黄凤堂、冯名楷、张午桥等部交战,逆军不敌纷纷溃退。邓本殷见前方节节败退,大为恐慌,急忙化装乘坐日舰(该舰是邓本殷花20万元雇来的)逃往上海。22日上午9时,革命军向琼城北门发炮数响后,便冲锋入城,由于敌军已望风而逃,革命军于10时就占领了整个琼城。邓本殷所残余部队三千余人由黄星堂、何家裕带领退驻海口。张发奎、陈济棠、云瀛桥、王鸿饶等军乘胜攻打海口,敌军也不敢抵抗,弃城而逃,以至革命军不费一弹就占领了海口。

随着琼州、海口等地的攻陷,邓本殷反革命集团已宜告覆没,其在琼崖的反革命统治也随即崩溃。

邓本殷在琼崖统治崩溃得如此迅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邓本殷自高雷败退到琼崖后,溃不成军,元气大伤,充其量也只有那8千人,且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兵,都士气低落,或无心恋战,或望风而逃。相反,攻琼的革命军有两万多人,且象张发奎、陈济棠、云瀛桥等部都是强兵强将,又乘东征和南征罗、阳、钦、廉、高、雷等战的胜利之勇,这种强弱之差,自然会造成革命军的势如破竹和邓逆的迅速失败的场面。

第二,邓本殷窃踞琼崖多年,为非作歹,坏事干尽,琼崖人民对其早就恨之入骨。此次闻革命军攻琼,就自发组建义军,攻占各地,以配合革命军。其中以王鸣亚,符振声,叶警群为首的义军声威最振,万宁、乐会、琼东、文昌等县就是由义军攻打下来的。这种离应外合,就加速了邓本殷反革命集团灭亡的进程。

第三,这次革命军渡海攻琼,绕开正面敌人防御坚固的秀英炮台,不经水道克海口陷琼城,而采用暗袭敌人防卫力量薄弱的琼儋、三江、文昌三道夹攻琼城,完全出乎邓本殷的意料,打乱了其整个防御计划,以至邓本殷猝不及防、无从抵抗,造成了被动打局面,最终一败涂地。

邓本殷反革命集团在琼崖的最终覆没,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的大事,因为它不仅使琼崖人民摆脱了邓本殷的残酷剥削和蹂躏,极大地推动了琼崖人民的革命斗争,而且扫除了阻拦广东革命根据地统一的最后一道障碍,广东革命根据地遂告统一。


下载全文:
 
来源:《希望月刊》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