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何绍基书艺简评
作者:王跃龙
【摘要】有清一代,碑学之道盛兴。产生了诸多大家。何绍基可称得上一位继邓石如之后力倡碑学的杰出书家。其书法早年楷书学欧阳通的《道因碑》;行书宗法颜鲁公的《争座位帖》、《裴将军诗》;早年专攻北碑,尤致力于《张黑女墓志》,乃得沉着之境;晚年喜分篆隶,于周金汉石,无不临摹,融入行楷,遂自成一家。
  有清一代,碑学之道盛兴。产生了诸多大家。何绍基可称得上一位继邓石如之后力倡碑学的杰出书家。其书法早年楷书学欧阳通的《道因碑》;行书宗法颜鲁公的《争座位帖》、《裴将军诗》;早年专攻北碑,尤致力于《张黑女墓志》,乃得沉着之境;晚年喜分篆隶,于周金汉石,无不临摹,融入行楷,遂自成一家。何氏学书极为用功,并常以独特的“回腕法”执笔临池挥毫。《息珂杂著》称他“积数十年之功力,探源篆隶,入神仙境,晚年尤自课甚勤,摹《衡兴祖》、《张公方》多本。神与迹化,数百年书法于斯一振”。由此可知其于书道浸淫深厚,及他的书风对后者产生卓越的影响。故而其书力厚骨劲,婉和韵雅,纵横奇肆,古拙多姿,晚年则人书俱佳,已臻炉火纯青的境界。

“鹏鹗厉羽翼,龙鸾炳文章”一联为何氏楷书代表作,现藏湖南省博物馆。斯幅对联笔法虽出自颜平原,然已冲破颜之藩篱,将其端厚雄浑化之为清劲婉丽。给人以“端重之中显活泼”的笔墨感受。行笔中锋,线条凝练。尤其是笔法的变化很明显。如“厉”、“龙”、“炳”等字除起笔裹锋重按外,其行笔,使转、提按皆自然随和,而特别叫人称绝的是收笔处飘逸多姿,观之或如“惊蛇入草”;或似“美女起舞”,确令人遐想不尽。横画看似纤瘦轻柔,实则笔笔不苟,筋骨毕现。一些笔画收笔一顿即止,不露锋芒,犹如屈铁枯藤,含蓄苍朴,饶具金石昧,如“鸾”、“文”等字。结体和布局平实宽绰,寓奇于整。通幅端严雄浑得颜之神采,婉约古朴蕴篆隶气韵。既寓刚健于婀娜之中,又寄舒展于严整之内,在温和沉静之外显示出一种骨劲和内在的韧力,可谓百炼钢化作绕指柔也。

古人说:“书为心画”。丰富的学识和修养是铸成其书法艺术形成的坚实根基。何绍基那极富个人创造性的书风当与其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临池,刻苦砥励的实践是分不开的。其作品表现出的创新精神无不给人们以深刻有益的启示。

何绍基(公元1799—1874年),字子贞,号东洲,晚号媛叟,别号东洲居土、猿臂翁,道州(今湖南道县)人。道光16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四川学政。他通经史,精算律,尤精小学旁及金石碑版文字。工书法,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和诗人。著有《说文段注驳正》、《文钞》、及《东洲诗文集》四十卷等。


下载全文:
 
来源:《书法赏评》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