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麟为镇海楼所撰楹联,悲凉雄浑,气概浩茫,乃广州楹联史上顶尖作品。而以楹联这种短小的文学样式,高度概括彭玉麟的精神风貌,则以曾国藩这副最为出彩———
烈士肝肠名士胆;
杀人手段活人心!
出语凌厉冷峻,却又悲天悯人,个中内蕴,不难从太平天国战争中索解。
“烈士”者,刚烈之士也。彭玉麟以一介书生,受曾国藩诚邀而投笔从戎,肩负湘军水师统帅重任,跟太平军血战十载。太平天国战争导致2000万人丧命,双方岂有不“杀”之理?对于该场浩劫,历来聚讼纷纭,其中,马克思的评论振聋发聩:“太平天国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惶还要厉害。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革命导师的“语录”,堪作联中“活人心”3字的恰当注脚。
然则曾国藩是在什么情况之下,给彭玉麟书赠这副对联的?
契机可能缘于曾国藩纳妾。
曾国藩秉性端肃,21岁娶妻,50岁才纳一妾。1862年,战事吃紧,曾国藩督师安庆。某天中午,亲兵韩正国匆匆带来一名女子,让曾国藩“相睇”,曾国藩瞧着顺眼,摆桌午饭加个菜,便算把这女子收作“房里人”。
彭玉麟听闻,愤然提剑,冲进曾国藩行辕,要斩杀韩正国!所持理由,是这厮唆掇将帅阵前纳妾,涣散军心。
曾国藩按住老友,苦笑着透露隐衷:他患癣疥,须得有人替他搔痒!
以这则轶事比照前述对联,倒也解说得通———彭大名士生就“烈士肝肠”,他要杀之人,乃是韩正国,而“活人心”者,让曾国藩莫忘“舆论监督”也!
这番轰烈,烈士自有潜在情感因素驱动,他的婚恋殊不称意。
彭玉麟家贫,少时寄养于外婆家。外婆有位侍女名叫王竹宾,玉麟字雪琴,雪琴跟竹宾青梅竹马,私订终身。无奈有情人难成眷属,不久,彭家远徙他乡,彭玉麟奉父命另娶。流年水逝,外婆却又携未嫁的竹宾投奔彭家。愁眉相对,凝睇含情,彭妻侧目,怨怼盈盈,忙不迭打发竹宾出嫁,自己则与彭玉麟分居。稗史有载,彭玉麟“终身无房室之欢”。
竹宾薄命,死于难产。无情最是青天,终古也名“离恨”,从此以后,彭玉麟惟以绘画梅花自遣,共画10万余幅———竹之宾友者,雪中孤琴也!
彭玉麟既是名将,也是名士。“是真名士自风流”———何谓“风流”,任君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