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席宝田传略
作者:
【摘要】席宝田是曾国蕃的部将,他有功于清廷,有名于乡里;他为清廷镇压太平军效了犬马之劳,深得清廷的赏识和奖励;也改变了汉人在满清王朝中的地位和作用,间接促进了湖南各地在近百年历史中优秀人才的辈出。
  席宝田是曾国蕃的部将,他有功于清廷,有名于乡里;他为清廷镇压太平军效了犬马之劳,深得清廷的赏识和奖励;也改变了汉人在满清王朝中的地位和作用,间接促进了湖南各地在近百年历史中优秀人才的辈出。  

席宝田,东安伍家桥永丰甸人,生性沈毅稳重,严肃不苟,读书不求甚解,观其大略而已,喜读地舆兵书。十八岁入县学,受优待;后与刘长佑一道赴长沙求学于岳麓书院;不久,太平天国在广西举义,出湖南,连克湖北和安徽,江南振动;曾国蕃屯兵长沙,招募“湘军”。席宝田上书曾国蕃,备呈军事,曾甚奇之;刘长佑亦从军领兵援江西,招席宝田等辅佐军事,很快就收复了袁洲临江和抚洲等城,他们都因军功而升任“同知州”。

咸丰九年,石达开进取永州,前锋围攻宝庆(邵阳),号称三十万大军。席宝田因主张分兵坚守祁阳,自己与刘长佑从永州两边迂迥进攻,接连大战于武岗和新宁一带。结果石达开军溃败,宝庆解围。席与刘联军追击石军至广西。席因此升任知府,留江西补用,赏戴花翎。  

当席宝田回家休假时,石达开的一部分太平军进攻宜章攻占湖南零东一带。湖南巡抚命令席宝田就地“办团练”并招募数千人为一军。号称“精毅营”参加对太平军作战,配合其他“湘军”在道洲、桂阳和宜章—带,打败了太平军。  

同治元年夏,石达开大出广西、攻破会同和来风等地。席宝田等“湘军”奉命阻击太平军,往来进击,不但解了黔阳之围,而且收复了会同和来风诸城,石达开败走,进入四川。席因功擢道员按察使衙。

是年冬,曾国蕃督军安徽,江西告急,曾国藩令席往援之。席于江西之饶洲、陶溪渡、洋塘、石门和青山桥等地打了胜仗,又攻克都昌和湖口,逐加升布政使衔,兼业坚额巴图鲁。  

同治二年、曾国藩令席移军安徽,增援青阳。席即由池洲出奇兵大破太平军于青阳,解了青阳之围。同治三年春,李世贤、海奇洋率太平军由浙江大举进攻江西,江西巡抚沈保桢十分器重席宝田,完全信赖他去办理防务;当时“赣军”的一个头目江忠义病死,便由席宝田兼领其军防务,于是江西防备甚严。清廷又派杨斌来督促江西军务。席宝田便回军迎击白沙关,用伏兵大破太平军,并攻克清溪,再解建昌之围。席因功补授云南按察使。

席宝田又乘胜进攻崇仁。当时督师江西的杨岳斌屯驻宁都,他要席去会师,席因正在进攻崇仁未曾前往会师。及到李世贤败逃而席收复崇仁时,杨岳斌便奏劾席迁延军机违抗军令,剥夺了席的按察使,降补为知府。

同治三年六月,清军收复江宁时,洪秀全的儿子洪福琐带领万余太平军向沪溪逃遁。席宝田此时已威震东南,便率部追击洪福琐等。追到新城时,洪已光遁,席便率轻兵带干粮疾追数昼夜,仍然没有追到;军土们已经很疲卷,要求休息。席说:“洪系惊弓之鸟,逃奔数千里,日夜兼程,辎着妇女相随属,他没有看见追军,行军必然缓慢,我们走捷径赶到广昌和石城之间,—定可以追获。”于是诸军又奋勇追赶,第三天追到石城的杨家牌,前锋又要求休息,席怒斩—为首者。于是诸将皆奋薄而进,及到天明时,果然追上了。洪等惊骇奔逃;席等呼吁追击。半日之内,太平军被“湘军俘斩过半;溃不成军,洪福琐、洪仁玕、黄文英、洪仁政及太平军官数十人先后被擒。江西巡抚沈保桢报捷清廷。朝命席宝田恢复原官,授云南按察使,并加赐云骑尉世职和黄马褂。洪福琐等被处决于江西南昌市。  

同治四年,席宝田率唐本有等部众,又平定了汪海洋等闽粤太平军。巡抚刘坤一向清延表奏席宝田的战功,席被提升为布政使,赐三代一品封典。并恩准席宝田衣锦荣归东安里第,给假终养。 

同治六年,湘西苗民造反声势浩大。边防之师望风披靡。当时的湖南巡抚李鸿章知道席宝田是一员名将,特向清廷奏请起用之,席于是招募万人,并征集“精毅营”旧部,委任荣维善、龚继昌、 苏元春、唐本有等为部将,出兵沅州—带,他首先向荆竹园进攻(这是苗民和石达开余部的中心营寨),同治七年正月,分兵猛攻、突破东南寨栅,攻入寨内,杀死苗民九千多,缴获牛马近万,旗帜器械无数。余苗败逃轿顶山。湘军接连攻破大小三十六个营寨,杀伤甚众。继而连破钢仁、三角谭、冷水溪和龙驻界的苗军。于是沅州和麻阳一带的造反苗军都被击溃,余众集聚保寨头,苗寨首领张秀眉,勇敢善战,两军相持不下,加上炎天暑热瘟疫流行,并因交通不便,“湘军”深入边境后军需物资给济困难。直到同治七年十月才攻克保寨头并进兵台拱,台拱与清江及镇远互为犄角,席部骁将荣维善,奋勇攻克清江北岸苗寨;唐本有主攻镇远、迂劲敌,以守为攻。荣维善攻克清江后便乘胜张两翼进攻苗寨,并与唐本有联合进击镇远诸苗寨,结果人获全胜。当黄牯屯被攻破之后,孤立无援的台拱也很快就被“湘军。合围而破了。

同治八年三月,席宝田征苗的“湘军”渡过沅水,进攻董敖。董敖与公鹅并称险绝,历代官兵无可奈何。席到此察看地形后认为董敖确是孤峰耸立,形势险恶,一夫当关,万夫难进,便挥军强攻,苗军从山峰上打下滚木擂石,声惊山谷,湘军死伤惨重。骁将荣维善带领几个勇士从侧后山腹猱升,抱树跳跃攀登峰顶,苗军以惊为神,相顾而愕立。这时候的“湘军”其他将领谢兰阶和苏元春也率士卒猛往上攻,董敖遂破,苗军被杀及堕岩而死者不计其数。“湘军”接着又进攻公鹅及苗寨一百多处,节节胜利,并收复了清江和厅城。

紧接着,“湘军”在九股河一带,先后打败了“九股黑苗”又破余寨,进军牛场,攻克凯里城,收复沅水南北两岸渚城堡,苗军余勇便远远逃聚于雷公山。

同治八年五月,“湘军”进攻雷公山。雷公山四旁拥有数十个形势险绝的山寨。席宝田储意尽灭之,不顾炎天暑热,强攻硬斗,督战严厉。历时数月,斩杀三万余众,雷公山一带悉平。

在攻破雷公山,苗军巨首张秀眉逃遁后,席宝田便还军施洞。不料染丁瘴气病,直到九月还未愈。他便向清廷告假归沅治病,并建议淘汰“湘军”六个人,推荐龚继昌、唐本有和谢兰阶等三位提督分统湘军,席自留沅州节度之,(这时候骁将荣维善早已在黄飘迂埋伏而战死)。

同治十一年四月,湘军诸将协力进战,节节胜利,最后捉住了张秀眉、金大五等苗军首领,押赴长沙处决。轰轰烈烈的苗民起义至此已全被削平。先后用兵五年,拓地千里,破苗寨千所,杀死苗族军民数十万。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度宝田等因平苗“有功”而备受清廷赏识。恩赐有加、席、谢、龚、唐诸将,均受荣封。

席宝田除有军事“功迹”之外,他为人正派,不阿权贵,事父母至孝。引病归休后,他在本地救饥馑恤空乏、作善义事很慷概,如在东安兴文庙、修县志、置学田、增加县生的考额和萍州等书院的学额等等,备受乡里赞誉。光诸十五年六月,他病逝丁武岗别第,享年61岁,葬了武岗玉屏山腰。清廷追赠他以“太子少保”衔将共事迹交由国史馆立传,扑在紫光阁图象旌表之,誉为“中兴功臣之次”。




下载全文:
 
来源:《东安文史资料》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