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7月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后,拒绝恢复国会和履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为反对段祺瑞专权,于7月17日率领驻沪海军南下。8月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组成护法军政府。各地纷纷响应孙中山的号召,站到护法旗帜下。零陵镇守使刘建藩于9月16日召集文武官绅会议,宣布护法宗旨。在到会人员的赞成下,于9月18日发出通电,宣布零陵独立,与段祺瑞政府脱离关系。任祁阳黄岱为参谋长,衡山刘岳峙为秘书长,宁远龙步云为副官长,零陵周铣锟为军需处长,慈利谭永瑞为军法处长,提取零陵县田赋、厘金、盐税为军费。28日以后率永属区司令谢国光、郴桂区司令罗光闿、江边区司令张建良各部九响毛瑟步枪兵三千余名,东上衡阳,会合湘军第一师林修梅旅、粤军马济、林虎两部,驰至樟木寺、萱洲河与段祺瑞任命的湖南督军傅良佐部鏖战,揭开了南北第二次战争的序幕。
11月,护法联军总司令派桂军分两路入湘,一经东安下宝庆;一经零陵出衡阳。在衡山以南之马鞍山连战大捷,傅良佐逃。护法军收复长沙、岳阳。零陵军驻平江、通城一带。后因谭浩明率桂军独退,致湘粤各军不得不撤至醴、攸、茶之地。民国1918年3月,段祺瑞又命张敬尧为湖南督军,吴佩孚师进占衡阳,冯玉祥旅占常德,张怀德、张宗昌两师,占醴陵,于是湘、粤两军将领赵恒惕、刘建藩及马济、林虎等联合大举由攸县黄土岭反攻。刘建藩率军奋勇前驱,追敌至株洲孔道桥遇伏,挤刘镇守使乘马落桥下,阵亡。湘、粤军遂撤至水兴待命。在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中,刘建藩零陵独立是—个重要的章节,因为这次独立行动,曾在反对段祺瑞武力统一全国的斗争中起过关键作用。为纪念零陵独立,谭延闿重任湖南督军时,于民国八年五月,在零陵芝城第一山建昆涛亭与护国祠,以资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