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魏源著作在日本资料三则
作者:马少侨
【摘要】清魏默深《海国图志》之十卷,纂述赅博,择取而用之,其于海卫边防,必有裨益者矣。独憾其所舶载不过数十部,故海内稀睹其羽焉。近日江户人校刻《筹海篇》及西洋诸国志数卷,乃谓其未刻将遂次梓行也。
  、《海国图志训译》(上下册)

刻《海国图志》序

清魏默深《海国图志》之十卷,纂述赅博,择取而用之,其于海卫边防,必有裨益者矣。独憾其所舶载不过数十部,故海内稀睹其羽焉。近日江户人校刻《筹海篇》及西洋诸国志数卷,乃谓其未刻将遂次梓行也。尔后寂然不闻有继焉者。今春长崎静远服部翁来,出其所赍全部借余纵观,且示其所抄出翻译者,系炮台、火器、铳药等诸编。余欣然怂恿曰:善,请速付剞劂,以继东人所刻,而后陆续加译及全部,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备之一助矣。大凡边防诸物,未试之实用,漫然作为。徒耗资财。而未必适缓急之用,是治世之通弊。器械之末犹且然,况大于此者乎?今我处极治之世,阅彼战间实效之书,其益于我者如何也?然各国殊势,俗尚异宜,有彼此可通用者,有彼便而我不利者,要在明识采择焉耳。故读者朘不细心体察,而视为寻常夸大之书固不可;开卷惊喜,诧曰言言可用,亦不可也。

安政二年乙卯(1855)六月赖醇撰。

二、鸡窗正木著《英吉利国总记和解》(常惺移藏樱)

《英吉利国总记和解》序

向也,余译《美利哥国总记》既成。又获《英吉利国总记》一书,乃谓蕞尔此举,不足以垂不朽。虽然,已业弗可已于一,则何可已于二乎哉?于是复课毛生、楮生,译以国字,且叙之曰:西洋诸国尤嗜利,贸易遍海内外,故穷岛绝域,曾无踪迹之所不及。而牛皮大之欺,吕宋堕其术中;鸦片烟之网,清国不能得而制焉。其儇佻可憎已。而唯鲁西亚唱义国,唯弥利坚称公同,是所谓铁中锵锵,虽不足深好,而亦非虎狼之甚也。英夷则口乎此,专以交易立国,不一务焉。必缺一日之用,是以强悍、狡黠、黩武,极力于剽掠,辄所适之邦,苟和矣,从贪吸其膏血;苟战矣,从毙吃其魄肉。譬犹走卒之搀入市廛,为柔羊、为猛虎,唯□所在。是则彼其得意之秘策也。故其国僻在西隅,而张雄于一世,五大洲中,无适不分属焉,亦无一不系逆取凌夺者矣。然而视之鲁西亚、弥利坚诸夷,最为虎狼所憎之甚者。因品评之曰:英夷一变至于鲁弥,鲁弥一变,其庶乎其近矣。或曰:夷匪相食,于我乎何有?若朵颐东方,则待之何如?曰:严乎?《易》云:不恶不严,待小人之道也。夫严以待之,使我不有间隙,则虽有百英夷,何惧焉?呜呼?此道也,于诸夷亦然,不独待英为然也。

嘉永七稔甲寅(1854)初秋之吉,江都鸡窗正木笃撰,兰州处士达书。  

、《圣武记采要》



孙子曰:以火攻为下策。然方今防英夷之术,除火攻则无可措乎?盖时势之变,而兵法之不可一定而论也。战国以降,至于明清兵家之书:《六韬》、《孙吴》、《司马法》、《尉缭子》、《素书》、《李卫公问对》、《太白阴经》、《武经总要》、《虎钤经》、《何博土备论》、《守城录》、《江南经略》、《纪效新书》、《练兵日记》、《武备志》之类,不止百数部,而求其(可取以用于今日者,仅仅而已矣。予顷借观《圣武记》于一权贵家,几十四卷,系清人魏源撰述,白天命、天聪至于嘉庆、道光,大小征战,一一缕述之。又有附录四卷:一曰《兵制、兵饷》,二曰《掌故、考征》,三曰《事功杂述》,四日《议武》。是篇比诸书最晚出,故其所论颇切于时势;而《议武》一篇,最为作者之所注重。盖道光壬寅鸦片之变,魏源亲身遭遇其际,清国军政之得失,英夷侵入之情况,得之乎耳目之所及焉。是以能详其机遇,悉其形势。然则海防之策,莫善于是篇也。子乃抄而付之乎梓,题曰《圣武记采要》以问乎世。任边疆之责者,能熟读是篇以斟酌而用之,则其实用或倍乎孙吴矣。今有二人焉,一人好古器,一人好新器,则人未有不以好古器为胜也。夷考之,则古器虽雅,未若新器之适乎时用,而便且利也。呜呼!今之谈兵者,无以是篇之晚出而轻之,不可也!

嘉永三年庚戍(1850)夏四月毅堂学人鹫津监撰于夕阳楼无人处。  

兰洲岛亮书



下载全文:
 
来源:《邵阳文史》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