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曾国藩靖港投水址考
作者:吴汉林
【摘要】曾国藩,字涤生,曾任湘军统领、大学士、两江总督,封为一等毅勇侯。为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人物。他以一介书生,奉旨帮办团练,创建湘军,为维护清王朝统治,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建立了“赫赫战功”,深得道光、咸丰、同治皇帝与慈禧太后的宠信,权极一时。但也抹不掉惨败于农民起义军手中投水自杀的历史。
  曾国藩,字涤生,曾任湘军统领、大学士、两江总督,封为一等毅勇侯。为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人物。他以一介书生,奉旨帮办团练,创建湘军,为维护清王朝统治,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建立了“赫赫战功”,深得道光、咸丰、同治皇帝与慈禧太后的宠信,权极一时。但也抹不掉惨败于农民起义军手中投水自杀的历史。

曾国藩靖港兵败投水自杀究竟在何处,史载不一,众说纷纭,我查阅了多种资料,现录于其后。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湖南省志•第一卷•湖南近百年大事纪要》第44页载:“4月28日(四月二日),亲率战船四十只,陆勇八百余人向靖港进发,被太平军迎头痛击,头船悉被焚毁,后面船只望见,纷纷落帆上窜,牵缆水手,复为太平军所歼,加以南风陡发,回驶困难,被迫窜逃对岸铜官渚。在铜官渚又遭到太平军小划船顺流袭击,烧去十余只,俘获数只。曾国藩在白沙洲,闻知事急,急派陆勇与团勇攻靖港,企图牵制大平军。但水师既败,陆勇也无斗志,望见太平军出动,立即溃退,与团勇争渡浮桥而走,落水淹没的不计其数。曾国藩张慌失措,仓惶建旗江岸,执剑督战,大呼‘过旗者斩’,但是溃兵逃命心切,从旁绕过,不可复止。曾国藩愧愤交集,三次投水自尽,为左右救起,逃回长沙”。未写明投江之详细地址。

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湖南近150年史事日志(1840~1990)》第11页载:“1854年(咸丰四年)4月28日(四月初二),石贞祥率征湘军大败曾国藩水师于靖港,曾国藩在靖港对岸铜官渚愤而投江遇救。”指明投江为铜官渚。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中国近代史》第70页载:“太平军于4月28日,在靖港大败湘军,焚毁战船十余号,曾国藩两次投水自杀未遂”。

周谷诚著《中国通史》下册第373页:“曾自练乡勇,自创水师来绞杀太平天国革命。由湘而鄂,由鄂而皖,由皖而苏浙,凡十余年。咸丰四年(1854年)春,太平军回师走长沙,将攻湘潭。时曾国藩留守靖港,见势不利,且士兵不从命令,欲投水自杀,但由章价人救出于铜官山下。”

曾文正公年谱卷三(线装本)载:甲寅咸丰四年,四月初二日,“公自督战船四十号,陆勇八百人击贼于靖港市,西南风发,水流迅急,不能停泊,为贼所焚,或掠以去,公自成师以出,竭力经营,初失利于岳州,继又挫败于靖港,愤极投水两次,皆左右援救以出……。”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第一部血祭第284~288页,描述了靖港战事及曾国藩投水细节:“船过白沙洲,曾国藩望准了船边有一个漩涡,他推开舱门,紧闭双眼,纵身向漩涡跳去”。其投水地为白沙洲。

以上六种资料,关于投水地址,明指的三处,即“铜官渚”、“铜官山下”、“白沙洲”;亦有三种资料未言明详细地址。有两种言明投水次数为两次,一种为三次,三种表言明次数。

以后,笔者在编纂《望城县志》时,曾获得曾国藩部属陈士杰、李元度两人于光绪九年手书《题铜官感旧图》,详细记载了靖港战事与李、陈密谋派章价人潜入后舱,以备缓急,记述了曾国藩投水事云:“贼艘直犯帅舟,矢可及也,文正愤极投水,将没顶矣,材官兼费力挽,文正大骂,髯髯翕张众不敢违,将释手矣,价人自后舱突出,力援以上,文正瞠目视曰:‘尔胡在此’,价人曰:‘湘潭大捷,某来走告’陈士杰文:“铜官渡距靖港五里中为洪家洲,即战地也”。而洪家洲正在铜官山下西边,亦为铜官渚,故曾国藩投水处,应如《湖南近150年史事日志》所指系“铜官渚”。



下载全文:
 
来源:《望城文史》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