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初,平面媒体又一次讨论王国维自沉昆明湖的原因,笔者曾拟文参加,拙稿发表后,报社收到离休部队高干陈靖的来电来信,欲与笔者面谈。
陈靖是老红军、老党员,贵州人,1918年生,担任过北京、昆明军区空军领导职务,从南京军区炮兵顾问任上离休。
在见面之前,他在来信中称:“读您的《关于王国维自沉》大文,颇有教益。这是我长期注意的一个问题。在这件事情上,专访过几位湖南老人(李立三、李淑一及张琼等),他们谈到中国革命的‘左’的根源,都无意中提到这件事(即叶德辉的处死法,对王国维的影响)。”1983年初冬的一天,我在陈靖寓所客厅落座后,他开门见山问我怎么知道叶德辉被处决对王国维的震撼,使他终于自沉。我说,叶德辉被杀的1927年,我还未出生,是一位世纪同龄的老学者斩钉截铁地说的。陈靖认为,这个结论合乎逻辑。
接着,陈靖滔滔不绝地向我追述叶德辉被杀的情况。这当然是他访问过的张琼告诉他的。张琼是老党员,叶德辉的外甥女,自始至终参与了抓捕、游街、处决的全过程。一个共产党员的审慎回忆,应该是可信的。
叶德辉(1864-1927),清光绪18年进士,任吏部主事,未几归里奉亲读书,与王闿运、王先谦为湘中三名士。叶德辉政治上是顽固派,他反对维新变法,仇视辛亥革命,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效劳。他在地方上武断乡曲,言论诙诡,举止怪癖,生活上沉溺声色,荒淫糜烂。但其为学,“博大汪洋,靡测涯际,而考订精审,从不轻下己意,一时言古学者,翕然宗之,海内外无异辞焉”。章太炎与叶德辉政治思想南辕北辙,却认为叶不可杀,应留此“读书种子”。史学家谢国桢说:“叶氏论其人实际可取,然精于目录之学,能于正经正史之外,独具别裁,旁取史料,开后人治学之门径。”其说中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