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侠气豪情鼓大千
作者:刘静
【摘要】在辛亥革命的大潮中,女界精英曾经掀起过一股波澜壮阔的洪流,从而造成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历史上一个光芒闪射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女界精英,除秋瑾外,唐群英便是突出代表。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妇女界也出现了英雄人物,辛亥革命就有妇女参加。秋瑾是搞武装斗争的,后来她牺牲了,走上断头台。还有不少,有一个唐群英也很知名。

——邓颖超

在辛亥革命的大潮中,女界精英曾经掀起过一股波澜壮阔的洪流,从而造成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历史上一个光芒闪射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女界精英,除秋瑾外,唐群英便是突出代表。

  (一)

唐群英祖籍湖南衡山,出生于武将门第,自幼聪慧好学,豁达豪迈,少年时代即为当地有名才女。1891年嫁于湘乡荷叶塘曾国藩的堂弟曾传纲后,她与同时居住荷叶塘的秋瑾、葛健豪结为挚友,常常一起谈古论今,抒怀咏志。1895年她幼女夭折,后来又丈夫去世,在这种情况下,她冲破封建礼教和曾氏族规的束缚,毅然回归娘家,更加勤勉地习诗文,览群书,同时更加密切地关注社会潮流和国家大事。她在这个时期所写的《书怀》一诗,充分表露了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

斗室自温酒,钧天谁换风?

犹在沧浪里,誓作踏波人。

1904年,年过三旬的唐群英,应好友秋瑾之约,怀着“以身许国”的壮志赴日留学。她于精研学业之余,广泛结交中国旅日革命志士,悉心探求救国之路。1905年,唐群英加入黄兴领导的华兴会。同年8月,华兴会与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等合并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她又成为同盟会的第一个女会员。后来中国留日女学生会成立,唐群英初任书记,后任会长,在女学生中大力宣传革命。这一时期她的诗作甚多,诗中有忧国伤时的感慨,有为民献身的自勉,有对腐败清廷的抨击,也有对革命前景的憧憬。发表于革命刊物《洞庭波》创刊号上的一首绝句是其中的代表作:

霾云瘴雾苦经年,侠气豪情鼓大千。

欲展平均新世界,安排先自把躯捐。

辛亥革命前夕,唐群英从日本返国投身革命。武昌起义打响后,她发起成立“女子后援会”和“北伐军救济队”,积极募集军资,实行战地救护。后来,她又组织“女子北伐队”请缨杀敌,参加了攻打据守南京的清朝两江总督的战斗,成为辛亥女子军中较有影响的一支队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唐群英作为女界代表之一,受到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接见,荣获二等嘉禾章。同盟会的许多同志对于她这一时期叱咤风云的英姿义举甚为赞叹,以“巾帼英雄”誉之。同盟会员张继还曾赋诗称颂:

烽烟看四起,

投袂自提兵。

  (二)

民国建立之后,我国妇女运动的中心,从投军参战,救护筹饷等军事斗争转为争取妇女参政权利的政治斗争。这是在革命斗争中作过了贡献的女战士的必然要求,也是她们对于革命党内部歧视妇女的封建思想的愤怒反击。在民国初年风起云涌的女子参政运动中,以唐群英为会长的女子参政同盟会,实际上发挥了领导核心的作用。

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制定《临时约法》时,唐群英等即上书参议院,“请于宪法正文之内,订明无论男女一律平等,均有选举权及被选举权;……”但参院并未采纳此项建议,《临时约法》中没有关于男女平等的条文。于是,唐群英等在连上请愿书的同时,相继两次闯入参议院议事厅据理力争,其中3月21日的一次便是当时轰动全国的“大闹参议院事件”。那一天清晨,唐群英率女界精英20余人,前往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请愿。在参议院门前遇到警卫人员的蛮横阻拦后,她们愤而踢倒警卫,打碎参议院的玻璃窗,直到孙中山派人出面斡旋,参议院答应将《临时约法》中的有关条文再行议订,唐群英等才暂时收兵。然而她们很快发现,参议院玩弄的只是一个骗局。4月8日,女子参政同盟会在其成立大会上通电全国:“所有南京参议院所布之《临时约法》,我女界绝不承认!”

袁世凯窃夺大总统后,女子参政运动面临了更为艰巨的任务。一方面要向袁世凯政府争取女子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反对同盟会抛弃“男女平权”主张的政治倒退。

当袁政府只规定男子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参议院议员选举法》及《众议院议员选举法》正式公布之后,唐群英、王昌国等妇女领袖毅然北上,联络北京女子参政团,上书严辞斥责。她们说,剥夺妇女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违背约法、蹂躏人权”的做法。在与参议院议长吴景濂的辩论中,唐群英声色俱厉地说:“当民军起义时代,女子充任秘密侦探,组织炸弹队,种种危险,女子等牺牲性命财产,与男子同功,何以革命成功,竟弃女子于不顾!”她还大胆声称:“即袁大总统不赞成女子有参政权,亦必不承认袁为大总统”。经过女界的不断斗争,参议院被迫召开大会讨论《女子选举法》案,但最终还是没有通过。

与此同时,主持同盟会政事的宋教仁,在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时,根据多数男人的意见,将“主张男女平权”一条公然从党纲中予以删除,甚至在举行改组会议时也不通知女会员参加。女会员们闻之气愤无比,决计“出死力以争之”。7月14日,唐群英在众女会员簇拥下冲进同盟会改组会议会场,直上主席台严辞质问宋教仁。宋教仁面红耳赤,无言答对。8月25日,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女会员再次提出抗议,唐群英盛怒之下,扬掌击向宋教仁之面。这来自被压抑女性的反抗之举,令举座惊骇。9月1日,北京妇女界乘势召开大会,再一次对宋教仁等进行了抨击。

  (三)

1912年10月,女子参政同盟会在北京成立本部,推举唐群英为总理。并在各地设立支部,以图深入发动妇女力量,进一步开展女子参政运动。然而在没有与封建思想实行彻底决裂的辛亥革命时期,妇女的参政权利是不可能得到实现的。因此,女子参政同盟会的命运只能是屡斗屡挫,不到一年的时间其锐气便受到极大的削弱,逐步失去了组织全国性活动的能力。

为图日后之再起,唐群英怀着把湖南建成女子参政同盟会根基地的思想,于1912年12月返回长沙。不久发展会员800余人,成立了湖南支部。她创办了《女权日报》,创办了“女子法政学校’’、“自强女子职业学校”和“女子美术学校”等,并且领导了反对《长沙日报》攻击女子参政活动的斗争,以及反对强占“秋瑾烈士祠”的斗争。

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复辟,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唐群英积极发动妇女界投入讨袁运动,在一次数百人的集会中险些遇难。脱险后避居家乡衡山,致力于女子教育,先后创办了“虹茶亭女校”、“衡山女子学校”和“岳北女子实业学校’’。她依托学校,培养妇女人才,推进女界投入国民革命。

为了开展女子参政运动和兴办女子教育事业,唐群英不仅献出了精壮的年华,而且耗尽了全部家资。她的晚年生活十分拮据。1935年经同盟会老人举荐,她出任国民党中央党部党史编纂委员会委员,到南京供职。1936年愤于日寇进犯华北之暴行,她抑郁成疾,返归故里。次年6月3日不幸病逝。

综观辛亥革命运动史实,虽然以唐群英等人为首的女界精英之主张和行为不乏偏颇过激之处,但是她们所进行的争取女子参政权利的斗争,却充分显示出觉醒了的中国女性向封建男权挑战的威猛气慨,足以使具有历史眼光的人们赞叹为“五千年来女权之曙光”,“中国妇女运动的第一声!”

唐群英一生奋斗,勇猛精进,殚思竭虑,尽瘁于民,堪称女中豪杰,后世楷模。


下载全文:
 
来源:《一代云魂》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