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大父,讳德裳,字师晦,自名其斋曰“九还”。生于清同治十三年,卒于民国二十五年。吾家世居湘潭北乡之罐子窑。太高祖讳铭鼎,字建中。高祖讳登瀛,字仙舫,以附贡生纳资为衡州学训导,有集曰《东滨录》。曾祖树之,字印潭,县学生员,早卒。曾祖妣徐,抚孤成立,教导有方。公年少峥嵘,文彩炳蔚。张燮均督学湖南,公与试,试卷已点定,次名二十,榜发竟屈落,莫知所由。公乃就亲友贷金,市图书数百卷归,键户诵习。曾祖妣徐至破产偿书价,吾乡方言,“输”“书”音同,遂讹传徐太夫人破产为儿偿博负云,时光绪十六年也。二十九年癸卯,公以第一名中试湘潭县学生,食廪饩,同年中选留学日本官费生,湘人同与斯选者,凡三十四人,其著者:长沙杨昌济,善化陈家瓒,湘阴仇亮,宁乡廖麓樵,湘乡萧仲祁,邵阳石醉六,新化陈天华、曾继梧,衡山刘揆一,同邑李傥、胡迈、杨仲子。
公既东渡,习警政,与黄兴、蔡锷友善,入同盟会。学成归国,主办湖南警政学堂。长沙周介祹,即其著籍弟子。时戊戌维新既败,孙黄革命之说大张,而吾湘犹倡守旧,盖长沙王先谦、湘潭叶德辉、蔡与循实主张之。公乃与同邑易味腴、曹毅亭倡新学相排抵,且撰湘潭县人士驱逐叶德辉檄文,版印数千百本流布,新旧学之争,壁垒森严,于是民间遂有“易曹朱,黄叶蔡”之谣,盖湘潭方音,黄王无别,他字亦取谐音,谓“一槽猪势吞黄叶菜”耳,其慷慨激越之概,今犹仿佛见之。
浏阳唐才常,谋覆清社,组自立军,公与焉。旋入都,官警视厅右丞,阴为革命党人内应。宣统二年,补民政部签事,花翎三品衔,特旨加随带四级,兼北京官医院监督。公在官时,属僚某,属稿不善,公涂改不少假借,某衔之,投书密告,指目公为革命党,公乃避难走天津租界,其忠于革命如此。辛亥十月,清社终屋,政肇共和,公任交通部签事。其在官医院监督任内,羡余万数千金,悉以移交,丝毫无所取,其廉又如此。公官京师,同邑齐璜白石,善绘画、金石篆刻,顾士林未之重也。公与义宁陈师曾衡恪旧交,介璜与之交友,师曾遂为璜延誉,名乃大噪,璜为公治印,镌边款云:余由师晦,得识师曾,师晦有命,无不从也。其宏奖风流又如此。袁世凯图复辟。蔡锷以计脱走,出都时,至余家易服,公以三十金赠之。与黄兴交尤笃,先妣语余,黄兴返长沙,各界集会欢迎,我则弹风琴。盖当时以此为奏乐也。宁乡周震鳞道腴,尝语余外子湘阴易祖洛云:“汝妇祖朱师晦。与克强交最密,时称为黄兴之副官长云。”余忆公诗集中,有九君咏之什,九君者,张鹤龄、善耆、黄兴、蔡锷、仇亮、范静生、陈师曾、叶德辉、梁辟垣也,其拳拳于友朋之谊又如此。
公年五十不仕,时先考供职山西运城盐务局,迎养梓舍,日以临池吟咏自娱。公与康梁政见不同,而独服膺有为之学,以所为并州杂诗为贽投有为,有为详为评改,称其诗老苍而秀发云。公博学多通,所著者有《六书哲学》、《管子注》、《三十年闻见录》、《续湘军志》、《诗集》、《文集》、《日记》各若干卷,遗稿盈笥,先考以界外子宝存。
岁丙午,家藏残书并遗稿,荡然无存,唯《续湘军志》清稿,以王先生季范借去,幸存于京师,近袁鹤皋先生从长沙市第三中学拾得癸卯日记一卷,刘焜先生拾得文集一卷,皆烬余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