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冬,国民党爱国人士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宣布反蒋抗日,发动福建事变,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习惯称“福建人民政府”)。在此之前,方鼎英爱李济深等人派遣,到湘西发展武装,以配合福建行动。方先生到达湘西以后,于1933年6月来到了靖县。
方鼎英,湖南新化县人,早期留学日本,先在日本东京振武学校就读,后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八期。在日本,他参加了孙中山组织的“中国同盟会”,回国后,积极参加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时期,任过黄埔军校教育长。在长沙曾与我县黄凤池先生相识,此次他来到靖县,便住在甘棠坳祥背黄凤池家里。
方鼎英的一个老部下与当时驻在靖县的湖南省保安四区一团团长贺竟成(黔阳县人)有密切的私人关系。方鼎英派人前去与贺联系,动员贺竟成组织“全民救国军”倒戈反蒋抗日。贺以抗日救国为己任,欣然应允,便将所属部队改名为“全民救国军”,宣布反蒋抗日,并决定将所部扩充为一个师,贺任师长。此时,国家主义派从汉口派喻翊忠来到湘西,与方、贺等人接洽,喻任“全民救国军”前敌总指挥。
“全民救国军”成立后,在靖县、通道等地开展宣传,号召各界人士支持抗日救国。靖县申建藩、宋云涛、黄钺、龙骧、吴君庭、唐振之、杨绍祖等人纷纷响应,大力支持,积极参与贺的扩军活动。外地来我县乡村师范教学的教师廖鼎铭、盂津、蒋剑涵等受青年党之命为“全民救国军”出谋划策。靖县县长孟鼎鉴、国民党靖县党务宣传员彭玉甫也表示同情和支持,因而贺部扩军活动在靖县和通道得到迅速发展,招收了一批青壮年入营。经有关人士商议,决定以吴君庭出任新建团的团长,唐振之、杨绍祖和通道粟昌福分别为该团一、二、三营营长,明一轮为杨绍祖营的连长。贺部扩军后,开赴通道县城(今通道县溪镇)整训。
方鼎英见“全民救国军”逐渐发展壮大,异常兴奋,为贺部制订进军方案,决定待整训完毕,便攻打洪江,指望在夺取洪江以后,筹饷备械,大干一番。贺竟成胸怀报国,满腔热忱,积极准备出征。通道整训结束,贺带领部队过绥宁辗转来至靖县,加紧操练。他吹嘘手下有七个神兵,能画符念咒,刀枪不入,冲锋陷阵,攻无不克。练兵时,神兵头带青布,在体育场操练表演,围观者颇众。
部队出师前,在靖县体育场召开反蒋誓师大会,提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蒋介石!”“打倒国民党政府!”的口号,四处张贴反蒋檄文,而后直下洪江。行至洪江郊区的黄茅、带子街地段时,前锋遇敌,战斗打响,雄师奋进,锐不可挡。因洪江有重兵把守,急切攻克不下,便改由绥、会边境进攻安江。
湖南省省长何健接电后令保安第四区代司令陈子贤率部进剿。陈部何沛霖团抵达安江后,被喻翊忠、贺竟成部包围,战斗自晨至午,打得相当激烈,击毙官兵数十。战斗中,贺部营长扬镇南率一营人投降官军,加之陈的后继部队亦陆续赶到,贺部内外受敌,力渐不支,伤亡颇重,他所吹嘘的“刀枪不入”的神兵,亦中弹殒命。喻翊忠亲临前线指挥,被何团五连生擒,在解押途中被杀,起事宣告失败。贺部溃退后,从安江进入怀化,后又退往绥宁边境的湾溪一带,屡遭官军的追击堵截,于1934年元月,过绥宁东山,败回靖县。
方鼎英在贺部攻打洪江时,又召开有靖、会、绥、通四县部份人士参加的扩军会议,计划再组建一个军(暂建一个师)的武装,黄凤池任军长暂兼师长,靖县黄炎,会同梁骏、绥宁苏星云三人为团长,各组建一个团,明一轮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受命协助黄炎组建一个营,明任营长。但是,会后没有几天,不幸消息接踵而来:一是福建人民政府失利;二是贺师败退归来;三是陈子贤奉命缉拿方鼎英。因此,以上扩军计划,仅是一纸空谈,并未付诸实行。
陈子贤与方有旧,事先秘密函告,劝其迅速离靖。方鼎英秘密来靖城居住数晚。三迁其地,潜伏在城外河中船上,黄凤池派黄再域、钟斗三两人来城护送方先生,坐船沿渠江顺流至土溪铺岩头和连山一带,1934年元月3日,复沿江而上,经靖城至通道北乡,由小道过绥宁,进入广西、广东到达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