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0月,昆明“重九起义”成功,蔡锷出任云南都督。他上任以后,拨乱反正,励精图治,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诸多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使当时闭塞落后的云南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同时,他敏锐地意识到,云南山高水险,关山阻隔,是影响各方面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他于1913年1月致函孙中山先生(当时任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理),指出:“窃维云南,当英法二国之冲,为西南各省之障,自法人滇越路成,滇之危机日迫,梢(稍)有知识者,每闻越轨汽笛之声,辄心忧如捣,固忧滇也。然西南之安危系于滇,全国之安危亦即系于滇也,岂仅忧滇而已哉。现今滇省因款奇绌,尚无已成之铁路,其待办者,曰滇蜀,曰滇缅,曰滇邕,曰滇黔,四者之中,权其轻重,又以滇缅、滇邕为最要(注:引号为笔者所加,以下同)。然缅、邕两路(如果)同时并举,财力实有不济。于兹二者,又择其缓急,则以滇邕为急切。盖铁路政策,本取商业上、军事上之又便利也。缅邕两路虽于国防、商务均有关系,而缅路所以通外,邕路所以通内。滇省远距中原,非先通内以联络腹地各省,实不足以图存,况滇邕路线于商业上、军事上均占优胜,此所以为急之又急者也。且此路线短,费省,成功较易,而收效颇速。”在这封信中,蔡锷还设想了滇邕铁路的起止路线,“其线西起昆明,由曲靖经黔之兴义,过桂之百色,以直达南宁(与今南昆铁路大致相同,笔者注),若再由南宁延长至龙门岛尤为美善。”蔡锷认为,“此地可辟为商港,并可营为军港,以屯海军,此路关系甚属重要。”关于修建滇邕铁路的筹款事宜,蔡锷也有考虑。他在信中力陈己见,拳拳之心可鉴:“一切情势久为先生洞鉴,无待赘述,但滇以贫瘠之省分,而谋此浩大之工程,筹款维艰,不能不望中央主持。上年曾详陈此路情形,电请大总统饬部核议,由桂、粤、滇、黔四省分段承办,嗣又恐各省难于担任,反致延搁,电请交通部仍归国有为宜,而部以限于财力,不允所请。后接胡都督鱼电,欲联络粤、桂、蜀、滇、黔五省自行筹款兴办,公推先生主持其事,先在粤设筹办机关,当即电恳先生毅力担任,并请电商粤、桂、川、黔四省妥筹办法。此路之望助于先生,若大旱之望云霓也。今先生以当代之伟人,操全国之路政,富国强兵,安内攘外,皆将于此决政策焉,必能使西南边徼,转危为安。务祈鼎力维持,筹拔巨款,俾滇邕轨道早日兴筑,早日告成。行见懋迁,货物工商,皆可振兴;征调将兵,滇粤互相策应,破外人之阴谋,保西南之大局。不惟云南之幸,实全国之幸也。”
1913年9月,蔡锷奉凋赴京任职,仍念念不忘修筑滇邕铁路大计。临行前,他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表示:云南最重要的还是交通问题。在国防上尤应与广西交为一气,如有缓急,才能应援。我到京,当向中央建议,赶速修成滇邕铁路,以为西南国防初步基础。
在蔡锷将军逝世多年以后的今天,他的这个美好的设想才得以变成现实。被誉为西南最大的“扶贫工程”的南昆铁路已于今年修筑成功,为大西南走向世界,实现经济腾飞插上了钢铁的翅膀。蔡锷将军在天之灵,亦当含笑庆贺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