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丹先生,湖南湘潭县人,与谭延闿同为清末一榜翰林。后黎任甘肃西宁道道尹,结识西宁镇守使马骐,北伐后谭延闿任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时,成立青海省,马骐以黎为谭之同乡与同科翰林,请黎为南京代表。通过谭黎之关系,行政院以马骐为青海省政府主席,黎丹为省政府秘书长。黎认为青海省境,大部为藏族,且南邻西藏,非学习西藏语文在行政上多所不便,因倡议组织藏文研究社,号召有志之士,学习藏语文。其中杰出者,有杨质夫先生编著藏汉小字典,为继章嘉国师编著四体合壁文鉴后之第二部藏汉翻译字典。于当时学习藏汉语文为有力之工具。原英人查理士柏尔,为英国之西藏通,著有英藏大字典,中国人学习藏文,先以汉文译英文,再借助于英藏大字典,译成藏文。似此转折,费时费力,言之痛心!藏汉小字典出,即减少此转折。实有利于汉藏语文之相互译述。此一伟大贡献,黎丹先生之倡导,实为第一功。
黎丹先生后任监察院监察委员,为沟通汉藏文化,自请赴西藏访问。访得喜饶嘉错大师,大师在西藏为格希。格希者,藏语博士也。大师在西藏各地多次佛教经典雄辩会上,名列第一。向为西藏活佛宗教界人士所敬佩。尤具爱国热情,黎丹先生敬请之离藏来内地,任中央、武汉、北京等四大学教授。以沟通藏汉文化;并劝导西藏僧俗,倾心内向,热爱祖国,喜饶大师以前述之功勋,由国民政府任命为蒙藏委员会委员,旋升副委员长。于国内民族团结,多所贡献。人民政府成立后,任青海省政府副主席。凡此藏汉小字典之编著,喜饶大师来内地四大学讲学之敦请,与促进国内民族团结,皆黎丹先生倡导访贤,沟通汉藏文化之贡献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