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刘氏勋烈风范长存
作者:赵斐
【摘要】在湘潭市城正街,有一座古朴、典雅的四合院,叫刘烈士祠,它是湘潭人民为纪念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驱刘道一烈士而建立的;刘烈士的胞兄、近代民主革命家刘揆一先生亦曾居住于此。
  在湘潭市城正街,有一座古朴、典雅的四合院,叫刘烈士祠,它是湘潭人民为纪念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驱刘道一烈士而建立的;刘烈士的胞兄、近代民主革命家刘揆一先生亦曾居住于此。烈士祠内陈列着刘道一烈士的生平事迹图片,祠后安葬着刘揆一先生及其夫人的合冢。来此凭吊、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刘氏兄弟出身于一个破落的书香家庭,祖籍湖南衡山,清朝末年随父刘方尧迁居湘潭县花萼乡八斗冲。他们均系同盟会的杰出人物。

刘道一,字炳生,自号锄非,生于1884年。1904年2月参加黄兴等人组织的华兴会。同年东渡日本留学,与秋瑾等组织秘密团体“十人会",以反抗清政府,光复中华为宗旨;后又参加“洪门天地会”,受封为“草鞋"(即将军)。1905年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任书记、干事等职。1906年夏,受同盟会派遣,回湖南联络会党、新军,准备武装起义。同年12月,与蔡绍南、覃振、成邦杰等人组织领导萍、浏、醴起义。刘道一并在长沙掌握全局,策动新军,筹备饷械,以接应起义队伍攻取长沙。起义爆发后,浏阳、醴陵、萍乡各路起义军遍布附近几县,在几天内占领了麻石、文家市、上栗市等重要市镇,推举会首领龚春台为起义都督。起义声势浩大,累败清军。清政府大为惊慌,急调数省军队“会剿”。起义队伍终因众寡悬殊,遭致失败。刘道一在长沙不幸被捕。入狱后,他大义凛然,威武不屈,慷慨陈词:“士可杀不可辱,死则死矣!”并在壁间题写了“舍身此日吾何惜,救世中天志已虚”之壮烈诗句。12月31日,刘道一从容就义于长沙浏已门外,时年22岁。他是同盟会成立后为推翻清政府而最早流血捐躯的革命志士。孙中山先生闻讯,写诗痛挽:“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尚余残局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塞上秋风嘶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注:此诗传为汤增壁代笔,以孙中山名义发表)。黄兴也写下了“英雄无命哭刘郎,惨澹中原侠骨香”的诗句,痛掉刘道一。

刘道一烈土的胞兄刘揆一,字霖生,生于1878年,长道一6岁。他1903年春自费留学日本,结识黄兴,参加拒俄义勇队,年底回国,任醴陵渌江中学监督,暗中进行驱满的革命活动。1904年2月,在长沙与黄兴、宋教仁、谭人凤、周震鳞等组织革命团体华兴会,被推选为副会长,并由他另设外围组织同仇会,以联络会党,同年春,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他与黄兴第一次同会党首领马福益秘密会议于距湘潭县城约25公里之茶园铺矿山一岩洞中。会议议决于11月16日(农历十月十日)清西太后叶赫那拉氏七十生辰在长沙发难起义,由各地会党分五路响应,以黄兴为主帅,刘揆一、马福益为正副总指挥,黄、刘、马三人分别任大将、中将、少将。华兴会、同仇会与哥老会积极活动,引起了官方的注意。清政府加紧侦缉,加以党人机事不密及叛徒告密,致使酝酿数月的起义谋泄失败。事败后,刘揆一再次亡命日本。1907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代行执行部庶务干事,后因孙中山、黄兴去安南,他代理同盟会总理职务,主持东京本部工作,直至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后,刘从日本回国,到汉口前线任督战员。同盟会转为公开后,他是著名的“十干事”之一。袁世凯篡权后,受黄兴之托,一度任陆徵祥,赵秉钧内阁工商总长,以筹措革命经费。后被迫辞职。1914年在天津创办《公民报》,刊登反帝制言论,声讨袁世凯,被查封。黎元洪继任总统后,—度任北京政府国会议员。北伐战争前夕,赴广州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1932年受聘为中国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纂修。翌年,被聘任为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顾问。1934年因发表《救国方略之我见》,主张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被解除顾问职务。从此息影家园,隐居湘潭城内刘烈士祠。解放后,刘揆一先生被聘为湖南省军政委员会顾问,毛泽东主席曾指示当时的湘潭市市长毛特夫专程到他家慰问,并两次亲笔致信刘揆一先生,表示问候。1950年12月,刘揆一在湘潭去世,享年72岁。

在近代史上,刘家兄弟一个为革命元勋,一个为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共赴困难,同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拯救中华,建立了卓著功业,其风范、其精神,为世人所景仰。1936年,刘氏兄弟的母亲张氏老夫人逝世时,老同盟会员、国民党元老——湖南宁乡人周震麟(道腴)先生曾撰挽联悼之:

知废知兴,汉家初定思贤母;

有勋有烈,民史新编纪嗣君。

联中称赞刘母的两个儿子象汉朝初年的王氏兄弟一样,不仕楚王项羽,面忠心仕汉,辅佐汉高祖刘邦,表达了对刘氏兄弟及其母亲的敬仰之情。

刘氏勋烈,风范长存。
下载全文:
 
来源:湘潭县文史第7辑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