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冬,袁世凯篡政后被贬为全国矿务督办的黄兴,曾率随员70余人来到萍乡安源考察。当时,安源煤矿还特意在公务总汇(又称公事房)大楼前,搭造了木桥一座,横跨小铁路,命名为“黄兴桥”,以表敬意,藉作纪念。
黄兴(1874——1916),近代民主革命家。原名轸,字廑午,又字克强,湖南善化(今长沙人)。辛亥革命时期,人们把他和孙中山并称为“孙黄”。1912年1月1日,出任南京临时政府陆军总长。不久,袁世凯篡夺临时总统。政府北迁,黄兴负责留守南京,后留守府被袁世凯撤销,袁迎孙、黄入北平定国是。孙中山受任为全国铁路督办,黄兴为全国矿务督办。
关于黄兴来萍考察,有关人员曾作过一些记载:据早年追随孙中山、黄兴参加民主革命活动的萍乡东桥人汤增壁在30年代初撰写的《同盟感旧录》记载:民国元年冬“(黄兴)先生解职还乡,相与盘桓匝(周)月。中间勘矿,曾至萍乡安源”。又李为扬在他的《李寿铨与安源煤矿》一文中也有记说:“民国元年冬,黄兴返湘省亲,并来安源参观。11月9日,李寿铨亲赴长沙迎迓。16日黄兴率随员70余人由李寿铨陪同正式访问安源”。李寿铨,字镜澄,江苏扬州人,曾由黄兴介绍加入同盟会和南社,与黄兴交厚,此番黄兴来萍,情好款洽,自逾寻常。为了隆重接待这位客人,矿方“临时把德国工程师史密特和娄格士的住寓腾出来作为行辕,举行全矿盛大欢迎会于弹子房,会后公宴,并摄影留念。”黄兴在安源,“接着逐日在窿内外详尽地进行参观,于21日返湘”。事后,李寿铨还放大黄兴巨幅半身像,悬挂在弹子房大厅墙上。黄兴在考察中亲眼见到矿工们的辛勤劳动,曾赞叹不绝,认为是他难以忘却的事。在考察期间,黄兴还到萍乡中学作过演讲,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一书中曾记述说:民国成立后,“不久革命伟人黄兴光临我们的县城。他认为丙午萍浏之役与他本人有密切关系,因此乘着回到湖南家乡之便,特地来凭吊这个首先发难的革命圣地。我们学校的全体师生开会欢迎他,县城许多时髦的人物都挤来参加。要一睹这位革命伟人的风采和亲聆他的革命谠论”。黄兴所说“丙午萍浏之役与他本人有密切关系”,这是因为,他曾参与领导这次起义(起义时他在日本)。起义前,他曾授意回国领导这次起义的同盟会会员刘道一,“以军队与会党同时并举为上策”。建议首先在萍乡安源一带,利用矿场组织机关,发动会党,同时运动军队。起义虽遭失败,但严重地打击和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给其他地区接连不断的反清斗争以很大的影响。
黄兴还非常关心他的老战友萍乡的民主革命志士黄载生烈士。黄载生,原名黄钟杰,又名黄直、黄骥等。生于1881年。先是参加黄兴领导的“华兴会”,后任中国同盟会湘赣外务部员,在湘赣间散发同盟会《民报》,发展会员100多人,成为这一地区革命影响很大的人物。辛亥革命前(1910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日被杀害于萍乡西郊,时年仅29岁。
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后,黄兴即寄亲笔信给烈士亲属说:
启者:兹鄙人邮寄银洋壹百元,敬为载生烈士迁葬之资,已请国民党喻君相平等转致,望仰妥收是幸,予此即颂近祉。
黄兴启
正月十九日
黄兴这次来萍,对烈士家属也是抚慰备至,《同盟感旧录》中说:“吾萍黄载生烈士遗族,携其幼弱,踵门来谒,先生抚慰备至,视幼弱儿欲泣下,为题‘光昭吴楚’一额以赠之”。黄烈士的儿子黄慰舜,幼时听他母亲和亲友说:辛亥革命胜利这年冬,黄兴乘专车亲自来到萍乡,主持建造纪念碑。当时黄烈士家属曾去峡山口火车站(萍乡县城的前一站)迎接黄兴。黄兴指定萍乡国民党党部拨专款400银元,建造烈士纪念碑,并为墓碑题词。外联是:一死结成新世界,万山罗拜此英魂。中联为:为祖国捐躬,倡义先声垂宇宙;择名山葬骨,稽勋旷典炳旗常。内横匾:气壮山河。外横匾是黄烈士钟杰之墓。还曾在安源张公祠主持召开追悼会,并议定每年给其家属抚恤金350元。正是:人生修短有限,此情绵绵无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