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次子曾纪鸿的夫人郭筠,字诵芬,湖北蕲水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5月13日生,是进士、翰林院编修、淮扬海道,两淮盐运使郭沛霖第三女。咸丰八年,郭沛霖守安徽定远,城破,为太平军所杀。郭筠幼承家洲,年十九出归曾家,复受曾国藩教育,行身居业。始终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准训,平日潜心经史,孜孜不倦,善诗词,著有《艺芳馆诗钞》行世。1974年,其孙曾约农、曾宝荪辈于台湾复将她的遗存手稿付诸影印,名《艺芳馆诗存》。
曾纪鸿自幼好学不倦,精通数学,勤习英文,自期在科学上取得高深造诣,但身体不好,于光绪七年因肺病去世,年仅三十四岁。那时,他的长子曾广钧(字重伯)才十五岁、兄曾纪泽又远使英国,郭筠便主持家务,亲课儿曹。
郭筠一生经历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和民国六个时期,正是我国社会处于急剧变化,由封建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时候,也是内忧外患交相煎迫、维新与守旧之争发展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时候。她继承儒家的伦理道德;又审时度势,吸取维新思潮。戊戌政变事发之日,郭筠命儿子季融把北京湖广会馆的门簿烧掉,以免慈禧太后党羽按图索骥,株连多人。这件事反映了郭筠的机智,也说明曾家与新党的关系。戊戌六君子殉难后,曾国荃之孙伯航(广河)服毒自尽,更可见一斑(事见曾宝荪女士纪念集《曾宝荪回忆录》第九十七页)。郭筠生有四子一女,长子重伯,二十三岁中进士,是翰林院中年纪最轻的,著有《环天室诗钞》行世。次子理初曾任湖北施鹤道、湖北按察使。三子敬贻作过驻英使馆参赞、驻高丽钦使。四子季融当过“刚武军”统制、上海制造局局长。女广珊是俞大维的母亲,工诗词。子女的成就全由郭筠教导得来。
郭筠对教育孙辈产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曾宝荪在《艺芳馆诗存》的《前言》中说:“先祖母高瞻远瞩,在光绪末年已知国内政治势趋鼎革,而学术演进,偏重科学,除长孙女早适姚氏外,其余三房男女孙辈,均令其远赴英美学习科学。”起先,郭筠在男女孙辈中,每房留一年长者,从小带在身边,亲自督教,“不分男女、一无轩轾。”其中宝龄早嫁,宝荪、约农、昭权都成了驰名中外的学者和教育家,尤其在那个风气闭塞、重男轻女的时代,曾宝荪能进学校,信基督教,并是我国第一个留学英国的女子,若不是郭筠的远见卓识、思想开朗,就不可能如是。毋怪曾宝荪说过,“盖吾等对国家如有贡献,悉艺芳老人所赐也。”曾宝荪,曾约农惨淡经营,创办艺芳女校,就是为纪念郭筠,而以“艺芳”名其校。
富厚堂是曾国藩的故居,子孙聚居,清末民初,一切家务皆赖郭筠主持。她秉承先人遗训,勤俭治家,告诫子孙不染纨绔气习,力求自立自强。年近七十,自知体弱,感来日不长,乃手书家训,名曰“曾富厚堂日程”;要求子孙天天做到,时时遵守。“日程”计六条:
一、男女皆应知习一样手艺;
二、男女皆应有独自一人出远门之才识;
三、男女皆应知俭朴,每月所入必要敷每月所出,人人自立一帐簿,写算不错;
四。男女皆应侠义成性,不要行为有亏;
五,男女皆应抱至公无私的心肠,外侮自不能入,而自强不求自至矣;
六、我家行之,一乡风化,则强国之根,基于此矣、“日程”文字不多,但对当时富厚堂这个世家来说,要求不可谓不严,从而也显示了郭筠的思想、作风、胸怀和理想。曾家后代,代代有才人,实与郭筠的教育熏陶有深切关系。
郭筠遗文仅存《避乱始末记》一篇,影印在《艺芳馆诗存》卷后,大抵以其亲身感受记述咸丰四年(她刚七岁)至辛亥革命五十余年间中国社会动荡不安那种颠沛流离的忧患生活,字里行间,流露了她对晚清政治腐败的不满情绪和对穷苦百姓的同情心理。此文是她晚年乡居之作,后段所写长沙在“反正”前的饥荒扰乱比较详尽,她同情穷苦大众的心理也更明显。并对辛亥革命前几位湖南巡抚的才具优劣、为官好坏有所评论。
她的诗词有忧国伤时之什,有抒怀遣兴之作,有亲友唱和之韵,有勖勉儿孙之章,感情丰富,清新可读。摘抄数首以飨读者。诗中标点符号为作者所加。
(一)、有感
天心未厌乱,抚剑热中肠。
飞花驰白日,明镜点秋霜。
仆仆风尘里,茫茫岁月长。
惊心闻唳鹤,夺魄却贪狼!
转电时闻警,妖氛日跳梁;
“睦邻”频割地,输帛屡倾囊。
四海疮痍苦,连年水旱荒;
寰舆非乐土,宵旰意彷徨!
官守劳存问,军需待计量;
将军非大树,医国乏良桑!
变法心愈激,偷安胆未尝;
未遑驱劣马,先己告亡羊。
涸辙难纾困,危邦若探汤。
妇孺应共愤,贤哲尽咽伤;
每耻榆关役,行看云汉章。
饰辞宁忍辱,毁圣开狉猖!
镇海心虽切,移山愿岂偿?
纫蒲衷似结,弦佩曷能张!
愿效秦廷哭,群咻楚众狂;
筹边思用赵,歧路自悲杨。
炼石终期补,挥戈引领望;
杞忧诚剀切,何日启明堂?
(二)、即景
散步无聊睡起迟,连宵骤雨涨秋池。
井梧摇落缘知候,丹桂香浓懒赋诗。
检点药笼思却病,爱看山水亦如痴。
蹉跎四十年来事,每与儿曹话昔时。
(三)、又和广珊夏日即景韵(二首录一)
波纹如织柳如烟,却拟桃源别有天。
雨过楼台横夕照,风来钟磐自山巅。
阶前百卉随时长,石上孤松莫问年。
相逢尽道桑麻好,落日溪头趁钓船。
(四)、浙江某县令赋《长安月》甚伙,多刺时,其以文为谏欤?聊仿其制
《长安月》浩劫似焚秦,纵肆搜牢兵即贼,漫无纪律虏骄入,蹂躏太伤心!
《长安月》甲第拟星罗,往日清淡挥羽扇,此时仓卒避雕戈,天意竟如何?
《长安月》时尚斗繁华,结习曲中歌舞盛,哪知城外炮加,逸乐已无家!
《长安月》愤极首频搔,太息金汤如垒卵,伤心玉辇怕亡牢,指鹿误秦高!
《诗存》各篇大都没有载明写作时间,从编排顺序和诗中词意看,《有感》当作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长安月》则写于八国联军进京之时。
1916年3月12日,郭筠病故于富厚堂,年七十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