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关键在于给左宗棠戴什么“帽子”
作者:张德学
【摘要】拜读了《笔谈左宗棠》赵世培同志的《不必替左宗棠找“帽子”》一文,我觉得作者对左宗棠下的结论,仍然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拜读了《笔谈左宗棠》赵世培同志的《不必替左宗棠找“帽子”》一文,我觉得作者对左宗棠下的结论,仍然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赵世培同志不主张“对任何历史人物都作出总括一生功罪的评断,即戴上一顶非此即彼的帽子”。他认为给左宗棠的一生戴上“中兴名臣”或“汉奸屠夫”这样“各执一端,水火不相容”的帽子,“既不能科学地判定左宗棠的功罪,更不能确切说明左宗棠的阶级立场或政治观点的是非”,因而是十分错误的。他认定,评价左宗棠应该用“阶段功过论”,“他的前期,是个杀人盈野,血溃累累的刽子手,是统治集团中一批重要的反动人物之一;他的后期,是个顺乎人心,功在民族的爱国者,是统治集团中少量可数的进步人物之一”。“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其后期是主要的”。

我拜读赵文深感字里行间溢露出一种可贵的求实精神。但赵文于理论分析后对左宗棠得出的最终结论,却不能令人苟同。我不同意把左宗棠以年限为界分成前后期,从而认定其前期是“刽子手”、“反动人物”,后期是“爱国者”、“进步人物”的说法。我以为,把“刽子手”、“反动人物”和“爱国者”、“进步人物”这种“各执一端、水火不相容”的帽子,分阶段同时戴在左宗棠头上仍然算不上对这个历史人物做出了科学的确切的评价。

需要声明的是,我并不一概笼统地否认用“阶段功过论”评价历史人物,问题是必须恰如其分。譬如赵文列举的杨度,就可以运用“阶段功过论”,说他的前期是落后反动的保皇党人,后期是进步革命的共产党人,给他的一生分阶段戴两顶截然相反的帽子。而对左宗棠则不可如法炮制,其原因在于:杨度一生中的阶级立场、政治观点以及从事的实际活动确实存在着一个界线分明迥然不同的前后期;存在一个从拥护复辟帝制的封建遗老逐步转化为共产主义战士的演变过程。而左宗棠的一生除所从事的军事活动大致可以分成镇压农民起义和反击外来侵略的前后期外,他的阶级立场和政治观点,他的世界观却是终生一致,一以贯之,丝毫没有什么前后期区别和转变可言,我们怎知能仅以他的实际活动前后略有区别为由,从而对他运用“阶段功过论”呢?怎么能断然以年限为界分为前后期进行评价,给他分阶段戴上两顶水火不相容的帽子呢?

马克思主义者是主观与客观、动机与效果的统一论者。辩证唯物主义教导我们评价任何历史人物和现实人物,不但要认真考察他的实际活动的客观效果和作用,而且要认真考察他从事实际活动的主观动机和愿望。一定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效果的机械唯物论和片面强调主观动机的唯心论。正是马克思主义的这条基本原则,要求我们在评价左宗棠这个人物时,不但应该认真考察他一生从政从军实际事功的客观效果(即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还应该认真考察他的世界观(即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出准确的评价。我以为,左宗棠前期的镇压农民起义,自然不能不是一种罪在人民的反动行为;他后期的反击外来侵略,自然不能不是一种功在民族的正确、进步行为。但他的反人民也好,反侵略也好,统统是在“忠于朝廷”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这种思想在封建社会里属于正统的儒家思想。左宗棠从小受儒家封建教育熏染,立志“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通古人”(《左文襄公年谱》卷一、十一页),儒家的忠君思想在他头脑中根深蒂固。他的这种思想核心是从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长远统治出发,达到富国强兵,使封建社会延年益寿。这种思想决定了他对那些妨碍封建地主阶级长远统治,扰乱朝廷正常秩序的武装力量,无论是正义的进步的农民起义,还是非正义的反动外来侵略,都要挺身而出竭力尽心地加以镇压,加以反击。也就是说,左宗棠一生从政从军的文治武功,都可以找到一种稳固的思想根源,即“忠君报国”的正统儒家思想支配了他的一生。所以,我以为左宗棠并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人物,他的一生非但阶级立场和政治观点没有前后期之分,就是从政从军的文治武功严格的讲也不宜分什么前期和后期。譬如,一向被人们颂扬的岳飞,林则徐,不是都曾在镇压农民起义时表现了一幅“屠夫”嘴脸吗?就连被人们颂扬为“人民诗人”的杜甫,不也是写过“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吴越”的诗句,表达了有朝一日要把江浙一带的农民起义军斩尽杀绝的想法吗?以左宗棠前期有过镇压农民起义为据,从而冠以“刽子手”,反动人物的帽子,我总觉得不太公允。至于左宗棠后期是“爱国者”、“进步人物”,我倒觉得这种说法并无什么明显不妥,只是认为不宜把他捧得过高,说什么“鹤立鸡群”,“异峰突起”。在外敌入侵的形势下统治集团中主张卖国投降的,自然是反动人物,但爱国抵抗的,也并不见得人人都是进步人物。因为爱国抵抗的动机和出发点各为不同:有的为中华民族,为人民;有的是为封建王朝、为统治者;有的为人民为统治者兼而有之,等等。左宗棠的爱国抵抗,正是为统治者为人民兼而有之,这是承认左宗棠是“爱国者”、“进步人物”的尺度。

总之,我不同意按照“阶段功过论”对左宗棠进行评价。综观左宗棠的一生,一方面他的阶级立场、政治观点以及从政从军的文治武功是统一的,都是在忠心耿耿地为清王朝效劳卖力。他本人是封建地主阶级中的正统派、开明派、强硬派;另一方面他的政治思想及实际事功又是矛盾的,他身上又存在着是非掺杂、功过掺杂的现象。在他的政治思想中,一方面有忠于封建王朝统治,仇恨人民反抗的因素;另一方面又有忠于国家和中华民族、忧国忧民的因素。一言以蔽之,左宗棠是一位在中国近代史上颇有影响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家、军事家。我以为给他戴上这顶分寸适度的帽子是实事求是的。


下载全文: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