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左宗棠及其手稿
作者:向途
【摘要】在中国近代史上,湖南人曾经出过几次大的风头。这就是清朝咸丰、同治年间的湘军将领,戊戊改变中的谭嗣同、唐才常和辛亥革命时期的黄兴、蔡锷、宋教仁等。
  在中国近代史上,湖南人曾经出过几次大的风头。这就是清朝咸丰、同治年间的湘军将领,戊戊改变中的谭嗣同、唐才常和辛亥革命时期的黄兴、蔡锷、宋教仁等。

被清朝政府吹嘘为所谓“同治中兴”的四大名臣曾、左、彭、胡,他们都是靠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发家的湘军将领。他们中间的二号人物左宗棠,就是一个功过参半的有争议的人物。

左宗棠,字季高,湘阴左家塅人。这个人年轻时据说很狂妄自大,因为他很看不起那些死啃八股文的儒生,而很注意研究山川形势、用兵和经济之道,常把自已比作诸葛亮,因而遭到一班腐儒们的嘲笑。他只考中过举人,考进士几次都没有考中,后来他也不想去再考了。就在这种为一般人所看他不起的时候,却受到安化陶澍和福建林则徐的赏识,这陶、林两人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大官,林则徐存广东禁烟闻名全国,陶澍也做过两江总督,很有点名气。陶澍把左宗棠聘请到他家里教他的独生儿子陶少云,这陶少云后来还成了左宗棠的女婿。

太平天国起义以后,一路打到湖南,触动了地主阶级的切身利益,骆秉章做湖南巡抚,左宗棠应聘出山,帮他筹划军务,后来又帮张亮基出谋划策,这段时期他调兵遣将,募兵筹饷,出了很大的力。由于他顶撞上司,得罪了湖广总督官文,被官文参劾,要把他拿解进京去问罪,后来经几个湖南大官僚郭嵩焘、曾国藩等的极力保荐,不但没有治罪,反而要他招兵五千,去帮曾国藩襄办军务。
左宗棠从此直接带兵打仗,镇压农民起义,以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子,一路青云直上,做到了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甘总督、封为恪靖伯(后加封候爵)。他这前一段的历史是很不光彩的。

1875年(光绪元年),他以钦差大臣的身份,督办新疆军务,讨平了民族败类阿古柏、白彦虎等人的叛乱,收复乌鲁木齐、和田以及伊犁等地,阻遏了英、俄帝国主义的侵略,维护了祖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却又是有功劳的。同时他很注意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每平定一处就招抚流亡,安置降军,奖励垦殖,兴修水利,并让驻军屯戍,对于发展大西北的经济也是有贡献的,比如在进军新疆途中,他下令扩建驿道,两旁种植柳树,为绿化西北做出了榜样,至今人称“左公柳”。后人有诗赞道:

“大将西征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左宗棠生于1812年,卒于1894年。死后他的著作被编成《左文襄公全集》行世。这个全集是研究左宗棠以及太平天国战争和近代史的重要史料,其中以奏稿为最多,计64卷,二百余万字,其次是书牍,也有26卷,八十多万字。但他这个全集并不全,有些可能是编纂者有意删掉的,有些书信可能是寄给别人,未留底稿因而搜集不全的。现在存在湖南省图书馆的手稿就有七十多件,而且大多是书牍,可能是解放后从收信人的后代家中收集来的。据说省博物馆和省社会科学院也收得不少。这些未刊手稿是很有价值的,有些可以看出编全集时为什么不收或者收了而要加以删节,从中再现了历史的其实面目,有些未刊稿可以对史实作出很重要的补充和修正。

左宗棠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是他被官文奏劾之后,本有杀头坐牢的危险,多亏了郭嵩焘等人的极力营救,才免于祸。郭嵩焘同他是同乡,私人交情是极好的,对他可说是个“恩人”,后来又结成了儿女亲家,从“关系学”的观点来看,可说关系很深的了。但他后来做了闽浙总督,奉命进军广东督剿,可那时的广东巡抚恰好就是郭嵩焘,郭嵩焘是一个文人,不大懂得用兵,指挥既不得当,筹饷又不得力,工作搞得很糟,左宗棠居然不讲情面,毫不客气地把他奏劾,罢了郭嵩焘的官,起用自己的部下蒋益澧去做广东巡抚,这种为公不顾私的做法,在封建社会里也是很难得的。这些未刊手稿中就有许多是他给郭嵩焘的私人信件,记载着他们的意见分歧和争论,可以使我们深入了解左宗棠的为人。

现在省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正在着手整理左宗棠的这些手稿,并派人赴全国各地收集,准备重新出版他的全集,这个新的全集将以更为丰富而翔实的材料,提供国内外史学界研究利用。


下载全文:
 
来源:《理论与创作》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