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1811—1872年),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1839年中进士,历任清朝礼、吏、兵、刑、工诸部侍郎。1853年,丁忧在籍的曾国藩奉旨办理湖南团练,创立湘军,征战11年,镇压了太平天国革命,成为清王朝的一代“中兴名将”。1867年,曾国藩奉旨北上剿捻,无功而返。1872年3月12日曾国藩死于两江总督任所,享年62岁,追赠太傅,赐谥“文正”。
曾国藩作战经验丰富,军事思想完善,本文仅从其建军思想来谈。
一、另起炉灶,创建新军
湘军成立之前,八旗已经衰朽,清王朝依靠的主要军事力量是绿营。绿营平时分地驻防,遇有变故,便抽调集中,命将统率,组织成军。因此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更重要的是,绿营官气深重,吸食鸦片者很多,打仗时官兵远放枪炮,不能伤中敌人,敌人迫近,就抛弃枪炮溃退不止。清朝统治者也深知绿营腐败不可恃。故曾国藩建军,“非别树一帜,改弦更张”不可,他认为,建军“须尽募新勇,不杂一兵,不滥收一弁,扫除陈迹,特开生面,赤地新立,庶收寸效”。
曾国藩创建湘军,把选将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他认为,一个湘军将领应具备四方面的基本素养:
第一,血性为主
血性就是有忠义之心,即要求湘军将领效忠清王朝,自觉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具有誓死与太平军顽抗到底的决心。曾国藩认为有了这一点就可以达到“以类相求,以气相引,庶几得一而可及其余”的效果,使湘军不但具有镇压太平军的军事功能,还具有转移世风的政治功能。
第二,廉明为用
曾国藩说:“为将之道,谋勇不可强几,‘廉明’二字则可学而几也……清洁之行,已早有以服弁勇之心。”绿营将帅的腐败行为,早已激起绿营士兵的不满,并严重影响军队的战斗力,因此,曾国藩强调将领守‘廉’。他要组建一支新军,能否在这个问题上对将领有所约束,是直接关系到湘军战斗力强弱的大问题。
至于“明”是要求将领做到赏罚公道,是非不淆。“明之一字,主要在临阵之际,看明某弁系冲锋陷阵,某弁系随后助威,某弁回力合堵,某弁见危先避。一一看明,而又证之以平日办事之勤惰虚实,逐细考核。久之,虽一勇一夫之长短贤否,皆有以识其大略,则渐几于明矣”。
第三,简默朴实
简默即少大言,不夸夸其谈,朴实即不浮滑取巧。曾国藩选将很看重这一点,他说:“将领之浮滑者,一遇危险之际,其神情之飞动,足以摇动军心,其言语之圆滑,足以淆乱是非,故楚军历不喜用善说话之将。”他教手下将领李元度“宜多用朴实少心窍之人,则风气易于纯正。”拔塔齐布于末弁之中,看中的就是他的朴实,曾国藩论沈葆桢的前途不可限量,其过人之处也在于朴实。
第四,坚忍耐苦
曾国藩提倡:“习劳苦为办事之本”,取人以“遇事体察,身到心到口到手到眼到”为准。“身到者,如作吏则亲验命盗案,亲查乡里;治军则亲巡营垒,亲冒矢石是也。心到者,凡事苦心剖析大条理、小条理、始条理、终条理,先要擘得开、后要括得拢是也。眼到者,著意看人,认真看公牍是也。手到者,于人之短长,事之关键,随笔写记以备遗忘是也。口到者,于使人之事,警众之辞,既有公文,又不惮再三苦口叮咛是也”。
从以上四点选将要求,我们可以看出,曾国潘选将把封建道德放在首位,注重将领的品质操守。他认为,才生于情,智可以因忠而生,“忠不必有过人之才智,尽吾心而已矣。能剖心肝以奉至尊,忠至而智亦生焉”。
二、选将募勇,编制成军
对于湘军士兵的招募,曾国藩极其重视,亲定招募三大规条:第一,统兵必亲自招募,不假手于人;第二,严定选兵标准;第三,必在湘南原籍招募,取具保结。从而确保士兵的素质和质量。
曾国藩组织湘军,鉴于绿营将不知兵,兵不用命的弊端,用自招的山农,以代有籍的士兵。统兵必亲自招募,指凡统帅欲建军,拣统领数员,各檄募若干营,营官由统领挑选,哨弁由营官挑选,什长由哨弁挑选,勇丁由什长挑选,层层挑选以成军。曾国藩明白说出此制的用意“勇营之制,譬之木焉,统领如根,由根而生枝,生叶,皆一气所贯通。是以口粮虽出自公款,而勇丁感营官挑选之恩,皆若受其私惠,平日既有恩谊相孚,临阵自能患难相顾。”湘军招募,严定选兵标准,它的招募之规为:募格须择技艺娴熟,年轻力壮,朴实而有农夫土气者为上。其油头滑面,有市井气者,有衙门气者,概不受用。对此,曾国藩说:“山僻之民多犷悍,水乡之民多浮滑,城乡多游惰之习,乡村多朴拙之夫。故善用兵者尝好用山乡之卒,而不好用城市近水之人”。
另外,湘军招募兵士必就原籍招募,取具保结,是指要招募的士兵,必须有邻舍具以保结。并造具府、县、里居、父母兄弟妻子名姓箕斗清册,以便清查,其无保的不收。不准以无根的游勇、营棍充数,因而兵士都系土著,有家室妻子的恋顾,在营其上司也易于管束,遇有私逃,则营宫、统领禀知本省,可按籍逮捕,从而对兵士予以束缚。
按清朝的兵制,绿营编制分为标、协、营、汛四个部分。标兵的任务是在各行省居中镇守,并预备战时调遣,协、营、汛所属之兵则分驻各地,其主要任务是守敌防汛。由于清军建制的原则是天下要害的地方,皆设兵镇戍,根据地形的险易,定兵数之多寡,因此其编制定员没有一定标准。因此,曾国藩建立湘军,对军队编制进行了改进。湘军编制以营为基本单位,每营500人,营下设四哨,每哨108人,哨下设队,每队12人,层层管辖,层层节制。营的兵员数目是固定的,兵员增加,营也随之增加。这样的军队编制,平时便于训练,战时利于调遣,克服了绿营因编制定员不一,不易训练,战时临时凑合成军,号令不行,行动不一的混乱状态,大大改善了统帅的指挥功能。可以说,曾国藩的建军思想,是为了克服绿营的种种弊病和超越其传统而提出的,符合当时的军事斗争形势,在现实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