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陶澍陵园
作者:姚旭天
【摘要】陶澍陵墓位于小淹镇西南约1公里处的沙湾村,而对资水,背靠群山,占地7560平方米,围以三米多高的青砖围墙。正门为一高约4米的花岗石牌坊,三间四柱,正中额枋间嵌汉白玉门匾,上阴刻楷书“两江总督陶澍云汀公之墓庐”,坊前两侧置花岗石圆雕狮各—尊,坊柱顶端置高约50公分的圆雕石刻象、狮各二尊。
  陶澍陵墓位于小淹镇西南约1公里处的沙湾村,而对资水,背靠群山,占地7560平方米,围以三米多高的青砖围墙。正门为一高约4米的花岗石牌坊,三间四柱,正中额枋间嵌汉白玉门匾,上阴刻楷书“两江总督陶澍云汀公之墓庐”,坊前两侧置花岗石圆雕狮各—尊,坊柱顶端置高约50公分的圆雕石刻象、狮各二尊。进坊依墓道二侧依次置放花岗石圆雕羊、虎、马及文武官俑各—,略大于真,栩栩如生。距坊50米便是陶澍墓。墓封土堆呈半圆形,高约1.5米,直径约5米,三合士夯筑而成。昔日墓前青石铺地。设三级拜台,置石供桌,围以石雕干栏墓围,颇为壮观。可惜毁于70年代,现荡然无成。

陶澍墓于文化大革命中险遭挖掘,幸遇当时县委副书记王育才同志路过制止,才免遭劫难。仅在墓下首挖出墓志一合,志盖为何凌汉书篆,志底为陈銮撰写并书丹,现藏于安化县文物管理所。  

墓道右侧与墓道平行的便是御碑亭和亨堂。御碑亭高约丈余,内置石碑四通,碑为青石质;通高1丈不等,上承汉白玉石盖,下负雕龙,赑屃碑趺各二,一为“圣旨”碑,一为“御赐”碑,一为“御祭文”碑,一为“赖祀贤良祠文”碑,由清末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书丹。可惜均惨遭破坏,现垒筑于小淹沙湾电站拦河坝小。

御碑亭后便是亨堂,为陶氏族人祭祀陶澍的场所,现残存此屋,也已面目皆非了。

在距陶陵约200米的沙湾渡口路边,现存一高约l米的青石“上马碑”,上刻朝庭告示,凡路过陶陵的各类人民,均得在此下马下轿步行通过。昔日贵族威严,于此略见一斑。

陶澍作为清末重臣,他的幕僚好友如林则徐、左宗棠、胡林翼等都是近代史中显赫人物,所以对陶澍的研究越来越被史学界重视。1989年10月,由省社联,安化政协等九家联合举办的“陶澍逝世15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安化隆重举行。为确认陶澍的历史地位作了有益的探讨,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果。作为研究陶澍最直接的实物资料陶澍墓的保护也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81年由县政府公布为第—批文物保护单位,最近,我们已整理资料报省,申请将其确定为省级保护单位,以求更好的落实保护措施,确保陶澍陵的安全。


下载全文:
 
来源:《安化文史资料》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