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伟大民主革命先驱陈天华蹈海殉国百周年纪念活动侧记
作者:杨德湘
【摘要】“今报神州花似锦,人民煮酒祭轩辕”。今早,晴空万里,爱日初升,一个个老态龙钟,步履艰难的长者,或由儿女掺扶,或与老伴携手,冒着久雨初晴的严寒,蹒跚地来到天华广场。
  “今报神州花似锦,人民煮酒祭轩辕”。今早,晴空万里,爱日初升,一个个老态龙钟,步履艰难的长者,或由儿女掺扶,或与老伴携手,冒着久雨初晴的严寒,蹒跚地来到天华广场。因为他们得悉:萸江诗社将在这里隆重纪念当年忧国忧民,痛哭轩辕的思黄先生——陈天华蹈海殉国百周年,所以提前赶来,连那位身残心傲的老诗人杨来旺,也由夫人刘岭梅推着轮椅,早已坐到了烈士铜像的跟前。还有一些长者,诸如著名作家邹息云老先生、刘紫钟老校长、谢济民老主任等,或以拐杖点读碑文,或以手掌抿摸天华脚底的浪花,景仰之情,从只只矍铄的老眼中进发出来。有位长者的夫人,当她听到老伴讲述:陈天华“国不安,吾不娶”而英年殉国的史事时,从口袋中摸出手帕,不时揾擦腮边的泪水。

9点正,县政协文史委主任曾欣华和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志中,也先后来到广场。10点,萸江诗社的诗友们、木兰拳协会的会员们和东方武院的一群年轻武士,抬着花圈,扛着红牌,舞彩龙、打腰鼓、吹唢呐,从老年公声出发,步经天华街道,徐徐进入广场。这四、五百名性别年龄各异、工作职业不同的人群,用同一幅景仰的面容,捧同一颗崇拜的心灵,围绕天华铜像一周后,肃穆地站立在烈士像前。萸江诗社副社长兼秘书长晏爱华,宣布纪念活动开始。县政协文史委、诗社、木兰协会向烈士敬献花圈,全体肃立,向烈士三鞠躬。由副社长剑峰,音韵铿锵地宣读《祭天华烈士文》。紧接着,社长晏石成老先生,精神抖擞地做了题为《陈天华——中国近代史上的屈原》的讲话,高度颂扬“陈天华的著作,跟屈原一样,突出表现了爱国的思想与感情。人们对这样一位以身殉国,以身醒世的革命志士是永远怀念的!”县政协文史委主任曾欣华感情激动地高度赞许这次集会纪念陈天华的爱国壮举,“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并倡议:“弘扬先烈爱国精神,共谋新化发展大业,用先烈精神激励全县人民顽强拼搏,奋发有为,为改变我县的落后面貌,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共同奋斗!”木兰拳协会会长刘玉珍也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萸江诗社社员代表姜长卿朗诵了纪念诗章。

最后,金龙翻滚,鼓乐齐鸣,把纪念活动推上了高潮。烈士在天有灵,“得知今日国运昌隆,人民富裕,神州遍地皆春色时,亦将举杯庆幸,开怀畅饮矣”!

散会后,围观的人群,迟迟不忍离开,纷纷登上了纪念台,或诵读题词,或抄写碑文。县政府扶贫办的第一任主任杨国吾同志,蹲在铜像下,睁着老眼,一句一字地抄写《天华广场记》,并意味深长地向围观的人说:“陈天华不但对辛亥革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英雄业迹,也是我们当年向中央首长争取革命老区扶贫县时汇报的重要内容。”一位年轻人说:“那么今天纪念活动的规模,似乎还应该大一点呢!”另一位头发斑白貌似退休教师的人插嘴:“天华铜像屹立三年来,新化火车站上上下下的人,何止几百万。当他们知道这是一位蹈海殉国的烈士时,无不滋长崇尊之情,爱国之心。又何必斤斤计较今天纪念人数的多寡呢!何况今天来纪念的,都是文人诗客,他们的影响可不小!不是昨天的《娄底晚报》,还特地为纪念这位烈士发了专版呢!”我细致地观察了像座四周大理石上所刻的题词与碑记,它们既无保护措施,又无专人守卫,三年后仍熠熠生辉,没有残一画,没有缺一点。在这人潮人海的闹市之区,能有这样良好的保护效果,不能不是所有人们对陈天华烈士都具有崇敬的感情的缘故。

归途上,城管局天华管理所的扶健峰等,争相向晏老报名,申请参加萸江诗社,这又何尝不是对尊敬烈士的人的一种精神向往。

撰稿:杨德湘

2005年12月8日晚


下载全文:
 
来源:陈天华百周年祭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