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焦亮传
作者:
【摘要】焦亮,即洪大全,原名焦大,因“佩服诸葛孔明的用兵之法”,故改名焦亮。湖南省兴宁县北乡蓼江市(今资兴市蓼江镇)人。约生于1823年。
  焦亮,即洪大全,原名焦大,因“佩服诸葛孔明的用兵之法”,故改名焦亮。湖南省兴宁县北乡蓼江市(今资兴市蓼江镇)人。约生于1823年。

焦亮少时聪慧,9岁能诵十三经,12岁即学成文武才具,与乃弟焦玉晶在当地俱有才名。作为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焦亮首先选择的是“学而优则仕”的道路,然而,焦亮自12岁起赴童子试,却屡试不售。自称:(12岁)始应童子试,满拟指顾鸣珂,内为国家陈治安之策,外为边疆展御侮之能,谁料命途多蹇,不为试官所容。自是之后,无岁不考,辄无名。俗人以为耻,致臣(自称)陨命者数矣。”

焦亮“身干硕伟,性情豪侠”,“千金挥霍,不事生产”,甚为自负,但科场数次被抑,刺激至痛至深,于是嗜酒以自娱自解。酒醉后,每每肆意抨击时政、痛斥官府,怒责清朝”文恬武嘻,法令不行,百务堕废。且财政匮乏,所谓理财诸说,皆属末节,今可以救时弊者,惟复人丁赋税一法,而诸臣工顾惜身名,不肯冒不韪以图补救,今以为恤民,逮至势不可支,则将来所行苛政必百倍于此,明季加赋敛饷诸事,行重见于今日。况疆宇辽阔,处处设守备,实则处处不能守,而民怨沸腾,四方多故,若有英雄乘时崛起,即将土崩瓦解”。时人皆以为大逆不道,于是焦亮又以狂悖名于乡里。乡中耆老士绅曾以其言行悖妄将其拘讯,幸因没有证据而释放。

科场失意使焦亮心灰意冷,于是落发为僧。出家期间,焦亮并未真心遁人空门,而是更留心天下大势,并专注于军事方略,熟读兵书,研究地理。自称:“遂饱看兵书,欲图大事。天下地图,都在我掌中。当和尚时,在原籍隐居,看兵书不少。古来战阵兵法,也都留心。三代以下,惟佩服诸葛孔明用兵之法,就想一朝得志,趋步孔明用兵,自谓得天下如反掌。”

19世纪40年代末,湖南、两广天地会纷纷起事,焦亮也在这时加入天地会,并在家乡自创了一个山堂,叫招军堂。其弟焦玉晶、妻许月桂、弟媳许香桂都为招军堂重要首领。招军堂以郴,兴宁为根据地,在湘南拥有较大势力,影响波及粤、桂等省,是一支重要的反清力量,焦亮遂成为湖南会党著名领袖。不过此时焦亮虽然已萌生推翻清政府、“欲图大事”的志向,但作为一名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封建知识分子,他并没有轻易放弃科举之正途。1849年,焦亮还俗后,仍然参加了己酉科乡试,又铩羽而归,遂坚定反清之志,走上革命道路。

出家时,焦亮曾云游广东,与洪秀全、冯云山相识,对拜上帝会的活动颇为了解。这一段渊源对焦亮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1851年初,太平天国在广西兴起,焦亮遂孤身投奔。他向天王洪秀全献计献策,胪陈当前军事、政治、人心向背等情,指出只要占领一省之地,天下即可传檄而定,建议应立即向湖南进军,并自请率湖南天地会为前驱。求贤若渴的洪秀全对之优加礼遇。焦亮自称:“我叫洪秀泉(全)为大哥”,洪秀全称我为贤弟,“洪秀全深鸯臣才,号臣为赛诸葛,封天德王”。虽然洪秀全尊(或封)焦亮为天德王的说法,遭到很多人的质疑,但焦亮在太平军中的地位确实是相当高的。他在供词中说,攻克永安州时,他和洪秀全两人同坐轿进城,”止有我们两人住在衙门正屋,称为朝门,其余人皆不得在里头住的。”焦亮之所以取得这种地位,一则由于他智虑过人、屡出奇谋,”历次打仗”,”多有请教我的”;二则因为他是天地会系统中一位较有影响的人物。荣孟源认为:“洪大全以天地会领袖的资格参加太平军,他自己并没有军队,却有号召天地会参加太平军的作用”,“是上帝会联合天地会的旗帜”。

1851年8月,太平军攻克永安州,在此守城数月,这是太平天国早期的一个重要阶段,许多制度也都是在这一时期确定的,焦亮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太平天国的官制多采自《周官•王制》,他与冯云山、何震川等都是熟读经史的书生,理所当然地参与了起草制定工作。至于太平天国的兵制、军律及战略,洪秀全也常常向他请教。王錱在《盾鼻随闻录》卷五里即载有焦亮和何震川、胡以晃共同撰拟政令、诏书。鉴于太平军流动作战、所攻占地区旋得旋失的缺点,为收附人心,焦亮又为洪秀全献计向所攻占地方的官绅给以铁券丹书,令其代守疆土,不改变其衣冠,只取其归心助力,以成大业。这一计策对吸附人心大有裨益。焦亮不仅参与了太平天国的筹划、决策,也曾冲锋陷阵统兵杀敌,自称:“立功不少,出战未尝败北”;在北京会审焦亮时,亦查明:“洪大泉(全)又自领贼匪,与官兵打仗三次”。在太平军频频取胜之际,焦亮对拜上帝会消极落后的一面、太平天国的一些错误政策和现象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力图改造,他向洪秀全提出过种种尖锐而中肯的建议,但未被采纳,反而被洪疏远,并开罪于杨秀清等人。首先,在对待拜上帝会的态度上,焦亮与洪秀全等有较大的分歧。焦亮对太平军以天父、天兄下凡等宗教说法极端反感,他说“洪秀全学有妖术,能与鬼(指天父、天兄)说话,遂同冯云山编出天父、天兄及耶稣等项名目,称为天兄下凡,事问天父,就知趋向,生日就坐小天堂,就是被人杀死,也是坐大天堂,借此煽惑会内之人。”他曾向洪秀全建议:“兄不能以才武制群下,而专用妖言,张角、孙恩、吕用之、徐鸿孺何足法哉。开辟以来,未闻以妖术成功者,宜急改之。”洪秀全颇为不悦。拜上帝会在太平天国早期运动中无疑具有凝聚人心的积极意义,但到后来却渐渐成为太平天国事业的一个重要障碍。在反孔、改历等问题上焦亮向洪秀全劝谏:“弟观兄所为,大类秦政、屈丐。秦政自谓功德高三皇五帝,而兄鄙羲、农而非尧、舜;秦政以十月为岁首,而兄灭闰月;秦政杀降王,而兄杀降兵;秦政掘孔墓,而兄鞭挞遗像;秦政烧书,而兄程鸡《蟹辩梦竽,”僦疹濒,捞宇》燕鼍巳苫毽黼捐号毫萨∈惫就建国封王、立三十六宫等具体措施也不以为然:“昔袁术在淮南、董昌在浙西,皆连城数十,妄自尊大,不旋踵而亡。今兄据手掌之地,崇虚名而受实祸,非良策也。昔李文成蓄发,旋就灭亡,兄宜戒之。兄又高拱深宫,多掠女子以自娱,委事于庸儿,肆行凶虐,以刀锯鼎镬威左右,罪甚于高洋、闯、献,事将如何?”劬另外,焦亮对杨秀清专擅、凌驾诸王之上的骄横作风与地位极为忧虑,屡屡提醒洪秀全谨防杨秀清等军事将领专权,因此与杨秀清势同水火。他在上洪秀全的奏折中直呼杨秀清为“庸儿”;被捕后,焦亮称“杨秀清是我的臣崽”;在押送北京途中,依然大骂:“秀清竖子,不从吾言,终亦成擒耳”,可见二人积怨之深。杨秀清、萧朝贵也在天王面前进言,必欲杀焦亮:”杨秀清说太平王日:君自谓谦恭下士,宽仁得政,人乐为之死,孰与赛诸葛(指焦亮)?“太平王日:‘皆不如也。'萧朝贵日:‘既知不如,何不早图之,不然,必为后患。’”锄洪秀全于是将其拘禁。

1852年4月5日,因永安州连日遭清军大炮轰城,损失惨重,房屋坍塌,不能安居,加之四路被围,饷械不济,太平军拟分三批突围,头批于是日凌晨二更由韦昌辉率领2000多人先行;第二批由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亲领,约6000人,三更出发;焦亮则随萧朝贵统带的1000余人,于五更起行殿后。行时,焦亮依然颈带锁链,手带镣铐。7日,后军走仙回岭,与清军遭遇,大败,焦亮遂被守备全玉贵所俘。清军原本以为俘获了杨秀清,于8日将其押至赛尚阿大营,焦亮自称为天德王。赛尚阿遂命步军统领衙门郎中联芳、军机章京丁守存、游击苏斌及千总、外委、兵丁20余人于10日押解焦亮赴京师献俘。焦亮由广西被押送至湖南途中,太平军与天地会曾两次企图营救。一次是在广西,太平军在焦亮押送起程的第二天即跟踪追击,连破新墟等地,但与焦亮相距一段距离,始终未能赶上。14日,焦亮一行至广西霞川,联芳、丁守存等得广西巡抚邹鸣鹤急报,令其速行,丁守存记载:“(14日)未半夜,抚军邹呜鹤羽书飞至,言贼兼程而来,于13日天晓已至六塘,并不由省城大路经过,明系夺犯无疑,见信即行,万勿停留。”联芳、丁守存等遂押焦亮昼夜兼程,16日至全州。次日晨乘船入湘江,由水路进入湖南,太平军的营救活动失败。湖南会党亦曾准备解救,“盗魁白标纠党数万,分布衡湘间,谋于途中夺之。”丁守存于是改行水路,“悬重赏示舟中,使速行,昼夜无息,置洪逆于内舱,塞其窗无少隙。而置二巨烛于前,以巨斛劝之痛饮。”丁守存知道焦亮在衡阳一带很有势力(本以为焦亮为衡阳人),在衡阳不敢停船,顺湘水直趋长沙才敢上岸。焦亮也深知若在衡阳改行旱路,则一定会有会众接应,于是每次都对押解兵役说, “到衡阳须起旱”,兵士假装答应。等到了长沙,骗他说,衡阳到了。焦亮出舱视之,乃仰天长叹说:“此长沙也,不料汝等竟能令我至此,吾休矣。”

1852年6月2日,焦亮被押解至北京。经刑部审讯后,于13日,由刑部左侍郎书元,署右侍郎陆应谷监刑,被凌迟处死。监禁期间,焦亮在清吏面前举止磊落、气度从容,赛尚阿、丁守存等也对他很尊重,甚至佩服。焦亮在《上咸丰表》中称,“赛中堂复以礼送臣进京,臣视死如归,并无惧怯”。况澄和《时事诗》云:“相公(时赛尚阿为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即通称宰相、相公)新自永安回,十万精兵拥上台,但说先生能下士,谁知小丑竞多才。”(“获贼军师洪大全,小有才,称赛相为先生,谓能下士”)。丁守存《从军日记》云:焦亮“颇有韬略,狂悖异常”。“手书数纸,千言立就,与之酒食,毫无畏惮。”焦亮好读书,被押解途次,尚旁若无事,在全州借得《通鉴纲目》,日夜批读,以观历代兴废成败。焦亮被凌迟处死时,更慷慨从容,一无所畏,据清吏记载:“洪大全性极狠忍,被磔时,开目自视脔割,至刃刺心头,一呼痛而已。”其慷慨蹈死,杀身取义的壮举,不失英雄本色。

焦亮被押解抵天津时,正值初夏,天气较热,曾向丁守存索求巾扇,丁以纸扇与之。焦亮乃开怀痛饮,因感慨悲愤,遂在扇上题词两首,其中一首为:“寄身虎口运筹工,恨贼独不识英雄,漫将金锁绾飞鸿。几时生羽翼,万里驭长风。一事无成人渐老,壮怀要问天公,六韬三略总成空,哥哥行不得,泪洒杜鹃红。”写后吟诵再三,掷笔碎杯,泣数行下,悲愤地说:“吾不复御此矣。”英雄壮志未酬,悲怜如此,令人唏嘘慨叹。迨后,两首诗词传播于士林,一般文人交相传诵记录,寄予无限同情,于是“洪大全”之名更彰显于世。

焦亮死后,焦玉晶、许月桂、许香桂,集其旧部,“招八百众,悉服缟素,有代夫报仇”之举。后三人皆被害,两兄弟、两姐妹,又是两对夫妻同为推翻清廷反动统治而牺牲,遂成为太平天国革命史中的一段佳话。
下载全文:
 
来源:《三湘英烈传(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一卷》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