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熊院长约我入慈幼院
作者:文山
【摘要】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为在山西太原开,全国平民教育家,都到太原集中开会,熊会长和其夫人朱其慧副会长,也到太原开会。当时山西号称夜不闭户之治,故开会来的人很多,陶行知、刘海粟,晏阳初还有美国平民教育家伯克赫斯脱(女)也来参加。
  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为在山西太原开,全国平民教育家,都到太原集中开会,熊会长和其夫人朱其慧副会长,也到太原开会。当时山西号称夜不闭户之治,故开会来的人很多,陶行知、刘海粟,晏阳初还有美国平民教育家伯克赫斯脱(女)也来参加。会开的很成功,在全国各地起了很大的影响!会罢,参加开会的人员有的游览了山西古迹名胜。熊夫妇和与会者十余人曾到山西五台山游览,且到中台顶上游了一次,饱览五台山寺院雄伟数多壮观之胜,约一周返回太原。第二天,乘正太车到石家庄转北京。行前熊院长在开会期间,约了三名特别人,一位是专治瘰疬的祖传医师王某,约为慈幼院贫儿治病,一位是贫寒孤儿韩仰奇来慈幼院就学,一位是自学绘画的流民画家(按这是文山先生自己的谦称)文山。文山正在开画展,被熊赏识,评为“无师自成,甚佩甚佩”,后约我到北京半工半学,我同意随行到京。派到慈幼院幼儿教材编辑室绘编教育图片。当时慈幼院是建立第二年,规模已不小,学生约二干,有幼儿园、男女小学部,有男中学、男师范、女师范、工专。颐和园青龙桥还有一分院完全小学班,后来又添了幼儿师范。另外还有几处专科学校兼工厂;(一)机器工厂,各种机器都有,内包括铸工、铁工、钳工等。院中铁床均为学生制。(二)织布工厂,学生被褥衣服用布,均为自织。(三)农科养蜂场,中国科学养蜂从此起始,包括园艺葡萄等。(四)陶瓷工厂,出产陶釉用品和美术品。(五)塑石工厂,雕刻汉白玉高级美术品。(六)地毯厂,织高级地毯,运销国外。(七)贫民女工厂,挑花、刺绣、织染。(八)石印工厂。(九)铅印工厂。各工厂工人均是学生,半读半生产。

院内设备有医院,附设护士班,又设中医诊室和中药房,还有银行,照像室,发电厂,放映队,军乐队,中乐组,杂货店,出售学生必需品,针织品等。此外北京中山公园门内,设有慈幼院商店,专销慈幼院产品。

每月发给学生零用钱五角,院用钞票,不对外。院内买物使用,俨然是一个社会主义模型,当时为全国社会教育之冠,参观者络绎不绝。可惜好景不长,约仅十年。北伐之后,国民政府迁都南京,还指责说慈幼院是共产老窝,把教育部每月发给慈幼院的两万元经费一刀截掉,当时慈幼院几乎停办。熊院长向在京名人要求协商,由各方面捐款成立了慈幼院基金会,保有只够小学以及学生教养的基金。于是慈幼院把中师、中专各班学生毕业后不续办,按照基金之数只办幼儿园至小学,其余中学以上的一律停办。“七•七”事变发生后,其境更惨。日本投降后,慈幼院据说勉强存在。四九年解放后,把慈幼院先迁到北京西华门西什库,再迁到北京西郊阜外白堆子,仍名香山慈幼院。现在已改成立新学校。虽然学校更名,而熊院长苦心首创慈幼院这一光辉业绩是值得我们永远怀念歌颂的。


下载全文:
 
来源:《熊希龄从国务总理到爱国慈善家》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