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魏源与左宗棠
作者:刘泱泱
【摘要】魏源与左宗棠共处于同一时代达45年,又有同乡之谊,乍看起来,他们之间理应有所交往。然而,我们迄未发现他们有过直接交往的记载。他们之间,只有神交,而没有身交。
  魏源与左宗棠,都是中国近代初期著名爱国者,又都是湖南人。他们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魏源的著作、思想对左宗棠又有些什么影响?

  一、魏源与左宗棠有过交往吗?

魏源与左宗棠共处于同一时代达45年,又有同乡之谊,乍看起来,他们之间理应有所交往。然而,我们迄未发现他们有过直接交往的记载。他们之间,只有神交,而没有身交。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既与他们分别出生于不同地点有关,更是由于他们各自的经历与活动范围不同决定的。左宗棠早期活动范围有限,当魏源在世期间,他除曾三次赴京应考,一次在湖北充当幕僚,时间都极短暂外,都是在湖南度过的,主要居住地点,集中于长沙、湘潭、安化三地。魏源则大不相同。他从青年时代起就离开了湖南,以江苏为家。其活动地点,除多次居留北京外,也主要在江苏的金陵、扬州、苏州和东台、兴化、高邮等地。他同其时主要拘守于湖南的左宗棠不可能有什么交往,是很自然的。

细考魏源与左宗棠的行止所在,他们之间有可能进行接触的机会有两次。一次是1817年,魏源曾由邵阳赴长沙,居10余天;左宗棠则早于先一年已随父迁居长沙。但其时左尚不满6岁,魏、左两家也素无交往,二人此次接触的现实性可以排除。另一次是1838年,左宗棠第三次入京会试不第,归途绕道江苏金陵谒见两江总督陶澍。陶将左留住署中,每日令幕友与之交谈,先后半月。魏源其时居江苏扬州,常往来扬州、金陵间,与陶澍关系密切。他是否也属与左交谈的幕友之列?查无实据,无从悬揣。而从此后二人并无任何交往或书信联系来看,亦可断定二人其时并未晤面。

  二、左宗棠与魏源有关的几件事

魏源与左宗棠虽无直接交往,但左宗棠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在其事功的创建过程中,确实与魏源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一,左宗棠早年爱读魏源的书。他至迟到1830年便已读过了魏源的《皇朝经世文编》,并在其家藏的该书上圈点钩画,作了许多评语,“丹黄殆遍”。他还认真阅读了魏源其它许多著作,特别是《圣武记》、《海国图志》等主要著作。

其二,左宗棠为魏源《海国图志》作序。《海国图志》有五十卷本、六十卷本、一百卷本之分。左宗棠为1875年(光绪元年)重写开雕、1876年刊成的甘肃平庆泾固道署重刊一百卷本《海国图志》作了序。

其三、左宗棠督师西征、收复新疆,和开发西北、新疆建省,均受魏源较大影响。其表现,一是魏源著作中关于世界各国地理、历史、相互关系,以及西域山川险要、战守机宜、风土民情的记述,为左宗棠往后督师西征、收复新疆时制定方略提供了重要依据;二是魏源等关于新疆建省和开发西北的主张,直接影响到左宗棠关于新疆建省与开发西北的志愿与实践。

其四,左宗棠为魏源修墓。1864年3月,左宗棠统兵攻占杭州。大约就在他进驻杭州后至同年底进军福建前这段期间,他主持修整了魏源墓,以表对“以儒者负当世才”的魏源的景仰和敬重。

这几件事表明,魏源与左宗棠的关系,是先行者与后继者的关系,是思想家、理论家与实行家的关系,又是乡先贤与同乡后学的关系。左宗棠是魏源思想的继承者和实践者。

  三、左宗棠《〈海国图志〉序》宣扬了些什么?

左宗棠《〈海国图志〉序》的主要思想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一)认为《海国图志》是魏源激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和中国积弱的形势而编撰的“发愤之作”;(二)指出《海国图志》的资料来源并提出自己对西方政教的了解和认识;(三)强调《海国图志》的主导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和革新政治。序文高度评价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并肯定其“弃虚崇实”的治学态度,却认为这是“得儒之数而萃其聪明才智以致之者”;强调革新政治,反对腐败,却坚持以“君为臣纲”为主干的封建儒家政治伦理思想,并且对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已显露的若干近代政治民主思想的萌芽避而不论。这些,说明左宗棠主要继承了魏源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反抗侵略,同时革新政治,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思想;对于魏源处于萌芽状态的政治民主思想火花,则未予以应有注意。前者是左宗棠的历史进步性所在,后者则反映了他的历史局限性。


下载全文:
 
来源:《纪念魏源诞辰2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提要集》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