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贺长龄传
作者:郑伟章;姜亚沙
【摘要】贺长龄(1785—1848),字耦庚,号西涯,晚号耐庵,又署齧缺叟,湖南善化县人。旧籍浙江镇海。其高祖贺上振为湖南司狱,恤囚有隐德,贫未能归,居会垣,遂占籍善化,世世以仁厚传家。曾祖贺士英。祖贺国华。父贺启曾。生于乾隆五十年(1785)二月初八日戌时,卒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六月初六日巳时,年六十四,葬长沙明道都南岳庙金鸡觜之原。长龄英姿动人,而志高言下,见善如不及,勇于任事。自秀才至词翰,常以文章为群党雄,而自视恒缺如也。
  贺长龄(1785—1848),字耦庚,号西涯,晚号耐庵,又署齧缺叟,湖南善化县人。旧籍浙江镇海。其高祖贺上振为湖南司狱,恤囚有隐德,贫未能归,居会垣,遂占籍善化,世世以仁厚传家。曾祖贺士英。祖贺国华。父贺启曾。生于乾隆五十年(1785)二月初八日戌时,卒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六月初六日巳时,年六十四,葬长沙明道都南岳庙金鸡觜之原。长龄英姿动人,而志高言下,见善如不及,勇于任事。自秀才至词翰,常以文章为群党雄,而自视恒缺如也。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次年散馆授编修,旋放广西考官,继简山西学政。道光元年(1821)以春坊赞善出守南昌。二年七月擢山东兖沂曹济道。四年闰月擢江苏按察使。五年四月升布政使。时以清口塞,议海运,协揆英和连疏其利,而外间以事涉创始,慎之不敢决,长龄主之,海运乃行。六年十二月调山东布政使。七年九月调江宁布政使。十年十月请假省亲,丁母忧。至十五年服阕补福建布政使,调直隶。十六年擢贵州巡抚。长龄治黔九年,振兴文教,在各州县创建书院、义学,亲试考覈,刊刻经籍,颁行州县。二十五年擢云贵总督兼署云南巡抚。以回民问题处理不当而降补河南布政使。旋卒。有《耐庵诗存》三卷、《耐庵文存》六卷、《耐庵全集》十二册、《孝经述》三卷等。

“君无日不读书,亦无书不读。未闻者记之,数闻而互异者亦记之。一篇若是,易千百篇亦若是。是以胸怀磊落,得于古者足,得于今者多。”“劝人读有用书。纂《皇朝经世文编》,补修《集韵》、《玉海》,皆其功也。”

作为文献家的贺长龄,最大贡献是与魏源合作,在道光六年十一月编纂告成了一部文献汇编——《皇朝经世文编》一百二十卷。此书将清初以来的作者640馀人的文章,分门别类,编为总集,分为八纲六十五个目。其学术一纲包括原学、儒行、法语、广论、文学、师友六目;治体一纲包括原治、政本、治法、用人、臣职五目;吏政一纲包括吏论、铨选、官制、考察、大吏、守令、胥吏、幕友八目;户政一纲包括理财、养民、赋役、屯垦、八旗生计、农政、仓储、荒政、漕运、盐课、榷酤、钱币十二目;礼政一纲包括礼论、大典、学校、宗法、家教、昏礼、丧礼、服制、祭礼、正俗十目;兵政一纲包括兵制、屯饷、马政、保甲、兵法、地利、塞防、山防、海防、蛮防、苗防、剿匪十二目;刑政一纲包括刑论、律例、治狱三目;工政一纲包括土木、河防、运河、水利通论、直隶水利、直隶河工、江苏水利、各省水利、海塘九目。书前有“姓氏总目”,实则是作者小传。因此书较实用,至咸丰元年陕西安康张鹏飞便对其进行了补编,增补了不少文章。


下载全文:
 
来源:《湖湘近现代文献家通考》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