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崇立(1872—1951),字健石,一作剑石,号兼民,别署郗园、郗叟,湖南湘乡人,居长沙。生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卒于1951年,享年八十。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三十二年以内阁中书舍人供职于中书。工诗文,善书法,专习魏碑。终年著述不辍,著作有《郗园文集》、《盍簪馆文稿》、《郗翁乙丙之间手稿》、《郗庐丛笔》、《郗园日记》、《郗园印册》、《郗园藏印》、《兔园獭祭》、《徐兼翁手写毛诗章句》、《求经书院经课卷》、《龙象山徐氏四科试卷》等。
喜藏古书碑帖书画。在其祖、父叔辈藏书基础上,经数十年苦心蒐聚,庋藏古籍、碑帖十万馀卷,且皆多经其批校并题识,成为清末民国间长沙一著名藏书家。
徐氏亦刻书。桐城陈淡然字剑潭著《权制》八卷、《寤言》一卷、《江表忠略》二十卷,前二书合刊,有“陈剑潭淡然光绪庚子冬十一月属徐崇立刻于长沙”牌记。后一书有“光绪庚子冬月刊于长沙”牌记。陈淡然跋云,年伯同邑张绍棠、同年徐乃昌等资助三百金,乃将《江表忠略》并《权制》等书“寄刊湘上,不足,则世弟湘乡徐剑石优贡崇立挪给之”。又刻《宋拓礼器碑真迹》一册。是书底本为苏州藩祖荫旧藏故物,有潘氏、翁方纲、吴荣光、张叔末、翟文泉诸家藏印。宣统辛亥中秋徐崇立撰题识于京师云:“庚子之变流入秦中,其题跋占为一册,因乱亡失。辛丑岁祲,家君时侨寓长安,展转购诸贾人之手。”“是本皆完全无缺,与匋斋藏本迥然不同,其为宋拓无疑。今年夏,家君携此本自湘入都,京朝士大夫诧为未见。谭组盦编修怂恿付石印,与朱鞠尊年丈、黄笥腴阁长、龚枚长法曹集资成之。崇立未能独举也。纸光墨色虽不逮原拓,而神采未失,矩镬具存,此苏斋所谓下真迹一等也。”
笔者从国家图书馆古籍分馆又见其所刻《西域舆地三种汇刻》。这是有关西北边疆地理的三种重要历史资料书。有其刻书自序云:“光绪壬寅(作者按:二十八年)之冬十有二月,崇立省严君于长安,趋庭授简,以西藏舆地图表文牍赐示,崇立敬拜受而读之。书皆丛稿。出抄胥手,文字讹夺漫漶,谨藏箧中,一时未及厘定也。越四年丙午(作者按:三十二年),崇立供职中书,闲曹无事,闭户发陈编,京朝二三耆学君子,相与商榷,怂恿付刻。乃分别部居,编校写定,为书三卷,曰《喀什噶尔至墨克道里记》一卷,曰《帕米尔山水道里记》一卷,曰《新疆勘界公牍汇钞》一卷,更附以图表曰《帕米尔形势界画道里图》,曰《新疆西藏西北边隅疆界图》,曰《喇斯库穆等处形势图表》。”“同治间,严君从左文襄公西征回疆,底定,留为刘襄勤公掌书记,适有中俄勘界之役,帕米尔尤为重要,遴选员弁,分道勘察,绘图列诗,上之幕府。严君因命书慵录为副本,备参考焉。”“新疆勘界诸文牍图说,大半出知州海君(字兰洲,佚其名)之手,原稿为海君持去,亦未及编纂刊存。严君收拾于丛残之馀,时阅十年,疆吏屡易,当时在事三人更不可考求矣。今以专考帕米尔者,别订为《帕米尔山水道里记》,其分勘新疆各边隅者,编为《新疆勘界公牍汇钞》,三书汇编为一,总目之曰《西域舆地三种汇刻》,舆图三副,则属同县文舜询孝廉昺,以算法缩小约四之一重绘精图,尤有青出于蓝之妙,以铜版印行。严君于拾遗补缺之中,礼失而求诸野,其有裨平安。光绪丙午秋七月长沙徐崇立序于京师之盍簪行馆。”有“长沙徐崇立校刊”牌记。
其藏书、刻书处在长沙为郗园,在京师为盍簪馆。藏印有:“徐崇立”朱方、“徐崇立鉴藏金石书画”朱方、“郗园金石文字”白方、“徐崇立读碑记”白长方等印。
尤精于金石、目录、版本之学。有《郗翁题跋》稿本九册,今存于湖南省图书馆,迨系徐氏所撰有关珍藏之金石书画题跋。
卒世之前,遗嘱将全部藏书和碑帖、字画以及自撰稿本、所钞各书等,悉捐湖南省图书馆。已有数种稿本及所藏善本古籍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欲寻徐氏旧藏,当至湖南省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