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蔡锷“强有力政府论”的要点:
1.主张“建设一强有力之统一政府,”中央应集中全国的行政、军事、财政、外交等大权。
2.主张国权重于人权,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
3.在制宪问题上,反对宪法对政府限制过多,对《临时约法》持批评态度。
4.反对军人入党,甚至提出解散一切政党。
5.主张军民分治,认为军民分治有助于国家的统一。
二、蔡锷提出“强有力政府论”主张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前提:
1.是从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
2.是与反对君主专制独裁相统一的,而不是作为民主共和的对立面出现的,他赞成中央政府有权威,但绝不赞成专制独裁。
3.蔡锷提出这一主张,不是要为某个特定政治集团服务,不是袁集团的政治工具,也不是为了谋取个人私利。
三、对蔡锷“强有力政府论”主张的评价:
1.这一主张从理论上看,是符合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的,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在近代中国,是要比较集中的国家权力,还是要较为典型的西方议会制?如果说,我们已经断言,中国近代历史证明,西方式议会道路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在中国根本行不通,那么,蔡锷当时倡导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在理论上就并不是一无是处。
2.这一主张提出的时机,他在大部分时间内所寄托的政治集团则无疑是错误的。一方面,他在中国反帝反封革命任务完成之前就急于求成、急于安定人心秩序的愿望是不合时宜的。另一方面,在袁世凯窃取中央政权后,蔡锷仍然醉心于鼓吹“统一”,加强国权,反对“党见”,实际上有利于袁的反动统治。
3.我们也不必苛求于他。一是袁世凯有一个暴露的过程,蔡锷也有一个认识的过程。二是清王朝覆灭,在经历了相当长时期的动乱以后,人们普遍希望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蔡锷的主张,有一定的社会基础。而且,当他认清了袁世凯的真实面目之后,这位一度是秩序、安定,维护中央政府权威、建立强有力政府的极力倡导者,一变而为袁世凯正统的率先反对者,重新举起了武装反抗袁世凯中央的大旗。这就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他是一个真诚的爱国者、民主共和制的坚决捍卫者。因此,包括蔡锷在内的辛亥革命先驱者们尽管他们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但并不因为这些确实难于避免的历史局限性而可以无视他们的历史地位,先驱者的功不可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