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1904年7月从日本回国,先后在江西和湖南担任军事学堂监督和教官,时间均极短。1905年7月入广西,先后任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官、随营学堂总理官、新练常备军总教练官、测绘学堂堂长、陆军小学总办、兵备处会办、常备军第一标标统、讲武学堂监督、广西混成协协统学兵营营长、干部学堂堂长。至1910年10月离桂,前后5年,兼职多,带去的湖南家乡随从人员也多,还兼及子弟,如蔡锷之弟蔡链(1886—1921),名德鹤,字松垣,当时去广西陆军小学堂读书至毕业。蔡锷同学、广西陆军小学堂主事唐◇之侄唐希抃(1890一1974),号鹤琴,当时考入了广西陆军小学堂第二期。
1910年,广西掀起“驱蔡(锷)风潮”。因蔡锷随同湖南家乡人员入桂,身居要职,手握大权,甚遭广西士绅忌刻,故以“庇湘仇桂”攻击蔡锷。加之蔡锷当时为避免清政府当局怀疑,表面上不和同盟会革命党人往来,持黄兴介绍信来者亦不接见,青年同盟会员也很不满。于是有罢课散传单之举。
1911年蔡锷赴云南任第三十七协协统,1913年8月奉调入京。1915年12月再到云南。1916年1月由滇入川,8月离川赴沪转日本就医。这段时期,蔡锷左右的家乡人除雷飙,石陶药外,掌握军政权的极少。雷飙是1909年5月去滇的,蔡锷1911年到昆明时先已担任滇军军官,1916年他以四川将军陈宦旅长的身份,策反陈宦有功转护国军作梯团长。石陶钧自己有黄兴的关系,萧坤只作过团参谋长,唐◇仅是秘书,都不是主管官。蔡锷在这一段时期自己有意避免任用乡人和亲友。1916年,他的内弟从湖南来滇谋求职务,他对弟弟说:这里没有适当的职位可以安置,给旅费20元,要弟弟回去。
据当时在四川工作过的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作者)回忆:蔡锷辛亥后主滇,左右不用湘人,滇人感念,故再入滇时受拥护。护国之役,乡人多来投之。蔡用湘人雷飙为梯队长,王潭(情况不明——引者)任支队长,滇军官兵多认为“雷、王无分寸之功,骤居要职,我们流血流汗,蔡来树党”。可见也多少发生过误会。
蔡锷军政生涯,重点远在西南各省,加之离广西以后有意回避任用家乡人氏,因此邵阳籍之随从人员较少,也从无人裒集记录。今略加考释,录其姓名与有关事迹,缀成一篇,以供研究者参考。
新化县原是宝庆五属(邵阳、新化、武冈、城步、新宁)之一,今已划娄底地区。如当年在广西巡警学堂及陆军小学堂随从蔡锷工作之新化人苏鹏(1880—1953)等,本名录则不收入。谭人凤(1860—1920)曾于1905年夏去广西协助蔡锷办随营学堂,但在校不久,因武冈唐镜三、安化李燮和在隆回起义,谭人凤便匆忙赶回,以后未再去随营学校或蔡锷身边工作,不算随从人员。
名录按出生年月为先后,定不下来的再参考字数。计:雷飙、陈玉成、樊锥、何鹏程、萧坤、唐鉴、唐◇、刘达武、石陶钧、岳森、何霞卿、刘铏、刘五典、陈子藻、邹鹏振、杨锐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