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蔡锷与朱德
作者:汤军田
【摘要】辛亥革命前在云南新军川军步兵标当兵的朱德,经标统罗佩金保荐考入云南讲武堂。讲武堂教官之一就是年仅27岁,比朱德大4岁的蔡锷。
  辛亥革命前在云南新军川军步兵标当兵的朱德,经标统罗佩金保荐考入云南讲武堂。讲武堂教官之一就是年仅27岁,比朱德大4岁的蔡锷。

蔡锷在讲武堂讲课很受学生欢迎,朱德也很敬佩蔡锷。他经常出入蔡宅,与蔡锷逐渐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911年7月,朱德讲武堂毕业,少尉军衔,到蔡锷的协里七十四标第二营左队当排长。昆明重九起义,朱德被蔡锷在火线上提拔为连长。不久滇军援川,朱德擢升为上尉连长。1912年5月返滇州军衔为少校。在全军大会上,蔡锷特别提到朱德,称赞他是获得“光复”和“援川”两种勋章的人,朱德十分感激。蔡锷有时特意找朱德谈话,还问到他的家庭,促成朱德和家庭恢复了音讯。

1913年10月,蔡锷离昆明去北京前夕,电召朱德。朱德表示了对辛亥革命政局的担忧,并向蔡直言“调京是杯酒释兵权,不能去”。朱临别上马时,蔡一字一字地说:“我会回来的”。

1915年底蔡锷发动护国之战,没有忘记驻军蒙自戍边的朱德。朱德收到蔡锷的亲笔信后,于12月25日黎明,集合蒙自地区的所有部队,全体开往昆明。蔡锷率护国军第一军进攻四川,朱德由上校团长编任第一军第三梯团第六支队的支队长。朱德的部队在战斗中以善打夜战和白刃战出了名。此后,蔡锷又把两个营交给朱德指挥,最后攻占纳溪,取得胜利,在棉花坡战斗中,朱德被提升为少将。

1916年10月蔡锷病逝于日本,朱德作了挽联以表哀痛。11月26日,朱德以护国军第一军第三支队身份驻节泸州时,和纳溪县领周维桢共同签署呈文,倡建松坡铜像及照忠祠于纳溪。解放后,朱德十分关心蔡锷的旧部雷飙和蔡锷的家属。朱德说:蔡锷和毛泽东是他一生中最崇拜的两个老师。

朱德认为: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坚持最广大的统一战线,是蔡锷取得辛亥重九起义和护国讨袁胜利的一大保证。这一点对朱德后来的军政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蔡锷的勤政、廉政思想,他的带病坚持战斗,“为四万万同胞争人格”的高尚品德,他的灵活的战略战术和体恤士兵生活的作风,都是朱德在追随蔡锷时亲见亲闻、耳濡目染的,也影响极深。

在中国近代史上,出生于农民家庭的蔡锷和朱德,他们没有显耀的家世与显赫的背景,只是在时代潮流影响下,加上自己的努力,与时俱进,创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辉煌业迹。他们亦师亦友的交往、信任和深厚感情,以及部属朱德对蔡锷之统一战线,群众路线、勤政廉政、灵活作战、体恤士兵的伟大人格的发扬光大,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珍贵史料,值得我们今日好好研究并效法的。


下载全文:
 
来源:《纪念蔡锷逝世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提要集》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