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启照挽曾国藩联:
武乡可拟汾阳,可拟姚江,亦可拟潇湘衡岳,间气独钟,四十年中外倾心,如此完人空想象;
相业无双将略,无双经术,又无双蒋阜秦淮,大星忽陨,廿六载门墙回首,代陈遗疏剧悲哀。
这一副挽联的特点就在于句读。什么是“武乡可拟汾阳”?什么是“相业无双将略”?完全不通,然而通行版本都是如此。原来问题出在断句。重新断句,略加标点,于是有:
武乡可拟,汾阳可拟,姚江亦可拟;潇湘衡岳,间气独钟;四十年中外倾心;如此完人空想象;
相业无双,将略无双,经术又无双;蒋阜秦淮,大星忽陨;廿六载门墙回首;代陈遗疏剧悲哀。
梅启照(1849~1918),字小岩,江西南昌青云谱人。咸丰二年(1852)进士,点翰林院庶吉士,曾官至巡抚、总督。梅启照知军事,精算术、通洋务,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18人同列清同光间名臣录。梅启照现在很有名,不是因为他的挽联写得好,不是因为他的字写得好,也不是因为他是中兴名臣,而是因为一部电影《投名状》。《投名状》是据张汶详刺马的故事改编,梅启照时任江宁藩司,是主审官之一。
上联以诸葛亮(武乡侯)、郭子仪(汾阳王)、王守仁(姚江人)相比,很切实。在经术上用王守仁相比,比用纪昀、阮元相比要更准确得多。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守仁发扬南宋陆九渊的理学,创立心学,因他出生在余姚姚江之滨,从学者亦多邑中之士,被称为“姚江学派”。因他曾在余姚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子,故被学者尊为阳明先生。王阳明不仅在中国,而且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潇湘衡岳是是指潇水、湘水、南岳衡山,泛指湖南。这一句是承,从前一句的人物到本句的山川,指出人杰地灵;同时又切曾国藩的出生地。
“间气独钟”一句,间气是指什么?间气是运气术语,间隔于司天和在泉左右的气。六气分治,在上者为司天,在下者为在泉,其余四气分司司天和在泉左右,称为间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司左右者,是谓间气也”。也还是很费解。据留葆祺先生著文解释:旧时称杰出人物为“间气”,这是缘于《春秋:纬演孔图》说:“正气为君,间气为臣”。“间气”一词屡有用者,在刘基故里《诚意伯庙》庙柱有刘耀东先生的一副楹联:“五百年间气,三不朽伟人。”可资例证。“四十年中外倾心”,下一转语,从比拟转到目前。“如此完人空想象”是说:曾国藩是想象中也不可能有的完人,赞美之词己臻极顶,但语言出新,不落前人窠穴;从艺术上看,一波三折,给读者无限想象空间。
下联的特点在点在“联”,句句落实、呼应上联。相业无双呼应诸葛亮,将略无双呼应郭子仪,经术又无双是呼应王阳明;“蒋阜秦淮”泛指南京,切曾国藩的死所,呼应潇湘衡岳;一死一生,可见笔力。蒋阜是指蒋山,即钟山,又名紫金山,位于南京市区东郊。秦淮是指秦淮河,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全长约110公里,本名淮水,后人误认为此水是秦始皇时所开,所以称为秦淮。
六朝金粉,十里秦淮,是南京名胜。秦淮河上名桥多多,其中有文正桥,在桃叶古渡旁,是否和曾文正公有关己无从考证了。对联当然讲究对仗,用“大星忽陨”对“间气独钟”可谓浑成;而“大星忽陨”又隐用诸葛亮典故,技巧如此,想不佩服都不行。
写挽联总要切自己,写出生者和死者的关系,“廿六载门墙回首”是弟子身份。当然还要表示出哀悼之意,于是有“代陈遗疏剧悲哀”。此处“代陈”和上联“如此”对仗不工,是白璧微暇。需要说明,遗疏不同遗书。“疏”即奏疏,是一种文体,是中国封建社会臣下上奏帝王文书的总称,属于上行公文。奏疏又可分为:章、表、疏、奏、封事等几种,其具体程序、运行方式、功能也不大一样,但到后来又互相交叉、互相渗透。封建时代,大臣去世时总要上遗疏,或荐贤自代,或议论国是,或有所请求。梅启照是否“代陈遗疏”,或者曾国藩有无遗疏?这一直是个问题。原因是《曾文正公全集》等有关书刊均未见刊录,故有人认为曾氏由于在两江任所突然病逝,并无遗疏上奏。直到《历史档案》1993年04期载《新发现的曾国藩遗折抄件》一文,真相才大白于天下。文中说:“于我国著名钱币收藏家、中国钱币学会理事徐枫先生家藏之历史文献中,见到一件曾国藩遗折的抄件,该文件为墨笔小楷行书,正页签注有“曾中堂遗折稿,壬申二月晦日抄”字样,从文件的纸张、文笔及内容看,系曾国藩之幕僚于同治十一年二月末(1872年3月)抄存的”。文中还说,“为了坐实曾氏是否确有遗折,遂查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随手登记档,其中载:同治十一年二月十二日,梅启照折,总督曾国藩因病出缺。旨:另有旨。五百里,二月初五日江宁发,马递发。”另注有“曾国藩遗折”五字。一副对联另有史学价值,以联证史,此联可为案例,大约又可为史学家考证提供一条新路子。
|